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燕 廖毅 霍炳武 石少亮 周远辉
摘要:轿车车内气压对关门力有很大的影响,目前SGMW某车型由于关门力大的问题成为了GCA扣分项。针对此问题,通过拆除车内侧围封板,改变车内气压流通的方法来测量其对关门力的影响,同时验证了门内间隙值对关门力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比在GCA评分中关门力无扣分的车型,为该车泄压口设计位置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车内气压;轿车车门;关门力;门内间隙值;泄压口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4-002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4.010
车门关闭力过大是汽车企业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之一,据JD Power的新车质量调研,车门关闭力过大是顾客经常抱怨的问题。为此,研究影响关门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已经有很多人对汽车泄压口、密封胶条等对关门力的影响进行过比较多的研究。上汽通用五菱袁进兵等对车内泄压口位置、结构设计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上汽通用五菱罗竟濤与贵州大学陈启鹏等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密封胶条对关门力的影响,证明合理改变密封胶条的截面和厚度可有效改变车门关门力。
1 问题背景
上汽通用五菱某车型关门力太大问题曾经是GCA扣分常项,基本上每一台车都会有操作力大的问题,影响关门力大小的因素有车内气压、门框胶条、锁扣、铰链限位器等,其中以车内气压、门框胶条影响最大,其他因素对操作力影响较小。现对GCA一台操作力大的问题车进行研究。
2 问题研究
2.1 对于该车车内气压的影响在总装的调查
在车门全部关闭的状态下,车内气流与外界相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门缝”以及安装在车身尾部的泄压口,见图1和图2。在总装的内饰装配上,左右侧围内侧会装上一块无通气口的封板,封板因为无其他通气口,只靠细小的安全带接口的缝隙与泄压口形成通路,这样进一步降低了在关门时的泄压能力。
而在总装过程中,左右侧围内侧都会贴上一张透明的薄膜直接阻隔了室内与泄压口的气体流动,只有右侧围的一个小口没有贴上薄膜,见图3,这样就降低了车内的泄压能力,使得在关门时车内上升的气压得不到很好的泄压。
2.2 车内气压对关门力影响的验证
通过测量未拆除封板与拆除封板前后的关门速度得出表1的结果:
进一步验证气压是影响关门力的重要因素,打开一侧车门后再做同样测试,结果见表2:
由实测结果可知:(1)拆除封板后左后侧门关门速度从1.54m/s变为1.28m/s,减少0.26m/s,右后侧门从1.35m/s
变为1.26m/s,减少0.9m/s,操作力大问题消除;
(2)在拆了封板再开了一个门测量,四个门的关门速度变为0.77~0.83m/s,气压贡献的关门速度达0.5~0.75m/s;(3)对比拆除封板并打开门状态下四个门的关门速度,可知门系统对关门力的影响较小,差异最大为0.06m/s。
2.3 门内间隙值对关门力的影响
为了验证门内间隙值对关门力的影响,测量了该问题车型四个门的间隙值见图4、图5、图6、图7(单位:mm)。
通过对GCA操作力大的同一台车测量四个门内间隙值,从测量值来看基本都比标准值15mm大,因此门内间隙不是引起关门力大的因素。
3 其他车型泄压结构设置
图8为某款没有关门力过大问题的车型的泄压设计,该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车内的气压泄压问题,使车内能较好地泄压,其在GCA的关门操作力扣分中较为少见。该车的泄压装置布置在后轮罩旁边的内饰板上,在尾门以及后备箱侧面有与泄压口相通的地方,见图8和图9。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改变与泄气口相通的地方测量关门速度,并测量各个门的内间隙值,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第一,通过对车身内间隙的测量,车身的内间隙值是符合要求的;第二,车内气压得不到良好的泄压是使关门操作力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该车内饰中的现样式封板降低了泄压口的泄压能力;第四,该车的泄压设计应借鉴其他满足要求的车型的设计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该车的车内泄压能力。
参考文献
[1] 眭莎莎,张承良,张建.运用台架实验改善滑移门开关门力的新思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5).
[2] 袁进兵,罗辑,王坤.浅谈汽车车身减压阀在汽车关门时对关门力的影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9).
[3] 罗竟涛.基于有限元的密封条对车门关门力影响关系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2,(10).
[4] 陈启鹏,何锋,熊巧巧.基于Marc的汽车车门密封条有限元分析[J].汽车科技,2013,(6).
[5] 张孟俊,崔嵩,钱木.汽车侧门系统关门能量研究与测试装置开发[J].汽车技术,2014,(11).
[6] 成艾国,沈阳,姚佐平.汽车车身先进设计方法与流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肖春燕(1984-),女,湖北襄阳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车身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车身结构及性能技术开发。
(责任编辑:黄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