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孟连县的陆稻发展历史、现状、资源基础、生态基础的刀耕火种生产系统文化底蕴进行分析,结合陆稻新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分析了孟连县陆稻优质米开发前景。
关键词:陆稻;优质米;开发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05
1 陆稻优质米开发的资源基础
云南的陆稻种植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世代以陆稻为主食而得以生存、发展。周季维等从云南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以至铜石并用时期有炭化栽培稻的实物和遗迹,而无水田作业具物的遗存,可说明云南省水稻乃是由陆稻演变的产物,或者在云南最初的稻作方式就是陆稻种植。云南有着悠久的陆稻种植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各地的古文化遗址中都发现过稻谷遗迹。在漫长的进化长河中,各种陆稻文化随之而生,陆稻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能动地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结果。这种立体多样的文化生态孕育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陆稻文化。丰富奇异的云南民族陆稻文化蕴育了多样的稻种资源,在云南农科院陆稻课题组收集、整理的2000余份云南陆稻资源中,米质性状和传统水稻一样,在分类上有籼粳的分化,同样有粘、糯之分,红、紫、黑米之分,粒型也有长粒、圆椭之别,孟连地方资源“山饵块”、“旱紫谷”、“勐望谷”等在口感、特色上广为传颂,是陆稻优质米开发的基础,更是让更多的人感受稻米就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态底蕴。
2 陆稻优质米开发的生态基础
陆稻生产方式具备不局限于灌溉水田、不受地块条件限制、节约水资源、无水生病害、不受水体污染的影响、便于机械化操作以及可与其他旱地作物间作等优点。孟连县传统陆稻生产区域为远离现代工业的山区,是一个山区占主导的少数民族傣、拉、佤自治县,山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县的80%和56%,全县陆稻生长期3月~11月平均降雨量1520.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96.9%,有效積温4337~6494度,其气候条件较适宜陆稻生长,为陆稻优质米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3 孟连县陆稻优质米开发的文化底蕴
陆稻的种植支撑着边疆少数民族4000多年的生存与发展。陆稻生产同时也贯穿了传统的刀耕火种生产系统。虽然传统刀耕火种的陆稻生产系统随着现代农业的进程以及与环境的矛盾面临灭绝。但这一生产系统包含着制度和礼仪即一个技术、制度和礼仪三元结构的文化体系。这种农业的技术、制度、礼仪涵盖了个刀耕火种民族的特点和生活内涵。因此以陆稻生产为基础的刀耕火种生产系统文化底蕴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刀耕火种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如佤族等少数民族采用轮休歇种植陆稻中,第三年如果肥力不足即可抛荒,如果不抛荒可以种小红米改良土壤或陆稻小红米套种减缓土壤退化,与当今由法国主导并在南美巴西等地大力推广的免耕直播覆盖保护性农业(DMC系统)有惊人的相似性,刀耕火种生产系统中总结的“以火克草、以火克虫”等病虫草害措施也在当今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控制的综合防治中借鉴。这种依赖于自然、取之于自然的生产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是现代农业发展应重新思考的课题,这些传统技能及经验传承有待于利用现代科学去提升及借鉴;二是组织管理模式,包括了无轮作刀耕火种是一种土地转换频繁的刀耕火种方式,有充足的土地和严明的土地制度,各村社将属于自己的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年开伐一个大的区域或几个小区域,其余的使之休闲,轮流垦殖,形成有序的垦休循环制度,这是地广人稀的亚热带、热带山区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农业形态。氏族社会组织和氏族土地所有制刀耕火种农业是一种小区规划的轮歇农业,它要求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生产组织和协同劳动性。云南各山地民族传统的刀耕火种之所以能够长期正常协调地运行,其氏族社会组织和氏族土地所有制无疑是其重要的保障。在山地民族发展史中,虽然有统治民族任命的代理人,然而各民族自身的社会组织并没有被取代,他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选举产生长老和祭司,并实行自治,例如基诺族实行以“捉蛮”为首的长老制、景颇实行“山官”制等等。长老根据村规民约划分土地决定年轮耕地地域,选择节气组织生产,主持宗教祭祀,乞求风调雨顺等;三是农耕礼仪,云南的刀耕火种农业实际是一种礼仪农业,无论哪一种刀耕火种民族都有从备耕到收获依次举行的选地、砍树、烧地、播种、求雨、尝新、叫谷魂等一系列礼仪,这些礼仪折射出山地民族那种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以丰富的想象和颇具浪漫色彩的方式来祈求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原始的神灵观念和体现这些现象的礼仪才透露出刀耕火种农业的原始性、朴素性和独特性。
4 吃现代的米,认识陆稻的历史
