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琴 徐桑桑
课程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课程实施提出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项规定明确课程改革中创设积极课堂教学环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一言堂”式的语文课堂正逐渐走向开放与多元,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自主探究增多。同时得益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的变革,如交互白板的普及与微课的兴起,初中语文课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环境离理想教学课堂环境仍有较大差距,如: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增多,但是合作学习的能力亟待提高;师生互动增多,但出现由“满堂灌”变成无效的“满堂问”现象;学生自主探究增多,但学习的自主意识仍然较低。此外,来自教育体制的应试压力仍然是制约初中语文课堂环境优化的主要现实因素。为探讨当下初中语文课堂环境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环境的情况做相关调查分析,着重关注两个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和亟需改进的问题。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初中语文课堂环境,因此选取杭州萧山某普通初中,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各两个班级。总计样本138,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3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为88.4%。问卷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进行数据输入和统计。本研究在制定调查问卷时借鉴穆斯(Moss)对课堂环境结构维度的划分,用相同或相似的三个维度来划分课堂环境,即关系维度、个人发展维度、系统维持与变革。同时参考《香港课堂环境量表》与范春林的《中小学课堂环境问卷》,制定出了初中语文课堂环境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课堂社会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两部分,其中课堂社会环境分为人际关系、个人发展与规则秩序,课堂心理环境分为动机、兴趣、自信与焦虑。
该问卷共计30个测试项目,量表条目采用Liketer5点计分,条目的反应方向为事件发生的频率。1=从不如此,2=很少如此,3=有时如此,4=经常如此,5=总是如此。根据spss21数据统计结果,问卷各测试项平均值均在3.5以上,表示为学生对语文课堂环境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各分量表的标准差在1.10到1.24之间,说明各分量表在学生个体水平上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别,即学生个体对于满意度的评价比较平均。这表明,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环境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各分量表统计数据如下: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环境的改善
(一)人际关系和谐
课堂心理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构建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访谈中也发现诸多教师将人际关系作为课堂心理环境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认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互帮互助的生生关系是构建理想语文课堂心理环境的关键。而根据问卷的数据描述可以看出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心理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是比较和谐的。其中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支持方面得分最高的是“学习支持”,即学生知觉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心、激励和指导。该指标平均值4.01,为“经常这样”,如“当我们遇到学习困难向老师请教时,老师愿意给予我们帮助”,选“总是如此”的占33%,“经常如此”占42%,共计75%。可以看出,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正努力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学生行为角度来看,“学生参与”的平均值为3.63,如“我们总是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选“总是如此”的占30%,选“经常如此”的占25%,共计55%。“学习互助”的平均值为3.61,“学习竞争”的平均值是3.43。学生作为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参与者,其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当下的教学模式应创设一种尊重学生个性、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参与型教学环境、‘对话型教学环境”。将教学的视角从“教”转向“学”得模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一言堂”正在成为逝去的历史,学生不再是课堂心理环境中的被控制者,而是拥有主动权的构建者。角色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初中学生又正处于渴望展现自我的青春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也积极争取与教师有更多互动的机会。
(二)课堂目标明确
在穆斯(Moss)对课堂环境划分的三个维度中,个人发展维度主要涉及在特定环境中成员个人发展和自我增强的基本方向,具体内容因不同的环境而变化,有赖于环境整体的潜在目标。本研究调查问卷涉及到的个人发展主要指课堂目标定向,包括掌握性目标定向和表现性目标定向,即学生知觉到教师强调学习是为了理解知识、发展能力还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心理环境目标的知觉制约着其成就目标的取向。处于掌握目标定向的课堂心理环境中的学生学习态度更为积极,更倾向于将学习中的成败归因于是否努力而非外在因素,能积极应对挫折,努力实现个人目标。相反,当课堂心理环境强调表现性目标时,学生学习态度趋向消极,面对学习困难易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并产生焦虑、羞愧等消极情绪,常常以降低努力的方式维护自尊。显然,掌握性目标的课堂心理环境目标定向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数据统计,“掌握性目标定向”平均值为3.88,接近于“经常如此”,明显高于“表现性目标定向”(“表现性目标定向”平均值为3.25)。例如“语文课上老师强调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34%的学生选“总是如此”,“经常如此”的有36%,共计70%。可以看出初中语文课堂心理环境的目标定向明确,重视学生对语文学习意义理解和情感体验的获得,而不仅仅是语文成绩的提高。笔者在教师访谈中也深切体会到这一点,该校某初一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课堂心理环境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感受语文这一人文学科的魅力,热爱语文这一学科并且将这种热爱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意识到语文的存在能使生活更加美好”。
