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年味

2016-05-30 22:19艾木荣陈秉发赖周伟苏有宝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庙会活动

艾木荣 陈秉发 赖周伟 苏有宝

庙会,春节最具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留存了古人的传统,亦集结了今人的智慧。如果城中的你越发感到年味一年不足一年,逛庙会,便是寻回年味的捷径。

题图:庙会的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摄影/艾木荣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庙会,就是在宗庙祭祀的地方进行聚会、祭神、娱乐、购物等活动。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

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远古时的人类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能理解,不能抗拒,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社”,古指土地神。《说文解字》:“社,地主也。社者,土地之王。”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周代,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百姓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里社。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周礼·春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这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是有深刻影响的。

商周时期,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有贡献的英雄人物。这实际上体现了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嬗变过程。

庙会的发展演变

庙会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后来也有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谓之迎神赛会,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的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活动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但是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

唐宋毕竟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释道三教并立,进入全盛时期。庙会活动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佛道二教大量修建寺庙、道观,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从而促进了庙会活动的繁荣。此时,庙、台、祠、宫、观、庵等宗教建筑十分密集,龙王庙、天爷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关爷庙、山神庙、河神庙、禹王庙、圣母庙、二郎神庙等数不胜数。这些为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庙会亦应运而兴,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

明清以至于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完善时期。明代庙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会”(“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如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的“山、陕会馆”。

现今,庙会又重新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

庙会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屡禁不止。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城乡各地庙会兴起,规模可观,值得研究。

庙会祭祀神仙的种类繁多。根据已经调查到的资料来看:

一是祖先崇拜对象。如三皇、伏羲、女娲等。

二是道教神灵崇拜。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王灵官、天地水三官、火神、文昌、奎星等。

三是佛教神灵崇拜。如来(释迦牟尼),大肚弥勒佛、观音、文殊、普贤、十八罗汉等。

四是英雄崇拜。孙悟空(齐天大圣)、关云长等。

五是祈子庙会。送子娘娘、骊山老母、尧山圣母、石婆等。

六是祈安求富。城隍、妈祖、药王孙思邈、财神等。

庙会文化内涵体现的是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最本质的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倡孝扬善、祛灾避凶。”农耕文化从根本上讲是小生产者文化,是落后的、弱势的经济文化。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普通民众将希望寄托在对自然神、图腾、祖先的崇拜上。在“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出现的有关神灵的崇拜和仪式,构成了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先民们在“生命与健康”、“倡孝扬善、祛灾避凶”等观念的支配下,善待一切、关爱一切。比如“中元节”是道教的倡善日、佛教的倡孝日;“腊八节”人们用腊八粥不仅要敬献祖先、神灵、动植物、甚至自家门前的一块石头。中华民族是博爱宽厚、最重情感的一个民族,从庙会节庆文化活动中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庙会和节庆是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两个大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庙会的发展经历了从祭祀祖先到祭祀神灵,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过程。庙会活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认可和高度重视,而作为庙会文化活动的主体——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是愈来愈高,这是庙会的发展趋势。在全国,尤其是陕西,在申请非遗保护中,庙会的申遗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民间对庙会产生了更大的热情和兴趣。

民间“耍货”抢人眼球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十六七世纪时,中国的民间玩具已流传至海外,同时也出现了受外来影响的玩具如“洋片”和一些益智玩具。一些具有酬神性和巫术色彩浓厚的作品,也成为弄小儿之具的玩物。如门神被制成“果食将军”,成为小儿的腹中之物;月神兔儿爷也成为玩偶;那些拴魂狮、端午辟邪香包和散灾风筝,早已没有了神和巫的色彩,成为小孩子的玩具和陪伴了。具有教育功能的九连环和七巧板一类的玩具己非常普及。各种民间耍货在庙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让人们把“庙会”这一概念,变成了具体的、形形色色的“玩意儿”了。

老北京的庙会,与民间工艺利玩具关系最密切的要算海王村厂甸庙会了。清人澹圆在《厂甸竹枝词》中写到:“最是儿童欢喜物,空钟喇叭大葫芦。”除了这些玩具外,到上个世纪初,在厂甸里见到的玩具还有像糖人、桦木盒、桦木环、绒花、绢花、玻璃景、彩蛋、灯彩(花灯)、九连环、竹蛇、小鼓、扳不倒、皮老虎、年画升官图(儿童棋具)、螺丝转、胡子、鬼脸、戏剧脸谱,以及各种乐器、花炮等。

