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珍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另外,小学生非常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生活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创建学生熟悉的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重视。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而现代社会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生活情境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发育还不成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例如数据处理、图像在内的比较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学生也不一定可以很好的理解。因此,再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1.2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也更加高效,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较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枯燥,很多内容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1]。此外,通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添加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亲切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2.将生活情境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2.1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没有刻意控制自身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因此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能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进行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创建生活情境,将生活情境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生活情境的创建,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学习知识的熟悉度,让学生意识到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法”的时候,教师直接讲解两位数相加的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此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在桌子上摆放香蕉、苹果和橘子等水果,并在每种水果旁注明水果的价钱,香蕉10元、苹果21元和橘子12元,都为两位数。然后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兴致勃勃的回答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然后教师再问“如果你和同桌一起去买水果,都要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那么你们一共需要带多少钱?”学生露出疑惑的表情,这时候教师再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两位数的加法”,从而进入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调动起来。
2.2通过生活情境升华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学重点并不是使学生掌握固定的数学知识,而是掌握一种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也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2]。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生活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主思考和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困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对于“50÷7”的运算,一些学生可能在刚接触的时候比较难理解,不明白余数是什么。这时候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学校的体育场有50根跳绳,现在同时有7个班的学生上体育课,将50根跳绳平均分给这7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几根跳上?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够算出每个班可以分到7根跳绳,而体育场上还会剩下1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余数的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通过创建生活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2.3通过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历非常有限,很难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3]。而将生活情境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建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豁然开朗,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时候,学生对于千克和克是没有概念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枚2分钱的硬币和1瓶1升的水,然后将这两个物品放到可以称量的天平上称量,2分钱的硬币重约1克,而1瓶1升的水重1千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然后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妈妈早上叫你去打1千克的酱油,你应该带多大的容器去?”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参照1升的水的瓶来选择用多大的容器了。在这儿过程中,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创建生活情境时,可以通过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建学生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创建生活情境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生活情境,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春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 学周刊, 2015,31(27):150-151.
[2]郑丽娟.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14(12):124-125.
[3]鲁喜田, 赵淑艳.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25(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