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冰 朱琳
摘要:通过分析2011年至2015年中山大学医科毕业研究生的违约情况,总结医科研究生的违约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促进医科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医科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医科;研究生;违约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17-02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目前大学生主要的就业形式。这种形式不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也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在自主择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又违约的现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对象多集中在本科毕业生,但笔者认为研究生是国家人力资本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的解约情况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分析以更好的促进研究生合理就业。本文通过分析2011年至2015年中山大学医科毕业研究生的违约情况,总结医科研究生的违约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促进医科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医科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高校医科研究生违约现状分析
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就业来说优势特点表现在学习能力较强,自我意识较强,思想较成熟,生活经历较为丰富;劣势表现在年龄跨度较大,集体观念较为淡薄,受家庭影响较大,就业压力较大等[1]。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违约现象却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违约率由2005年的5%~10%上升到了2010年的35%~40%[2],违约率之高令人咋舌。毕业生违约行为对用人单位,毕业生本人、家庭,所在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等多方利益都有巨大的损害[3]。
本次调查收集2011-2015年中山大学医科毕业研究生解约情况资料进行分析。2011-2015年我校医学毕业研究生解约人数分别为51、63、33、37和28人,占同年毕业生比例分别为4.96%、4.63%、2.71%、2.87%和2.26%,总体呈下降趋势。近五年,我校医科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解约率呈下降趋势,相对其他专业、其他高校来说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也说明对其进行的就业指导等就业干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医科毕业研究生违约的原因分析
根据我校医科毕业研究生提交的解约申请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发现,工作相关原因占解约主要原因的比重最大(51.27%)。其中,27.42%毕业生认为拟签约工作发展空间更大,9.14%认为专业更加对口,6.76%因为拟签约单位能提供编制,5.96%因为单位提供更好的待遇,同时还有1.99%的毕业生考虑单位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其次,影响毕业生解约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家庭(40.68%),主要是为了方便照顾家人或希望男女朋友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等。另外,升学也是影响毕业生解约的原因之一(8.05%)。
1.毕业生个人原因。首先,研究生就业方向较为专一,就业选择范围较本科生小,尤其是医科毕业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与专业匹配度更高的岗位[4]。毕业生研究课题与科室研究方向对应度很强。根据我校医科毕业研究生的数据分析,医科毕业生解约的主要原因为拟签约单位较原签约单位的工作专业更加对口,具有更大的科研平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不仅很多医学研究生在签约非本专业单位后,再看到合适的本专业单位更容易违约,甚至即使签了单位与本专业相关但非专科的科室,也会更倾向于专科科室。比如研究脊柱骨折方向的毕业生之前签的单位提供的岗位是急诊科室的骨科,现在有机会去另外一家同类型医院的脊柱外科室时,在其他待遇、环境相似的条件下毕业生就会倾向于后者。
其次,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对就业工作期望值普遍较高,对个人发展、经济收入及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等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因此在遇到自认为比原来签约单位更好的单位时,如签约单位提供编制、更高级别的医院、更好的工作待遇、离住房更近的工作地点等,就容易倾向违约。
最后,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升学,但由于博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大都在3月份进行,一些考生在无十分把握录取的情况下往往会先确定一个工作单位,录取结束后若成功录取则毫不犹豫的和原单位解约。
2.社会及家庭原因。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建立起来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个人的信用意识差,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刘玉芳,刘金祥:浅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成因及对策),在整个社会包括高校毕业生都普遍存在契约意识淡薄的情况。从一定方面说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研究生违约的客观存在因素。
同时,根据本次调查在违约学生中有40.68%的毕业生认为家庭因素是造成违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年龄关系,研究生在毕业时很多已经结婚或者有了固定的男女朋友,所以不得不更加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不少未婚的研究生在未与家人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签约后,往往因为家人不同意其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而不得不解约回到生源地工作。已婚的毕业生需要权衡小家庭的就业,通常选择度大的一方要迁就另一方,从而造成违约。
3.单位原因。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时间较晚例如事业单位编制审批时间长,导致很多医院入校招聘较晚,优质单位如果招聘时间太晚,就会增加毕业生的违约几率。
另外,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并未如实反映工作岗位情况,加上毕业生在择业时对签约单位的工作要求、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等没有充分了解就盲目签约,导致签约后发现单位的一些要求无法接受而申请违约,如无编制、工作三年内不允许休产假等。
最后,极少数单位在招聘时许诺的工资待遇、补贴、启动资金等不兑现,也会导致毕业生解约。
三、应对策略
通过对我校医科毕业生解约原因的分析,借鉴目前我校对违约处理的方法,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毕业生违约的情况。
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就业指导力度。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系统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毕业生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教育学生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择业就业,避免急于求成只看眼前利益导致择业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从适应性教育、认知教育、专业教育等多方面系统性的帮助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5]。同时,要增强毕业生的诚信观念和法制观念教育,使诚信成为毕业生择业的准则,教育毕业生认真、严肃的对待每一份协议书。
2.进一步完善就业管理制度,规范就业管理。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签约、解约制度,加强对就业协议书的管理,详细注明违约的条件以及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使毕业生重视就业协议书的签订;还应该进一步探索适合本学校、学院甚至专业的违约管理方式方法,如建立导师签字认可、辅导员座谈、学院违约讨论会、就业中心审批讨论会等一系列制度进行约束与管理,坚决禁止二次解约的申请,尽量杜绝“骑驴找马”以及恶意解约现象的发生。
3.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保持信息的有效对接。学校是连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就业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发展前景、工资待遇及岗位的需求,并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作为参考,有利于指导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选择。同时,不断将学生的就业诉求反馈给单位,进一步帮助用人单位找到最适合的就业人选。
四、结语
通过对近五年来我校毕业医学研究生就业过程中违约现象的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医学类研究生的就业心态,将有利于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完善、适应医疗卫生体系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而对医学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及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坤,王菲,李冠凯,吕兆兰.预防和控制高校研究生就业违约的有效措施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10,216.
[2]段链,王晶桐,叶丽娜.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12,(10):64.
[3]赵敏,苏红.大学生就业主动违约的驱动因素与应对策略: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5,(4):131-136.
[4]俞林伟.影响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制约因素与对策实证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J].2010,(5):339-340:357.
[5]夏丹妮,汤为.高校毕业研究生违约现象及工作方法探究[J].亚太教育,2015,(19):27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