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妍
摘要:目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能促进电网的合理运用。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配电枢纽,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文章为了使运行人员的技术操作能跟得上现代形势发展下的变电运行,对运行人员在变电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人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16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82
电力系统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自身的优化与改革。在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下,要促进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不仅要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要符合新形势下变电站的发展需求。
1 运行人员在变电站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由于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并实施优化改造,实现了新的变电站建设与运行,因此,随着变电站的不断增加,运行人员也相对比较短缺。而且新招聘的员工不能马上符合变电站的运行标准,所以急需经验比较丰富的员工在上岗时期对新员工进行指导。
其二,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提升的内容之一,如:厂矿在各个区域中的分布呈现特殊性,都不能满足每个区域实际的分配需求。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变电站都分布在市郊以及郊外区域,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基本的日常工作都要对使用的设备进行监督与检查,但该工作相比较来说,实际的工作形式还比较单一。而且由于一些运行人员上班地点与离家地点比较远,特别是一些家中有老幼人员的,在工作中会面临较大压力,针对该现象,变电站的内部设备人员不断减少,工作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运行人员在工作与知识学习中产生矛盾,导致运行人员在培训中存在较大困难。
其三,一些新运行、新改造的变电站大量应用一些高新设备以及高新技术,而且运行人员受自身学历的限制,相关的专业技术在利用期间,一些值班人员并没有获得较高的理解能力。特别是一些年龄比较大、专业技术比较低的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值班时间比较长,对一些技术比较高的新型设备也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实际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对新技术的有效掌握和利用,还需要利用先进技术以及合理方法对运行人员进行引导,并使他们能掌握新技术以及新知识,以达到科学的操作手段。
其四,一些变电站中的老员工在变电站中能够分析到,一般的培训方式仅是一种形式,没有起到一定的培训效果。在变电站管理工作中,一般要定期对人员进行制度讲解、技术问答以及对相关事故进行演练,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若是一直用该方法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不仅没有体现一定的创新性,长期的执行方法还容易使运行人员产生厌烦心理。尽管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完成了任务,但表面上只是为了应付领导,也没有达到一定的培训目的,实际的执行方式只是一种被动形式,并不是员工自觉工作的。而且变电站中都是利用高压设备实施的,在正常运行形式上并没有标准的任务操作。特别是一些综合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一些事故的突发状况出现,也得到了比较稳定的运行形式。但员工对事故问题的处理没有充足的经验,也没有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对事故进行分析,运用的处理手段也不够完善,特别在一些重大事故发生期间,由于员工没有充足的准备经验,也加大了事故的发生。
其五,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存在高低不均等情况,特别是一些专业不对口的人员在工作中也不够明显,为了能使建设的新变电站在运行中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要加强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个人的心理素质。
2 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技术培训,符合目前形势下的变电运行发展
电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枢纽,电网的安全、可靠以及稳定,能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能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虽然在变电站运行与培训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根据以上相关问题的提出,利用合理、完善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提高技术的培训质量。
2.1 激发运行人员的兴趣
激发运行人员的兴趣,主要是提高变电站运行人员在技术培训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积极性。因为兴趣发挥着一种引导的作用,在技术培训过程中,可以将培训的内容以及实际的运行状况有效结合,从而使运行人员加深技术知识,并能够在变电站运行中合理操作。而且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将培训目的作为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工资。虽然这些是外部因素,但每个员工都要认识到专业的技能水平,并有效地保证自身安全以及相关利益。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不仅能使员工将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还能积极对知识进行学习,并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2.2 根据配置规定有效执行
根据我国电网中对人员的配置规定,在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中,要实行监管以及操作行为。各个地區的变电站都要根据合理的标准,配备相关人员,并减少员工在工作中面对的众多工作量,这样运行人员不仅能利用合理时间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还能进行合理的培训方式,并为变电站的长远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支持。
2.3 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在对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过程中,如果培训的时间比较短,并不能体现一定的培训效果。要使培训人员能够对培训内容更好掌握,并加深专业知识的利用,在培训期间,可以采用多元化方式,利用计算机媒体,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进行模拟,并加深员工在知识学习中的印象,从而激发员工的兴趣。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模拟,可以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实施多次的模拟形式。对于一些新员工,在上岗之前就要对其安全意识以及技术形式进行培训,使员工在上岗期间就能明确学习的目的,能够在培训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运用,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方式,以提升自己的素质
水平。
2.4 学习新技术
新建的变电站在运行之前,要对已经安装的设备进行调节、试验,并指定相关人员跟随设备的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学习,以熟悉该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变电站在运行后期,运行人员在一些空闲时间,可以利用一些新设备对正在值班的老员工进行技术指导,使他们能理解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主要的操作形式以及事故的处理方式,不仅要规范自身在岗位上的目标,还要明确各项规章制度。
提升运行人员的自身素质,并能根据自身能力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独立分析,能够对一些故障问题进行解决,能够利用一些手段、措施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在实际运行期间,可以选择一些技术能力较强、理论掌握比较熟练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练习培训。运行人员在对事故进行处理期间,要对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定期对现场的薄弱情况进行检查,从而使运行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掌握经验、提高能力。
2.5 考核与评价
每个员工在学习新技术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掌握一些解决安全隐患、相关的设备改造新技术,在相关部门审批后,在系统内进行传播,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和奖励。学会新技术,员工在上岗后,可以与一些有经验的员工进行交流,并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在考核过程中,针对一些成绩优秀以及成绩合格的人员予以奖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
3 结语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比较重要,因此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能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满足现代变电运行的发展需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电力企业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樊美琴.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如何跟上目前形势下的变电运行发展[J].科技风,2014,(22).
[2] 江庆霞,戴景琪.变电综合实验室的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1).
[3] 关义毅.变电所的管理和运行检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4] 鲁俊伟.浅谈如何做好变电运行人员技术培訓工作
[J].科技风,2015,(16).
[5] 詹长熟.对输变电行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及对策分析
[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6] 谢海川,冉建.变电所运行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
(责任编辑:秦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