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莉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并将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解决升学压力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语 复习教学 有效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做好高考英语的总复习,是对中学英语教学成果全面总结和系统复习的重要工作,是一个把学过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化整理、归类,总结,消化,并使之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全面掌握的重要过程。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复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整体把握高考英语试题变化及发展趋向。
高考英语试题命制依据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每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英语),坚持“稳中求发展”,坚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进一步淡化语法,淡化形式,扩大了试题覆盖面。除了考察语言基础知识外,还加强了对交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及对学生理解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的考查。同时对阅读速度,思考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测试的基本点仍定位在语篇。
近年命题趋势将是以知识意义立意为基础,向以能力立意方向发展,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考查,重点突出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但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从近年试题看出,高考的方向并非一味强调难度和深度,而是侧重知识的广度和基本功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针对高考英语试题的变化及趋势,高考英语复习教学应以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三维立体训练,增强语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
其次,复习教学要有切合实际的具体计划,以课本为主线,完成原始系统知识的积累。
复习应首先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深化理解。如果仅仅为高考而教,为高考而学,就会陷入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主义思想,那么在高考复习教学便会很快草草结束新课,或砍去部分教材内容,不惜用大半年时间投入到“千题百练”之中,追求语法结构的完整性和覆盖率的误区,这是与教育目的相背离的。要把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和提高人的素质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发挥语言教学“言为心声”的优势,使二者互为因果,双向促进。
不管试题如何变,都源自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考命题虽然不取材于某一套教材,但是学好教材对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大有裨益。有些学校在第一轮复习时把整套教材的每篇课文改编成语法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练和读。此法值得借鉴。而有的学校高三一开始就安排语法专题复习,甚至要求各班半学期就把高中全部语法知识“过一遍”。如此搞“一刀切”,违背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英语教材选修在编写和选材上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培养培养阅读能力方面,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语言材料,设计了多种多样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拓宽学生对英语国家和世界文化的了解,拓宽学生政史地和数理化综合知识面。另外,教材把中学阶段应掌握的重点语法项目,词汇,句型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并将他们融入语篇之中,确保语言能力在大量的实践中得到提高。所以,教材是高考系统复习的主线和出发点。
具体做法,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语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利用教材的语篇,巩固深化语法知识;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贯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视使用多媒体,每一课的内容都有听录音加强语言语调的模仿和听力的训练,一是注重理解;二是注重模仿,使听、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优化活化教材,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因此,系统学好英语教材,就夯实了学生的整体英语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统筹贯通能力,同时又避免了词汇,语法复习的枯燥,乏味,抽象的问题。
再次,高考复习教学的关键是精讲精练,要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考英语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反复考虑并选择适合每节复习课的教法,尽量在有限时间内追求最大效益。提炼教学语言,特别注意提问技巧。变多讲为多提问,可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学生大部分时间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注重在提问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提问时有意识地指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评的语言尽可能简洁、易懂,并适当用自制的课件辅助教学,吸引有意注意力。此外,课堂练习一要及时,力争让学生边复习边练、边练边反馈;二要高效,即习题必须经过精选,针对性强。趁热打铁,方可熟能生巧。
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操练, 除了题型丰富外,人员组织方面可采用两人操练和六人小组讨论等。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Well done!/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多次的鼓励刺激,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一旦学生出了错,不埋怨、训斥,而是巧妙纠正,保护其自尊心和積极性。用“Never mind./I believ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等安慰他们,或再加提示和引导,让他们自我改正或互助改正,这样能使他们消除焦虑,增强参与复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众所周知,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复习课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其认知规律。虽然在高一、高二已学过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但是那些知识是学生的普遍薄弱点,所以不宜采取一进入复习阶段就直接做题的方法,而是通过再现一些典例来加深认识,然后归纳一般规律。此外,对于易混淆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填充“形似”句后作比较,弄清区别。
最后,高考英语复习教学应注重落实、检测和反馈,不断优化完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复习期间,教师不妨以“考查”促行动。让学生背诵、听写等,促进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有时也可通过课堂小测考查所复习的语法知识。小考或段考后注重收集典型错误,把相关的知识点整合,评讲时突出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实效。还可开展多项复习竞赛活动,既培养竞争意识,又让他们感受到英语的复习同样有“成就感”。
上复习课时不拘泥于事先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必要调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通过分析、讨论、探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学,从而真正理解并记住。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犯错误。这些错误是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经常把错误分门别类,勤于收集和预见易犯的同类典型错误,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确定重点难点,争取教学主动权。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历年考题,只有教师跳进“题海”,把握备考方向,才能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评析经典题时,不仅告知答案及理由,还总结本考点常见的其它测试形式。布置作业也应注重“有效性”。若把作业全部留于课后,不但会加重学生负担,还会挫伤其积极性。新课程提倡把知识训练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把重点题目安排在堂上练,收效不错。
总之,有效的复习教学课并无固定模式,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只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在课堂上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情况,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让其每节复习课都学有所得,必然能达到高考复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