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线喇叭的记忆
刘继鹏的童年是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的农村度过的,大约四五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音乐。
“我的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我的成长中并没有什么音乐艺术的氛围。”刘继鹏回忆道,“那时候,农村没有录音机、电视机,只有村里的有线喇叭。每当吃饭的时候,喇叭都会响起,特别是喇叭播放歌曲的时候,我就会搬一个板凳,端着饭碗坐在有线喇叭下,听得有滋有味……”
那时,有线广播里播放的多是样板戏的唱段,比如《打虎上山》《临行喝妈一碗酒》等等,刘继鹏学会了不少。“其实,那时候我还没有想过要当歌唱家,因为那个年代农村的小孩并不懂什么是音乐,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对于唱歌,只是喜欢而已。”刘继鹏说。
拜师的故事
刘继鹏说:“我运气好。”中学阶段,虽然农村的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但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时的潍坊艺术学校,并于1989年毕业留校任教。随后的几年,他又拿到了大学学历。
参加工作后,他意识到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歌唱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更高层次教学的要求。于是,他便萌生了外出求学的念头。
至今,刘继鹏还记得拜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张庆朗的情景。一个周末,他乘车从潍坊到了济南,一路打听找到了山东艺术学院,可到张老师家里时,家人说张教授到威海参加一个学术活动了,下周才能回来。于是,刘继鹏又打听到了张教授在威海的联系方式,张教授在电话里告诉刘继鹏下周再联系。可刘继鹏心急如焚,他马上买了车票,连夜前往威海。第二天,他见到了张庆朗教授,教授被这位年轻人的执着精神感动了,特别是听了刘继鹏的演唱后,当即决定收他为徒。
从1991年开始,刘继鹏又多次自费前往省内外许多高校拜师学艺,歌唱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因材施教
现在,刘继鹏是山东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学生。刘继鹏每年都要给四十多名声乐专业的学生上课,这些学生条件不同,能力参差不齐。刘继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给了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空间。
在刘继鹏的记忆里,有一名叫井绪柱的学生,这个学生很有音乐天分,但长期以来的训练不规范,到了男高音换声区域就会出现“破音”。刘继鹏想了很多办法,运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启发式教学。经过大约半年的时间,他终于解决了该学生换声区的问题。井绪柱在演唱时,不仅可以非常顺畅地从低音换声唱到高音,还可以完成一些原来不能完成的歌剧咏叹调,并成功地举办了当时本校的第一个学生独唱音乐会。后来,该生又考入音乐学院深造,目前已被总政歌舞团录用。
刘继鹏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音方法,一种发音方法并不会适合所有人,发声训练与作品演唱要有机结合,注重练声的逐渐过渡。他还引入“后通道”的概念,介绍了通过“打哈欠”初期的口型进入“后通道”的方法。练声时逐字用母音训练法调整,课下及时练习课上所学到的发声技巧。此外,他还提出了“二度创作”不能简单化,尤其强调在演唱中通过动作表情等形式来展开音乐中要表达的内容。
刘继鹏指出,演唱者要注重文学修养,学会感受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加形象地体现音乐中的内容,达到技与艺的完美结合。
(夫 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