北京的民间玩具,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不仅汇集南北诸多玩具,还有不少清王朝的贵族因清朝灭亡而成为手艺人,靠制作玩意儿为生。著名作家曹雪芹因同情手艺人,写就了《南鹞北鸢考工记》一书,向他们传授糊扎风筝的技艺,从而形成了日后“曹氏风筝”的流派。作为商家和手艺人,每年赶庙会是非常重要的商机,决不能错过,有时一天要赶几场场。

民间庙会以其特殊的魅力,不仅吸引了市井百姓,还深深吸引了文人雅士。他们在游览之余,有感而发的杂咏、竹枝词等作品相当丰富,如清末的“首都杂咏”中对一些玩具的描写:“任凭直上任风翱,丰满何需假羽毛?百尺丝纶归掌握,每嗟牵引小儿曹。——咏风筝”;又如厂甸正月竹枝词:“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皆十分传神。

现代庙会上,特设有礼品、书籍、年货、工艺品、日用百货等卖场或“特色一条街”,所卖内容,无所不包,玩好吃够后,人们又享受了购物的乐趣。

庙会演出异彩纷呈

庙会是与文化娱乐有关的节日活动,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营生。其中主要有:

秦腔戏

我国的寺庙建筑中,多有“戏楼”,也叫“戏台”。戏台前面是广场。这种设施,构成了庙会开展文艺活动的基本条件。庙会期间,由主办单位雇戏班子在此演出表现福、禄、寿、善、喜主题的剧目。非要唱秦腔不可,如果唱京剧群众就会散场。庙会高潮期间,要唱“天明戏”。台上锣鼓咚当,管弦悠扬,高昂激越的秦腔入耳动听。台下戏迷们竟彻夜不眠。

拉洋片

又叫“看西洋景”、“西洋镜”。在装有凸透镜的木箱中挂着各种画片。艺人一面拉换画片,一面说唱画片的内容。观众从透镜里可以看到放大的画片。过去交通不发达,老百姓很少外出,有些人就连县城也很少进。农民们通过西洋镜,可以看到上海大世界、苏杭风光、北京故宫和国外名胜,从而开拓了眼界。抗日战争时期,艺人们常用连环画宣传抗日。

扁担戏

即木偶戏。艺人们出行时,用扁担挑着全部道具,故名。表演时,艺人把自己围在帐幕里,木偶露出帐幕顶端。表演结束后,艺人走出帐幕,向观众要钱。

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双簧

双簧为一种民间艺术,源于北京的一种曲艺名字,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双簧”作为一种节目,出现于清朝末年,据说是由慈禧太后定名的。如今,双簧仍然活动在艺术舞台中,多用于相声。此外,在双簧前,演员一般需要穿上大褂等服饰,在前面的演员需要梳理一个向上的辫子。

魔术

魔术一词是外来语,我国古称“幻术”,俗称“变戏法”。

近百年来,随着中外艺人交流日益增多,国外魔术也大量地传入我国。那时,南方的魔术艺人侧重于吸取西欧的魔术表演手法,北方则更多地借鉴了亚洲的魔术技艺,因此,出现了我国魔术的南北两大流派。所谓南派,其表演讲究道具造型的宏伟壮丽,表演优美洒脱,一般不说话;北派多重于手上技巧,除表演细腻外,还注重“使口”(说功),这成为北派魔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后来,随着南北派交流日益增多,相互取长补短,现在南北两派之分已不甚分明。

数来宝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北方各地。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耍中幡

耍中幡是北京地区回族中喜闻乐见的传统游戏。相传中幡源自佛教法器的“幡”,为佛门八宝之一,中幡由杆伞盖旗组成,全长3丈多高,上有3面旗,中间的叫飞旗,两侧的称小旗,旗下有3把伞。中幡上一般有6个长方形的竹圈,俗称“拍子”,大小不同,音响各异,悦耳动听。

每年的北京年节庙会上,耍中幡都是“走会”的表演活动之一,通常还伴有划旱船,踩高跷,舞狮子等。寓于20多个套路中。中幡演练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名称,还有几个动作组成一个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完整套路,如“霸王举鼎”、“苏秦背剑”、“太公钓鱼”、“封侯挂帅”、“张飞骗马”等。中幡演练的特点是惊险紧张、轻松幽默、刚柔兼备。惊险的动作往往使观众目瞪口呆,幽默的表演又使人捧腹大笑。在农村,常以精彩的中幡表演喜庆丰收。

演练中幡能提高四肢活动能力。可以锻炼筋骨,增强腰部和腿部力量,培养目测力、判断力、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演练中要做到快速、稳、准,手眼配合一致。

秧歌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高跷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猜你喜欢
庙会活动
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溱湖会船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元宵节,逛庙会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
丰都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