摘 要:纵观我们当前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作业”的流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几乎没有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说理”的机会。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科学地阐述数学概念、定理,从而使学生真正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升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聋校;数学;直观教学;基本概念
数学是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历来放在教育之首。具体到特殊教育学校也不例外。虽说我们的教学对象由于耳聋的缺陷,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感触到这门学科的伟大,但它作为孩子们的一门必修课,在当前课改的过程中同样引起了许多特教老师的广泛关注,数学课程的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进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聋童尤其是低年级的聋童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语言理解上常常以目代耳,语言表达上以手代口。因此对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文字题、应用题中的有关的题材、概念、术语的理解有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实物、教具的演示、学具操作等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环境中,慢慢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表象的形成。尤其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时,一定要准确清楚,要使学生掌握规律。在学生理解概念、懂得算法、掌握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熟练地进行计算。例如在教学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时主要是在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认数、四则运算知识的基础上,对整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一方面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另一方面加以扩展,把数的认识扩展到千亿,在理论上适当提高。每学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练习题,以便使计算进一步达到熟练,为以后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通过直观教学,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
利用直观教学来增强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直观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观教学能使学习的内容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可以提高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去表达的必要性,唤起学习的主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使用直观的教具。如实物、模型、图片等,在提供感性形象的同时要与教材中的文字紧紧联系起来使语言信息和视觉信息相互感应。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在教学时,可以一方面结合课本上的图形进行讲解,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
2)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来创设情境,也可以采用幻燈、影视片、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到所设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已达到教学和训练的目的。例如学习《圆柱的体积》,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把一个圆分解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求圆柱的体积,使学生从感性直观的图像转化为数学语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数学语言。除此之外,还可以给聋生提供大量的课外视觉信息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让聋生看到这个画面马上就能理解这道题的意思。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由难变易,帮助聋生理解分析题目意思,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合实际,有取有舍
现实世界是数学学习的丰富源泉,聋生学习数学应该是生活化的教学,脱离聋生熟悉的情景和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不好,也体会不到数学价值的意义,教师教起来也很费劲。鉴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聋校教材作适当的取舍,合理增加实际、实用的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生活,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环境配合或在一个完整的活动中进行。这也体现了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与实用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关注的是数学课程教学,由于聋生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我们应将课堂中的教学放到社会中,放归到学生的活动和实践中。如在学习“元、角、分”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让教师和学生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效。
四、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培养计算能力,首先要讲清算理,使生确信计算法则的正确性,在讲例题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图形,线段图、虚线方框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算理。其次、要從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指导,训练学生合理地、灵活地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能口算的就用口算,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就用简便方法计算。练习时要注意时效性,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如笔算、口算要交替进行,题目类型采取多样化,防止学生厌烦情绪。由于我们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因材施教,力争培养每个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万春红.初探特校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J].数理化学习,2013,12:96.
作者简介:
李亚萍(197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从事特殊教育聋生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