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轶奎 熊琴
摘 要:良好的景观环境,对历史古村的发展和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应当以景观为切入点,提出一些旅游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历史古村景观的环境,积极推动历史古村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本文借助景观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重点分析历史古村旅游开发的原则,根据不同历史古村探索出具体的开发思路。
关键词:历史古村;旅游景观
在旅游开发浪潮推动下,历史古村迎来了建设的新高潮。提升旅游景观标准,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营造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历史古村发展环境,应当把景观的设计作为重点,推进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古村景观建设,努力创造出一个全面振兴、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古村景观空间。
一、历史古村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注重保护,发掘人文资源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最早体现在西方哲学理论思想中。笛卡尔提出的主客二分法观点,将自然看作是人的对立面,认为宇宙自然一切事物的中心应体现在人上,宇宙自然一切事物应该服务于人的利益。景观设计中,虽然不同的历史古村背景、风俗习惯不同,但在景观设计活动中,都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性化设计原则。景观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人性化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的特殊要求,还要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在整个景观设计上考虑到人的特殊需要,从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考虑。不仅要考虑了实用性,而且也要彰显了对艺术的崇拜,注重关注人性化设计。
(二)依托优势、突出特色
特色是景观设计中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在任何地区的景观设计中都应该突出景观的特色风格。历史古村的小城镇,街道所具有的特色是体现街道景观风格特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对于古村落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古村落旅游开发保护 方面,旅游因古村落又因其特殊的景观更加脆弱。在促进古村落发展的同时又可能构建旅游地保护状况指数与开发状况指数,通过从建筑色彩、体量、形状、材料、文化冲突以及过度商业化等角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古村落应根据各个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对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开发新方法、新途径。关注强调特色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提高古村景观的异质性,充结合建筑、环境、空间与人的活动体现古村景观设计的特色。
(三)强调生态、着眼未来
在能源危机日益急剧的社会背景下,生态文明是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热点。景观作为古村的构架系统,在景观设计中应通过设计方法将古村景观的生态理念体现出来,彰显景观“与时俱进,响应环保”的风格色彩。因此,历史古村的景观设计中,应以“改善古村生态环境,打造古村绿色名片”为前提,应坚持“生态、环保、人文、发展”的设计理念,深入分析和探讨古村景观设计的规划,详细规划工业区、农业区、各个协作区体系,将节能、环保效益作为景观设计高度追求的成果目标,促进景观设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发挥景观在历史古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一)保留经济适用的生态建筑
首先是总体布局。在场所理论的探索中,人们对景观设计进行了不断地分析。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建立起了建筑——景观——街道——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在景观设计时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使旅游者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同时对当地景观结构进行分析,景观设计贯穿于整个区域设计的全过程。景观不能历史古村这个整体而存在,应从整体统一规划设计,与更大尺度上的历史古城设计联系在一起,使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尺度层次上得到对整个古村景观的把握。
其次是在从古村设计角度对其进行分块分析,建筑是整体存在的。古村设计及城市规划应根据不同历史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多层建筑,最后对于综合体多层或高层建筑来讲,设计上应与高层立面的绿景相结合,可设置屋顶绿化等。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类建筑物外立面,将按照景观规划与设计要求进行整合,依据几何性、次序性、节奏和韵律等美学原理,尽可能创造立面和外观的美感。为了避免各要素的散乱组合,可以采取对景观进行功能分区的办法对二次设计要素予以整合。
最后,在造型装饰上,要力求简单大方,坚固防寒。设计上采用简约风格的设计,色调以暖色调为主,把建筑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态,宽敞大方,空间明亮。
(二)合理保护,科学开发
古村的景观设计除了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公共设施、游乐区设计,景观设计中还应利用新技术,确保景观设计方案的科学、实用,实现历史古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古村群作为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必须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注重有效保护。根据其覆盖面比较窄的现状重点发挥市场中介的作用。首先应加大对旅游项目的 投入,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增加不同的旅游产品,以便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其次是尽快完善景区的基础设置。包括设置与古村文化相关的各不相同的游玩观赏项目,如茶坊酒肆、民俗表演以及文艺演出等。
(三)保留公共设施的艺术感
公共设施是古村举重若轻的道具。公共设施要符合景观布景的需要,并与周围的环境保持整体上的协调。公共设施必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比如:用丰富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增添艺术美,让人们引不住去驻足观望,而不是见而远之。其次是公共设施在空间中形成过渡和联结的纽带,利用其色彩、造型、比例等與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可以使零散的景观更为统一有序、富有变化。同时在平衡空间构图和丰富视觉空间等方而起到良好的组景作用,使得公共设施不但承担着古村文化职能,也起到体现古村文化氛围,突出古村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反映居民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古村充满了艺术氛围和文化韵味。最后是利用鲜明的主题和个性,倾向于传统式的设计,通过明喻的设计手段来表达古村渊源的历史文脉。
参考文献:
[1] 毛建明.以人为本发展小城镇[J].小城镇建设,2002(1).
[2] 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1997(7):8-12.
[3]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课题名称: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YG201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