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中城市居民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也随之增强。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居民的体育与健康观念、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从而给社会体育的发展设置了无形的障碍。长此以往,“东亚病夫”又将在农村诞生。
当前,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令人深思,在长期的实践和调查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严重问题:
一、农村体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结构严重失调,知识老化、信息闭塞,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大部分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客串演员”;有的学校体育教师一周课时数高达20余节,一人包揽全校,能有一个专职体育教师的中学就很不错了。
(二)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落后,未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缺乏总结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思想仍滞留在农村体育课堂,这种“服从”、“学会”、“锻炼”的教学模式认为“健康第一”只是花拳秀腿,根本不可能提高学生的体质,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忽视了在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也要明确其中的原理,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学生被动学习,只练不乐,把体育课当成只传授运动技能的实践课或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课,这完全与新课程理念失之交臂,南辕北辙。
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在“吃老本”,没想到那一瓶水总有倒干的时候。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缺乏总结,不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仅凭经验,忽视科学理论与科研探索。
(三)经济基础薄弱,教学设备跟不上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
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行政部门捉襟见肘,学校根本无力承担体育器材所需资金。大多数村小除了一个篮球和一个球场,其它基本没什么器材,义教工程却只能解燃眉之急。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无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二、思考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分析,结合新课程目标,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学校和行政部门要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在业务上,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掌握课程改革内容及精神,吃透《标准》,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对工作多进行研究、探索和总结,及时“充电”,以提高专业素质,加快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速度,切实提高体育师资的质量和水平。
(2)倡导一师多能,抓好专职和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益。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的体育特长,对在学生时代受过较好训练或有较好成绩的老师,通过“先培训,再上岗”的途径,让他们兼职担任体育教学工作或组织各种活动,也可以给爱好体育的老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投师学艺或自学成才。
(3)根据课改要求制定体育教师编制配额,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遏制部分学校“整体满员,而体育专职教师不足”和“缺乏体育教师却不愿进人的不正常现象。
(4)不占用体育课,同工同酬,按规定发给教师专业补贴。
(二)积极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发展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难题是资金问题,因此,仅靠政府的支持,坐地等花开是不可取的,要多渠道积极筹集资金,通过勤工俭学、社会投入、家长资助等办法自筹资金,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发身边的自然资源
(1)自制简易体育器材,利用废旧物、木材等自然资源制作游戏道具、器材,改善教学条件。如用麻袋装上松叶做垫子,用混泥土铸造哑铃或杠铃,用废报纸和用过的练习本或稿纸制作纸球等。废旧轮胎、小孩玩的沙包等也有很多利用价值。
(2)合理运用和创新民间体育游戏,挖掘农村体育文化资源
在民间,有许多有趣的游戏,这些游戏对场地和器材要求都不高,在农村学校开展最为适合。如“斗鸡”,可练习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丢沙包”,可练习奔跑能力和灵活、协调能力;“跳海”游戏提高跳跃与合作能力;还有许多民间舞蹈等。
(3)开发自然资源,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开展活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越野跑、蹬山、游泳等活动。
但在合理使用有限的场地器材,最大限度的挖掘场地器材使用空间的同时,要注意和处理好安全问题,不能因小失大。
只要我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再大的困难也能解决,也能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好,搞得有声有色,就能把课程改革的思想落到实处,打开农村学校体育的新局面,切实提高人民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
[2]张爱民,张元正.《普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突破”》.中国学校体育2001(3)
[3]胥建军. 《村级小学体育资源五开发》.中国学校体育2005(2)
[4]杜伟,曹卫民.《体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课程改革的思考(上)》. 中国学校体育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