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砂肋软体排施工流程分析

2016-05-30 09:19:11何晓华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施工流程应用分析

何晓华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现逐步采用砂肋软体排施工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在安排布置以及施工方案上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其中在工艺流程中对材料、制作、吊运以及铺设进行了探究。笔者针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词】砂肋软体排; 施工流程;临排加固; 应用分析

引言

原有沿海工程項目在施工流程中存有一定的缺陷,造成工程项目存有一定的质量问题。但通过现有模式的改进,采用砂肋软体排施工方案,不但减少了工期的延迟效应,而且在施工质量方面也有逐步的改善。

1、工程建设标准概况

长兴北沿新圈围工程海塘达标及保滩工程位于长兴岛东北角,北临北港水道,东邻横沙小港,工程分为四个标段,本工程为四标,起讫桩号为4+860~7+20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海塘达标加固、海塘前沿顺坝、7#~10#丁坝、全线内青坎绿化、5+793处临排加固等。开工日期为5月份,砂肋排铺设时间为30天,连锁排铺设1天,直至软体排完成,总计周期时间为31天。

2、施工布置安排及设备类型

2.1 施工布置安排

根据施工前后测量位置的不同,在水平面测量方式上采用RTK方式,这种方式采用动态时位监测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定点三维坐标,精确度达厘米。待定点位置后,基站便会将收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基站。基站终端系统对GPS观测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步处理,首先对三维定点坐标数据进行处理。定位坐标后利用RTK双频测距原理,对待测面进行校准测距。RTK发出无线短波,短波振荡频率在10-25MHz范围内,待短波达待测点后,短波便会再次进行二次测距,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其次测得的数据结果传输至终端系统,完成数据信息的保存。其次施工布置安排上还需要对船舶进行远程定位,这种功能主要采用了地面接收、C/A码以及P码的形式,当船舶打开信号源后,基站控制系统便会搜寻附近的信号源。待基站收集信号源完毕后,便会对收集的信号进行编码,C/A编码调制在不同系统载波频率上,主要是因为该载波频率属于伪随机噪音,所以当噪音扩大至一定程度后,便不会对该信号进行编码。

项目施工前期需要对场地进行测量定位,定准施工场地的坐标定点。其中需要测定的场地包括顺坝、丁坝中心线,顺坝在测定时需要对铺排的整块面积进行测量,而丁坝中心线需要对四个中心点进行坐标定位测量。测量完毕后,铺排及坐标定位的数据信息便会反馈至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还需要在次对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在次进行后续工作。

2.2 施工强度分析及机械配置

根据当前施工方案进行分析,需要配备铺排铅滚筒,该滚筒的铺排长度要满足施工需求,选用铺排长度在38-42m范围内。施工地点位于沿海地区,所以需要潮位变化进行铺排作业。经过相关实际考察,得知本区域每日两潮两落。工程作业次数可进行2次,涨潮前对铺设数据进行测定,潮落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整个作业的操作流程。

其次在机械配置方面,需要铺排船、运砂船以及GPS等设备,其中铺排船一搜,型号苏连云港货6228、运砂船1艘,型号鲁济宁货3739、GPS一台,型号南方,具体设备布置表如表1所示。

3、砂肋软体排施工流程

3.1 软体排材料

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流程,在选用软体排材料上需要对实际工程概况进行定位分析。其中包括的软体材料:丙纶长丝机织布、涤纶短纤无纺土工布、砂肋充填土,其中选用的丙纶长丝机织布质量要求保持在每平方米的承重质量为230g,涤纶短纤无纺土工布质量要求保持在每平方米的承重质量为150g。砂肋填充料含量应大于平均含量的砂土,这样在软体排施工过程中,材料才能均匀混合,完成的施工项目才能满足设计标准。

3.2 软体排制作

软体排在制作加工过程中一般都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细缝的焊接,其中在排体四周需要进行钢筋加固,加固入排体深度在4-6cm。其中在顺坝排体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排体进行整块制作,并且不允许对周边细缝进行焊接,防止后期施工中由于焊接工艺的不完整性,造成软体排局部端面的开裂。而在顺坝轴线方向进行软体制作中,可进行局部搭接与缝接,这种施工工艺方案能够满足单块软体排的制作施工需求。

3.3 软体排的堆放、吊运

成型后的软体排,沿软体排的长度方向进行折叠,将带有连结绳的排尾折叠在上面,用尼龙绳捆绑。肋条按布的规格及每块软体排配置的根数分别绑扎在一块,并与同幅软体排号标注一致。软体排使用前,堆放入库或场外用塑料布覆盖,严禁暴露日晒。软体排的运输,先由平板拖车送到出料码头,吊到运输船上。由运输船送到铺排地点,采用铺排船进行铺排施工。

3.4 砂肋软体排的铺设

本工程采用铺排船进行铺排施工。本工程铺排施工区域滩地较高,铺排作业时需按照潮汐时间,合理安排铺排作业时间,防止铺排船体搁浅的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软体排铺设实际平面位置及相邻两块软体排搭接宽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利用GPS测量系统对施工船机精确定位的同时,必须对软体排排体入水前的平面位置进行有效预控。

4、结语

通过对砂类软体排施工方法的探究分析,使得笔者对该工艺的实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这种实施流程不仅能够保证周期性,而且在施工质量方面也有安全中重要保证。工艺流程不仅严谨,而且在操作流程上科学合理,这种工艺流程现已逐步在砂肋软体施工中进行施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利.砂肋软体排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37):28-29.

猜你喜欢
施工流程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4:21:07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4:20:11
某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控制技术
市政道路砂砾换填施工技术的应用
科学家(2016年3期)2016-12-30 00:30:42
低净空隧道内柔性接触网大修换线施工方案探讨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烟草切丝机磨头导杆油垢自动收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锅炉检测应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