佤族对陆稻来源的传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还没有陆稻,靠吃土与树叶得以生存。有一天,人们吃土以后坐在一起讨论:“我们生活在土上,如果把土吃完了,以后我们到哪里去住,把树叶吃完了又怎么办呢?”大家商量了很长时间也想不出好办法来。突然间,人们发现旁边水塘里生长着谷穗,有人想游过去拿,又不会游泳,走过去又怕陷在水塘底的淤泥里。正在着急想办法的时候,突然有一条蛇(佤族人认为这是来拯救人的神)游过去用尾巴卷起它并将它甩到岸上,这时,有一只鸽子飞过来啄食它的穗,吃饱了飞不动就停在树杈上休息。人们看见鸽子吃这种植物能饱肚子就想抓鸽子,用弩箭射中鸽子后划开肚子一看,一粒一粒的谷子还在里面,就把谷子拿出来,洗干净、晒干,撒在土里,这就是陆稻最早的来源。
这些传说隐喻表达了陆稻的起源与驯化,水稻和陆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两种生态类型,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或者是印度野生稻(O.nivara),不论是由野生稻驯化为陆稻或者是驯化为水稻后再驯化为陆稻,但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最终由沼泽地区或水田进而引向山地成为陆稻。先民通过对陆稻的选择和驯化,以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水分、光照、热量等自然环境,栽培管理、收获习惯等以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最终形成了陆稻具有适应旱地生长的生育期与利于栽培管理的特性,对干旱土壤等极端自然环境的忍耐性,能获得稳定、较高的产量等丰富遗传变异,这些选择和驯化过程形成的性状已成为现代水稻改良的关键基因。开发陆稻优质米可从稻的起源、演化到传承对一个有别于水稻生产系统外认知、认识特色的陆稻文化及边疆少数民族风情。
5 孟连县陆稻生产基础及现状
孟连县是云南省陆稻的主要产区之一,孟连县陆稻生产历史悠久,山区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主要是靠生产陆稻为生,至今全县6个乡(镇)33个村5.4万人,仍然是以种植陆稻为主,82%的行政区域为陆稻产区,56%的农业人口从事陆稻生产。建政时(1954年),陆稻播种面积6.1万亩,占全县粮食产量的40%,平均单产70公斤。随着人口的增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3年种植面积14.1万亩,为历史最高年,占当年粮豆播种面积的58.2%,产量1762公斤,占粮食产量的50.6%,平均单产124公斤。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水平的提高,常年种植面积约7.6万亩,约占全省的15.5%左右,占全县稻谷产量的22%,粮食总产量的16.5%,有5万多少数民族以陆稻米为主,是山区不可替代的粮食作物,是云南以陆稻为基础的“刀耕火种”生产系统的发源、传承、演化聚集地之一,目前仍有120余个陆稻地方品种零星种植,虽然受现代农业的冲击,从村落分布、环境、习俗等仍保留了陆稻种植习惯,从生产基础及传承上是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
6 开发陆稻有机优质米产业的现代改良品种及技术基础
陆稻生产方式具备不局限于灌溉水田、不受地块条件限制、节约水资源、无水生病害、不受水体污染、便于机械化操作以及可与其他旱地作物间作等优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传统陆稻进行遗传改良,以应对水资源短缺、干旱及水体污染等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有效途径,一直是稻作遗传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云南省农科院20余年来对传统陆稻进行优质、高产遗传改良,已育成的云陆101、云陆103、云陆140等6个“云陆”系列陆稻品种获云南省审定并在云南及周边国家推广应用,产量及米质得到显著提升,与水稻并无显著差异,并以陆稻新品种为基础,研究形成“水改旱”陆稻直播、陆稻玉米规范化间作等新技术,综合形成“陆稻新品种、新技术”成果。结合免耕直播覆盖保护性农业措施,已实现特色陆稻有机优质米生产,在有效解决山区的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为陆稻优质米生产奠定了品种及技术基础,可以实现原产地化、品牌化开发陆稻有机优质米产业,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增收。
陆稻作为云南稻作的最初作业方式,具有4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支撑边疆少数民族的重要粮食作物,在新时期利用现代改良陆稻新品种及技术发展陆稻优质米生产,在解决传统陆稻低产与环境突出等矛盾的同时,结合陆稻的民族性、文化底蕴及旱地种植,不需灌溉,无水体污染、无水传病害,少化肥农药,米质优、健康环保等特性,陆稻优质米开发将成为边疆山区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渡部忠世(尹绍亭译).稻米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1.
[2]蒋志农主编.云南稻作[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5.
[3]周季维.云南旱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J].云南农业科技,1982(2)22-26。
[4]张亚洁,杨建昌,杜斌.种植方式对陆稻和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01).
[5]钱晓晴,沈其荣,柏彦超,王娟娟,杨建昌,周明耀.旱作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响应特征[J].作物学报,2004,(06).
作者简介:张建梅,本科学历,孟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6-3-10 17:07:50
网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60310.170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