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相关思考

2016-05-30 05:25段青维
科技尚品 2016年3期

段青维

摘 要: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工作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维持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与当地的资源规划、新农村建设和乡镇建设相结合,在进行防洪重点工作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使综合效益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农村河道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正在进行中的中小河流试点项目的工作,提出对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一些思考,并对接下来农村的河道治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河道;治理现状;治理思路;中小河道

0 引言

为了完善防洪体系和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国家在对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治理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水库的加固和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2009年开始进行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1],在各地取得了很大进展和不错的效果,产生了很多宝贵经验。农村河道属于中小河流的分流或是末端,数量繁多且分布各异,是农村地区自然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负责着区域供水、排涝的重要任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农作物生产关系密切。长久以来,农村河道建设管理工作主要在基层进行,由于投入程度不足和治理监管措施的落后,导致河道功能逐渐衰退和环境的恶化现象严重,综合治理工作急需展开,且民众对于农村河道的治理要求也十分急切。

1 中小河流农村河道的基本情况概述

农村河道在广义上包括流经或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直接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河流、小型湖泊或沟塘。按年流量和河道宽度,农村河道一般为四、五级以下河道,按照河流流经的地区可分为平原河道、河网,山区河道等。

2 农村河道有待治理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治理保护工作的不到位,出现的问题日益增多,且亟待解决,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2.1 淤积严重,河道萎缩加剧

由于河道自然属性和人为采砂及生活垃圾的倾倒,有些河道的淤积现象严重,更有甚者的淤积厚度竟是原河深的40%以上[2],部分河流崩岸现象严重,碎物大量堆积在河道上,加重了河流的淤积程度。有违章建设、倾倒垃圾等侵占河道的行为,使得河道不断萎缩,导致河道淤积,水流不畅。

2.2 设施陈旧,防洪排涝能力低

现在绝大多数的农村河道达不到防洪排涝要求的标准,甚至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农村的河道具有源短流急、洪水急速涨落的特点,加上平原河道的河堤建设质量不足,渗漏现象严重,排涝设施陈旧等原因影响,农村河道防洪排涝能力逐年下降。

2.3 水體污染,生态退化严重

近几年,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斥资建污水处理厂来缓解水源污染问题,但仍有个别企业无视法律法规,为寻求利益,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垃圾,还有一些分散的生活污水的排放[3],使河道的水质每况愈下,而平原地区的地势平坦,河道水流动性差,导致许多污染物都集中淤积在这些地区,水体的污染现象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居民生活用水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3 开展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建议

3.1 优化资金筹措方案,提供项目资金保障

由于中小河流农村河道的治理重点涉及广泛,建设任务繁重,而且政府拨款有限,资金紧张,在进行前期的区域试点工程中,国家基本上是选择地理位置或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县作为试点[4],但是在进行下一步的治理工作中,需要对治理的县进行筛选,在资金补助上,应该是按县区的经济条件而定,让经济发达的地区发挥其财政优势。各级政府需要将水利工程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将土地出让的收益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水利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水利投资平台的影响作用,吸引社会上的资金进入到水利建设工程中,为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提供资金的保证。

3.2 统筹规划设计,结合农村实际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需要与流域、区域及其他规划相协调。在设计治理方案时要注重与区域治理、新农村建设、乡镇建设等联系,处理好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项目的管理要做好与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处理工作[5]。农村在进行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规划时应与河道的功能、规划目标等保持一致。对农村河道水环境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关于污染源的控制,在进行规划时,必须将污染治理放在首位,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及企业排水的管理,尽快建立生活污水处理机制,以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面积。

3.3 治理以保持河流的自然性为基本原则

农村的河道治理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直接体现,在保持河道的防洪排涝的功能下,尽量保持河流自然的形态,不要妨碍其河水走势,防止河道渠化硬化,保持原有的滩地、河心洲等以维持河道中生物的多样性,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尽量恢复河流自然形态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保持河道自然性的基本原则。

4 结束语

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单靠水利部门的努力不能彻底解决河道水质和生态平衡这一核心关键,所以应该加强环保、城建等多部门间的合作交流,协同管理,确保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让广大农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发挥受益主体的作用,做到从源头上减少河道污染。建立健全农村河道政治管理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和鼓励机制,保证河道整治工作的有效展开,促进企业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伟,姜谋余,蔡勇,等.倡导“亲自然河道”治理模式——对我国农村河道治理的思考[J].水资源保护,2015,(1):1-7.

[2]姜谋余,龚淼.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的现状及问题[J].水资源保护,2015,(1):41-47.

[3]朱晓春,马建光,任涵璐.对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思考[J].海河水利,2015,(4):21-23.

[4]陈规划,张强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适宜模式与推进机制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2,(6):49-51.

[5]左晓霞.浅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J].湖南水利水电,2014,(3):72-75.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甘岭水库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