(三)课堂气氛融洽
课堂气氛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态度以及课堂纪律表现,是课堂中占主导地位的较为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对课堂气氛的调查包括学生学习动机、自信与焦虑。
传统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和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一般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绩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而外在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内在动机引起的学习活动较外在动机引起的学习更为持久,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上文提及的课堂心理环境的目标定向,“掌握性目标定向”远高于“表现性目标定向”。比起语文成绩的提高,教师更希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这种努力的成效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看到,内部动机平均值3.71,高于外部动机的3.58。如“尽管在作业或考试中出错,我仍然喜欢学习语文”,有33%的学生选“总是如此”,“经常如此”的有36%,共计69%。此外,现代学习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冷认知(cold cognition)过程,而是一个伴有情绪的热认知(hot cognition)过程。根据数据显示,学生在语文课上普遍感到轻松愉悦,有一定的自信,整体情绪较好。“对于语文,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测验,我都有信心取得不错的成绩”,有28%的学生选“总是如此”,“经常如此”的有34%,共计62%。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环境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合作指导
在教师支持中得分最低的是“促进合作”,平均值为3.24。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自实施以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多的出现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教学活动。但合作学习的开展从最初的热潮逐渐冷却,许多教师认识到在课堂中开展的合作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尤其是四处可见的“小组合作”。在调查中发现,该校的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存在诸多问题,如有学生闲谈聊天、有学生游离小组交流之外等,不少学生表示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并没有很好地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如何指导合作、促进合作,而不仅仅是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诸多一线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薄弱
教师“支持自主”的平均值是3.56,“支持探究”的平均值是3.46,两项的平均值都不高。相比起小组合作的热闹,自主、探究学习略显冷清。国内学者庞国维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感到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策略指导。而探究学习也是有“探”无“究”。通过访谈了解,初中语文课堂的探究学习基本与合作学习一起开展,教师抛出问题,小组讨论10~15分钟,然后分组汇报,教师总结。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明确:首先,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对学生质疑、批判思维的培养,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文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激发兴趣,开展探究。其次,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给小组探究讨论问题,否则学生的探究必定很难深入而浮于表层。最后,针对学生如何开展有效探究应该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以提高探究成效。
(三)规则内化不够
课堂秩序作为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课堂教学成效的、通过师生互动行为的规定性而加以体现的规则和状态,包括明文规定以及获得师生认同的一些不成文规则。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纪律是中国课堂心理环境的显著特点。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要有明晰的师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规则,学生与老师都认为课堂要有纪律,失序混乱的课堂并不是一个能促进学习的理想环境,这一点在调查采访中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而从本次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出,“课堂秩序”的平均值是3.68,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语文课中教师能很好的维持纪律、公平处理违纪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规则的制定必须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并共同执行。学生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动构建者而非被动顺从者,参与规则的制定与秩序的维护能增强其对课堂规则的执行力,促使其将规则转化为内在意识。而在当下的课堂中,课堂规则的制定仍以教师决断为主,学生只需服从,这种带有权威色彩的课堂秩序并不能促进积极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正是自我价值的构建期,质疑权威、展现自我的诉求促使他们表现出对规则的反抗和轻视。因此,师生不仅是学习共同体也是课堂心理环境构建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育部印刷,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范春林.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6]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态,2000,(4).
[7]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08).
[8]刘丽艳,马云鹏,刘永兵.西方课堂环境测量工具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9,(05).
(杨丹琴 徐桑桑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