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绍清
一、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定义及现状
(一)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定义
笔者此次所讨论的校园暴力指的是:在未成年人集中的中小学学校内及学校外学生相关活动区域发生的,学生之间以及因学生之间矛盾而引起的校外人员针对学生实行的暴力行为,以故意伤害他人为意图,特别是侵害生命、身体及精神的行为。
(二)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1.校园暴力行为频发且恶劣程度愈发严重。《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近年来校园暴力发生的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频次密集。最高法对2013—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梳理发现,故意伤害罪占了57%,故意杀人罪占6%,性侵占12%,持凶器罪案、造成人身伤亡后果比例较高。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恶劣程度愈发严重,其中有大量的暴力事件呈现出报复性、团伙性和残忍性等特征。
2.针对校园暴力行为尚无完善的防治对策。校园暴力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当前防范校园暴力行为的措施以及对校园暴力甚至暴力犯罪发生后的惩罚机制也是广为诟病。今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对校园暴力开展专项治理,意味着对校园暴力的治理已经提到了国家层面。然而,停留在关注和重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校园暴力行为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的教养方式。有人曾把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溺爱型的家庭对孩子的保护欲较强,无底线宽容的态度使孩子变得独立性差且易自私狭隘。马卡连柯曾说过:“父母像牛马一样娇惯出来的子女,不是家庭的叛徒就是社会的暴君”。专制型的家庭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家庭对孩子期望过高,且模式粗暴,耳濡目染会让孩子染上暴力习性,遇到问题时会倾向于选择暴力途径来解决。放任型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较低,对孩子的管教和关心都较少,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民主型的家庭对孩子不纵容不溺爱,充分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容易塑造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2.家庭结构缺陷和不和睦的家庭环境。有资料显示,在破碎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犯罪几率相比其他孩子较高。有缺陷的家庭缺乏亲和力,身处其中的孩子难以感受到完整的来自家庭的关爱。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变得冷漠、孤僻,长久以往易形成极端人格。
(二)学校因素:功利的教育模式
在我国,考试成绩一直是对学生及老师的一个主要评判标准,在老师的绩效和学校的声誉面前,法制教育、德育教育、生命教育等流于形式,好学生等同于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少老师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生区别对待,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差生”易对“好生”产生嫉妒甚至敌视心理,不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是非观的形成,学生的法律意识严重缺失。
(三)社会因素:暴力文化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一些报刊杂志、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中经常出现一些暴力或黄色内容,暴力文化提供了犯罪手段,暴力场面极易吸引学生进行模仿,诱发暴力行为的发生。新闻报道里对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详细报道某种程度上是对犯罪行为的普及,给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中小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四)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生理上身体迅速发育、心理上自主意识增强,渴望独立。青少年的好奇、攀比心理,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等性格特征使得他们面对诱惑缺乏抵制力,面对问题时理智无法控制情绪,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整个系统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缺失,导致其法制意识淡薄,都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
三、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防治对策
1.优化家庭教育,建立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家庭防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杜绝家庭暴力行为。
和谐的家庭氛围加上正确的交流方式可以使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事半功倍,家长应多以朋友的身份开诚布公的与孩子沟通,有利于孩子向家长袒露心扉,使家长知晓孩子的内心想法,当发现孩子心理上的一些不良征兆时,应和孩子一起面对,让其在心理上有所寄托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正确引导。
2.改善校园安全管理,构建校园安全责任机制,转变智育为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开展多种教育。
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其了解、尊重生命。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威严,可以采取集体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知法懂法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3.强化社会职能,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制定校园安全专项立法。
政府需尽快启动《校园安全法》等专项法律的起草和调研工作,另外,需要注意法律细则的可操作性。针对未成年人集中的中小学校园,制定一部《校园安全指南》,详细陈述校园暴力的应对步骤,便于中小学生掌握和学习。
由于程序原因,要从立法层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对现有的法律进行适当的条款修订,也不失为现实和便捷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0.
[2]蒋一之.培养积极公民的另一种努力——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331-335.
[3]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修正):第十七条第二款[S].2015-08-29.
(作者单位:中共南昌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