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兴银
【摘 要】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更高,教学活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和迅速发展的科研技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化学相关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践 教学方法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14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涉及到衣食住行、生命安全等的方方面面。初中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学生第一次正规的化学科普,同时也是涉及到科学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也尤为突出,不仅涉及化学知识的传授,还有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应的可能关于化学伦理方面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下文将围绕教师如何将学生带入化学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三个阶段来谈谈初中的化学教学。
一、将学生带入化学的世界
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所以教师在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化学学习的相关指导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该高效的利用课堂展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增加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一)紧密的联系生活
生活中可见或不可见的任何一种物质都由相应的化学元素构成,化学反应无时无刻的不发生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化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的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增加化学学习的可视性,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通过援引生活中的案例也可以相应的增加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最大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当下互联网时代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工具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通过引导学生使用相应的软件以及阅读相应的化学知识有关的互联网网站,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另外,初中化学教学涉及的元素比较基本,内容相应的比较浅显,但是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展现化学元素的精妙结构以及化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对于传统以教师主讲作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化学教学,新课标下我们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的创新。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面担任主角,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指导作用,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以学生的自主讨论来展开,学生的预习和自己的思考是课堂主要的重点。学生通过自己整理思路发表意见,构架自己的宏观知识框架,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表达出来。
(四)课堂活动的开展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课堂所学的知识渗透到方方面面,在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各类教学活动于课堂之中。例如,在课堂中开展化学小知识问答竞赛或者做一个课题研究,让学生自由分组研究,之后得出结果,将研究所得在班级内分享。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完美运用的同时相应的也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五)关注学生需求,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教学模式不再只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相应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再是权威式的教学,而是亦师亦友,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通过教学反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学习化学课本上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初中化学涉及到许多化学实验,不仅仅指的是化学书本所涉及到的实验内容,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这些都可以相应的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验能力。
(一)化学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
要培养学生有相应的科研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课本实验活动的实践。通过实践课本上面的实验,学生相应的具备了基本的化学实验常识,让愿意从事于日后科研研究的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在将来的科研生涯中去开展实验。同时在课堂上面的教师演示以及学生的实验活动也会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去体验化学的乐趣。
(二)实验的课后延展
初中化学关于基本知识的普及足够让学生去私下开展比较基础的化学实验,教师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可以积极地去引领学生开展有趣好玩、危险度不高,比较基础的日常的化学实验。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化学运用到生活中,比如用醋去水垢等等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
(三)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教师应该在学生初入化学大门之际就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的科研态度,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实验的严谨度。比如明确化学反应的条件、时间,化学反应的各类型条件的重要性,这些对于一个实验的顺利进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应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注意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由于化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许多的高危的产业,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普及相应的化学安全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知识的正确用途以及工业污染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安全知识的普及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学生化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化学的威胁从各类新闻中的化工厂的爆炸等等方面都可以感受到,基本的化学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学生具备初步的安全意识,同时不至于被谣言所蛊惑,让学生能够以化学知识傍身,增强自己及身边的安全感。
(二)化学知识的使用
初中阶段虽然涉及的化学知识比较片面,但是由于很多危害性的作业都涉及化学领域,所以相较于之前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化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竖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有利的行业中去。通过以上途径将学生带入化学的世界,让学生在掌握化學学科相应知识的同时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科研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价值观,能够将化学知识用在于自己、于社会有利的途径上来。笔者通过以上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展示了新课标、新时代下初中的化学教学的变革。面对初中化学上新的挑战,教师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及建议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科研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