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霞
容县采茶戏属于容县地方戏曲的一种,由赣南传入,传入到容县后结合当地的语言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采茶戏。容县采茶戏作为容县的一种地方戏,在容县广为流传,数百年来经久不衰,被冠之为桂东南民间艺术奇葩。
容县采茶戏的唱腔有别于采茶或彩调的曲调演唱,有其特点:1.主要唱腔乃是特殊的容县“四平腔”;2.演唱时均用容县的“土白话”;3.数百年来,根植于容县的广大城乡群众之中。本文针对容县采茶戏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其艺术特征。
一、容县采茶戏根植于地方生活。
容县采茶戏起源于何时何地,没有正式的记载。但根据1985年容县文化馆对采茶戏进行的调查,发现容县采茶戏活动早在明代就开始进行,最早最活跃的是松山镇,后逐渐向全县各乡镇传播,传播的方式是采茶戏班的演出与传教。清光绪年间,容县各地均成立有采茶戏班,还有跨乡镇的合班。通过不断地演出以在群众中间相当流传的故事改编的《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杀狗记》等剧目,使采茶戏在全县甚至相邻县市广泛流行。至今,全县仍有采茶戏活跃在各乡镇,逢年过节,遇红白喜事,村里便把戏班请来,让全村的乡亲都来观看。据相关部门统计,容县采茶戏由1981年全县采茶队347个、4260名队员到现在的12个队、大概120名左右的队员,目前容县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容县采茶戏的唱腔特点。
容县采茶戏的唱腔主要是“四平腔”, 这是容县采茶戏最基本、最主要的唱腔,所有生、旦、丑角色都可以用。所谓“四平腔”,意为“四面八方平安”,旋律随意舒缓,节奏感强,加上唱词押的都是平声韵,唱起来声音响亮、自由、舒展。“四平腔”又分新“四平腔”和旧“四平腔”, 新“四平腔”和旧“四平腔”同是上下句结构,其实除了旋律有差异外,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旧“四平腔”前无引子,唱了上下句后有过门,再接着唱下面的上下句。过门时间可长可短,以供演员作过场用。如《舞春牛》唱段:
新“四平腔” 有引子,唱了上下句后有过门,紧接着唱下面的上下句,已由旧“四平腔”上下句发展为上下四句,而且前上下两句与后上下两句的唱法有所改变。如《二女争夫》唱段:
三、容县采茶戏的文学特征。
容县采茶戏属于民间地方戏曲的一种,保留着较浓厚的民间说唱文学的痕迹和地方色彩,显得“土”而不“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容县采茶戏的戏曲文学形式,完全是迎合观众理解的定势与采茶队的演出要求。一般需要有比较详细的故事梗概,但必须是剧情曲折离奇,其余的具体唱词及道白,则由演员上场后根据情节要求而临时发挥。戏的结构,开场有二十句唱词的引子,由主角介绍剧情大意以及人物关系后方引入正戏。结尾有几句“论戏”,也是由主角概括戏的主题。正戏是戏的主体部分,以唱词为主,是大段大段的唱词,有独唱、对唱或合唱,不断推进剧情的发展。
戲中的时间与空间十分灵活,以虚拟为主,虚实结合,并且场次多。舞台上除演员外几乎空无一物,剧中所表现的景物、情节、时间、季节等,全由人物自述与动作表现出来,演员采用夸张、省略或装饰的表现手法与模拟的舞蹈身段来表现剧情。
容县采茶戏的剧情具有“唱、白、介”三要素。传统的采茶戏唱词多,念白少,每个演员都有唱,唱了再道白,唱词分上下句,大都七言,双句末一字押韵,一段唱词一个韵。唱词或道白全部用容县的“土白话”,还运用民间的谚语、歇后语、比喻、双关及“反拗”等多种修辞格,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趣味昂扬,朗朗上口。大段的唱词,可用于对话,可在角色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更重要的是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和刻画人物的性格。因唱而生发道白或旁白,多用于交待人物之间的关系或交待时空。用唱、白和表演手段,表现戏剧的冲突,在冲突中做的特定情景与人物思想感情相结合,所以能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表演了引人入胜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并取得了很好的戏剧效果。现在所创编的剧本,时空与人物集中,分幕分场,克服了过去分场过于琐碎和全场戏不突出的缺点。但是,剧情曲折,戏中有戏,故事中有故事,语言通俗形象口语化,则是相同的。只有谙通容县采茶戏艺术特点的“剧作家”,才能编出好的剧本来。
综上所述,容县采茶戏是民间地方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花,为了让这枝花开的更加美丽,需要文艺园丁们的辛勤培植。虽然这枝花根植于容县地区,但它的独特艺术已远远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在桂东南,粤西南白话地区有它的广阔舞台,深受着人民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