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广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再加上目前,我国为了促进土地的规模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政府出台了一些法律政策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这就为我国土地流转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与基础。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经营活动与从前相比虽有进步,但是仍旧处于相对落后的萌芽阶段。文章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以便为加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供策略。
关键词:农村;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39-02
1 背景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与互作合作以及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公有化土地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土地流转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后,1979~1987年,我国的土地制度采用了禁止土地流转的家庭责任制,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我国在2001年发布文件,允许土地流转,并为土地流转指明了方向。自此,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逐步得到国家认可,并于2003受到了我国的法律承认和保护。土地流转制度正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农村土地制度,只有顺应了这样的要求,才能够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解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在整体上呈现以下的状态。
2.1 流转的规模相对较小,且流转的效率极为低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萌芽状态。90年代中期,我国有2.3%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2.9%。1998年,我国整体土地流转面积占3%~4%,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也明显加快,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有10%以上的土地流转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规模较小,效率较低。
2.2 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存在区域差异
目前,受传统观念、环境制度、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流转在整体上表现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大于西部和中部欠发达地区,这呈现出的特点就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均衡发展状况。
2.3 在土地流转方式的选择及参与人员方面发生了变化
转让、转包等现象都成为土地流转的重要形式。并且土地流转的组织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主要体现为农户彼此之间的流转以及集体统一的流转。
在参与土地流转的经济主体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也表现为多个农业科研单位、增幅机关单位等参与的土地流转,经济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3 我国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改进策略
3.1 对原有的土地产权关系进行明确
只有明确了相应的土地产权关系,才能使得土地流转活动顺利进行与开展。当前,虽然我国的承包使用权和所有权由有明确的规定,既承包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农村土地产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除了使用权和承包权之外,土地产权好包括土地收益权、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集合,而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并没有对其中涉及到的所有权利进行明确指出。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会使得农民自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土地流转的进程。
3.2 对现存的土地流转市场进行完善与改进
因为在农村地区实现对土地的流转,实则是对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转让,故而其本身只是为了将资源实现更为合理的利用。所以首先,应该以各地区的实际特点为核心,建立起相应的产权交易场所与土地流转中心。
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都是农民在小范围内自发进行的。所以,国家可先在乡(镇)范围内成立土地流转市场,并为土地流转提供交易场所以及所需要的设备。在乡(镇)一级土地流转市场成功建立的基础上,再将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至县、市甚至更大范围内。
3.3 建立与形成相应的土地流转中介,以组织的形式开 展土地流转活动
其主要存在目的就是将交易的双方有机联合起来,进而为双方提供更为多元且满意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也不例外,其更需要这样的中介在其中对其进行服务。在土地流转市场中,土地流转前,中介组织在市场上主要发挥搜集市场供需信息,并建立平台发布信息的作用。同时,中介组织的建立还有利于增加土地流转市场的可信度与公开度,从而有效减少参与土地流转活动的双方,因为信息彼此不对称或者失真造成的一系列经济损失。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作用,将有效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完善与健全农村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此,首先,应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保障制度主要是为了为农民提供更为基础的生活保障,其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可以与城镇市民一样享受社会所带来的福利保障,进而确保自身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在对各个地区的农村进行社会保障体系设置与指定的时候,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物价水平地区生活保障制度也应有所不同,因地制宜,才能保证土地流转的有效实施。
其次,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明显,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方法,在建立该制度时,国家应注意尽可能囊括所有的农民群众。比如在缴纳保险金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扶持地位。除了个人缴纳一部分之外,政府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补助。
最后,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也应该有所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医疗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农民能够减少农民的负担,也能够有效减少农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4 结 语
农村土地流转实际上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虽然不产生物质实体的转移,但是涉及到相关权利的易主,在流转的过程中符合商品交易的一般经济规律。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了简单概括,并提出加强土地流转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加强我国土地流转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此外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更加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宝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1,
(1).
[2] 韩立达,张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 石慧.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
(9).
[4] 宋锋华.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济学思考[J].新疆财经,2009,
(1).
[5] 张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2009,(5).
[6] 张丽萍.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攀登,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