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斌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写作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应该是快乐的,可是很多中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审视作文教学到底哪儿出现了问题?写作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实施起来难度极大。教师们反馈最多的就是思想作祟问题,学生们对写作首先从思想上畏惧。也有教师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本末倒置,定位不准确。另外讲评方式单一,也是一个普遍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看法。
让写作在快乐中诞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克服学生作文写作的畏惧心理,就要让学生觉得有兴趣,有东西可写。那么,首先要多阅读,阅读和写作是不能分开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有感情的多次朗读,培养学生的预感,这样也可以在写作的时候,想要表达的词语自然而然地从脑海中流淌出来。另外,一些名作要多次精读,适当的还应该背诵,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汲取其中的写作营养。作文就是把我们平时的所见、所听、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写作动机。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注意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努力找出那些对写作畏惧的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摆脱畏惧心理。
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写作文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素材、语言匮乏,深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所以,学生平常要注意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笔者以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身边的事物是获取写作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意无意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而中学生的作文与小学生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中学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思维,开始对世界有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除了把观察到的东西直白地表达出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培养学生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其次,广泛的阅读必不可少,除了教材中选出来的课文,学生们还应该大量的阅读,多看、多读、多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在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没有想象,写作就只会停留到固体的状态,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让文章活起来,写作本来就是该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所以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想象,通过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分析领悟的过程也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如果这些积累,没有了写,一切都是空谈,最终要鼓励学生多动笔,培养学生写日记、写笔记的习惯。
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导
学生们在有了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后,自己是没有意识把它用出来的,教师应该多一些指导,首先让学生敢于写,其次要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在作文的内容、语言、结构以及标点符号等方面要给予学生一些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养成作文写作的好习惯。在中学作文考试中,审题十分重要,指导学生要善于分析题干并列出提纲,善于打初稿。指导学生写好各类文体的作文,记叙文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议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明文要特征明确,调理清楚。要提高写作水平,需要多练习,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些作文方面的训练。
鼓励学生写作,适时批改评点
讲评工作,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容小觑。新课程中提出学生要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但是,修改的前提就是学生要知道为什么要修改,教师就要通过讲评让学生明白。首先,评要快。习作刚完成的时候,学生还处于写作的兴奋状态,教师此时的评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好多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写作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去批改这些文章,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甚至对自己的文章内容都十分模糊,所以教师和学生要互动十分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的文章中改动越多,越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我修改。讲评作文,如果没有作文材料作为基础,一切将成为空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的正反两类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的目标不能太多,否则会顾此失彼,要突出重点。另外,要全员参与,师生共同来评,避免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