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月雷 穆伟
摘 要:通过分析激发极化法勘探在铅矿勘查中的应用,说明配合基础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或者查找构造带;根据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性进行找矿;矿床在成因或空间上与某些地质体或构造有关的特点,进行间接找矿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激发极化法;铅矿;勘查;评价
激发极化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物探找矿方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用于综合勘探或电法详查中,以提供有关矿体的分布范围和空间形态等资料;另一方面,也直接用于综合物探普查工作,这时,激电测量结果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远景区和有利的成矿区段。
激发极化法在平原地区找矿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应用该方法,在构造复杂的山地找矿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效果不错。
一、 矿区地质概况
华阳川矿区地层较简单,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下太华群三关庙组的第五、第六层(Arth2s5-Arth2s6)和上太华群的秦仓沟组第一至第五层(Arth2q1-Arth2q5)及第四系,在出露地层中有大量脉岩分布。 矿区内断裂发育,形成了NE—SE向裂隙密集带,裂隙多被不同类型的岩脉、矿脉充填,褶皱主要是由片麻理构成的层间褶皱。矿区岩浆岩种类较多,以脉岩为主,呈脉状形式沿构造断裂贯入在太华群地层中。其次是呈规模较小的小岩体出现,所见小岩体主要有花岗斑岩、伟晶质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等。
二、 矿区岩(矿)石电性及极化场特征
工作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对地层、岩浆岩、构造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将区内圈为铀、铌、铅一级成矿远景区。我们对该区岩(矿)石标本(100 块岩石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岩矿石参数测定,本区岩矿石电性特征参数见表1。
电性参数极化率 η 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岗片麻岩(含Pb矿)、方解石石英脉(含Pb矿)、混合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花岗伟晶岩、二长花岗岩。含矿岩石标本平均极化率7.96%,围岩标本2.11%,2 者之比为3.77。由此可见,矿化岩石极化率与围岩极化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极化效应差异(3~5倍),具备开展激发极化法探测的地球物理前提。
三、 野外工作方案
野外生产中所采用的接收系统及供电系统的设备都是由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S-3系列多道数字直流激电仪接收,WDFZ-10T大功率智能发射机供电,该仪器能直接测量并存储自电、一次场电位、4个不同时段视极化率,还能测量并存储二次场衰减曲线,为后期数据分析处理提供最大灵活性。工作区采用中间梯度测量方法,共布置6条测线,测线垂直地层走向。其中供电电极A、B 距离为1400m,测量电极M、N 距离为20m,每条测线设计为1500m,但限于地形陡峭等原因,个别测线长度未达到相应米数。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
四、 探测效果
观察测线资料成果如图1所示,一般铅矿化带的异常为高视极化率和中低视电阻率。对工作区激电异常的解释如下:
异常区东南部与铅元素化探异常区位置相吻合。异常区分布于太华群三关庙组第六亚组(Arth1s6),主要岩性为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异常为一近北西展布的不规则宽带状视极化率异常。异常点分布于工作区32、40、44、52线。32线有4个异常点,视极化率(ηs)异常值在4.8%-7.2%之间;视电阻率(ρs)值在220-400Ω.m之间,ZK3201(见矿)位于32剖面上视极化率高异常区以内。40线有10个异常点,视极化率(ηs)异常值在4.8%-14.1%之间;视电阻率(ρs)值在340-400Ω.m之间。44线有4个异常点,视极化率(ηs)异常值在4.8%-5.3%之间;视电阻率(ρs)值在220-500Ω.m。52线有5个异常点,视极化率(ηs)异常值在5.4%-9.2%之间;视电阻率(ρs)值在360-420Ω.m之间。图2图3分别为华阳川矿区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和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铅矿化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分析测区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和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可以看到主要有3个异常点,成三角形分布。表现为视极化率较高,视电阻率为中低阻。
五、 结束语
通过开展铅多金属矿勘查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说明,投入激发极化法快速查明工作区的铅矿化体空间展布及矿产规模,初步圈定成矿有利区,为一种经济、快速的物探方法。建议在勘查区3个异常点(带)处选择激电反映较好的地方,开展槽探或钻探工作,进一步对异常带岩层定性和确定矿化体埋深。为下一步资源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全面的基礎资料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程志平.电法勘探教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 李太新.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子颖,惠小朝.陕西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铀赋存状态研究[J].矿物学报,2014
[4] 夏文婷.激发极化法在南靖北坑铅锌矿区勘探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0
[5] 张胜业,潘玉玲.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