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语文教学中德育渗秀的几个问题

2016-05-30 10:48王功望胡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曾皙境界孔子

王功望 胡鹏

一、德育的范畴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者,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做事,自我意识尚未苏醒,借庄子的语词可称之为“真人”;功利境界者,自我意识觉醒,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有利于自己的事,可称之为“能人”;道德境界者,视自己为社会的一份子,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能为他人或社会做任何事,可称之为“贤人”;天地境界者,以天下为己任,有强烈的道义感和使命感,能超越现实利害,超越种群,追求天下大道,能为“道”做任何事,可称之为“圣人”,孟子亦谓之“天民”。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孩子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做贤人和圣人。传统中国一向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构架从自我出发,逐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天下的联系体中获得同一性。所谓的家国天下,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联系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家国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它们互为同构关系,分则各成系统,合则共为一体,这样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古代士大夫奉为圭臬的人生信条。天地境界由个体层面上升到社会或国家治理层面,即崇尚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正是士人的天下情怀和家国天下的文化心理结构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历经百年图存、十年浩劫和三十多年商潮冲刷之后,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因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价值体系走向崩塌,“自我”摆脱了家国天下的共同体框架,无所依傍,国家对于民众来说只是实现个人权利或求取福利的工具,民众迷失于物质的追逐,官场呈现塌方式腐败,知识分子泯于众人,对终极关怀不再叩问追寻,富强和文明之间发生了不可缝合的裂痕,时代呼唤能够引领人们穿越迷茫进而安身立命的新的价值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抓手,与曾经式微的文化传统成功对接。24字的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对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与传统文化的尚仁取义、心慕圣贤对应。

这样看来,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品质都在德育的范畴之中,比如,整洁、卫生、节俭、勤劳、惜时等(个体形象类)属“真人”的范畴,在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习得”而成;比如严谨、专注、毅力、善思等(心理智商类)属“能人”的范畴,是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在工具性质上的培养目标,通过“学得”获取;而诸如乐观、自信、热忱、守纪、讲究秩序、爱惜名誉(讲节操)、有牺牲精神(奉献)等(个体风度类),是进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后贤人和圣人自然呈现的面貌,只有还原到个体的行为动机层面才能作为德育的内容。由此可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上礼貌、谦虚、宽容、团结、合作、创新(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手段、品质和成果)、尊老爱幼、同情弱者、悲悯情怀、团队意识、爱护公物、遵守公德、天下意识、敬畏意识、正义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对终极关怀的皈依感,等等,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德育的范畴。

二、德育渗透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建构了家国天下的新秩序,德育渗透的目标就是让个人在家国天下的新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努力实现自我、社群、国家之间的同一性。通俗的讲,我们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与当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既有个人自由选择的意志、又能接受家国天下新秩序规约的一代新人,他们注重自我设计和发展,关注社会底层,关心国家大事,能将自我的发展与社群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教师法》对此有明确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渗透目标的另一种表达。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

1.润物无声式

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感染。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孔子问志,子路率尔而对:“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孔子的反应是微微一笑。冉有则表示,“方六七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表示愿学宗庙之事,为小相。对冉有、公西华的话,孔子不置一词。最后,曾皙才表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声长叹,表明了他对曾皙的点赞啊。孔子批评子路其言不让;批评冉有、公西华礼乐治国,应该当仁不让。“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本是孔子的政治纲领,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所言之志都在阐释老师的治国之道,但子路的话毫不谦让,不合礼的规范,所以“哂”他;冉有、公西华太过谦逊,缺少强烈的政治抱负,孔子不欣赏。孔子在教学中,一颦一笑,甚至一言不发,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受到启发。这是润物无声式的最高境界。

2.激情感染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只有激情才能点燃激情,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深入人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回忆了梁启超讲授古诗《箜篌引》的情景。《箜篌引》全诗四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以死,无奈公何!”你不该涉水渡河,你却涉水渡河!你渡河不成淹死在河里,我真拿你没有办法啊!梁启超讲授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掩面,顿足,狂笑,叹息,作者梁实秋先生写到,“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明知大清王朝气数已尽,仍然不遗余力,“挽狂澜于既倒”,他在讲授这首诗时,融入了自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坚韧精神,以满腔的激情诠释了自己心忧天下的壮怀,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

3.释疑植入式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所选文章都非常典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通常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点,需要教师点拨释疑。比如前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提到的“吾与点也”,曾皙“不求为政”,恬淡退隐,为什么能得到孔子的赞赏呢?这似乎与孔子积极入世的主张不合,这是学生的疑难点,教师需要释疑。曾皙没有直接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风清俗美,民安人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现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孔子不但盛赞,而且喟然感慨。盛赞,是由于曾皙所描述的太平盛世的情景正反映了孔子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喟然感慨,是因为孔子曾受困于陈、蔡,产生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念头,但他在处境困窘时仍能坚持自己的德操。曾皙的志趣,正与孔子相合。在归纳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中父亲的性格时,学生对“随和”一词产生了兴趣。原文这样写到,“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笔者这样释疑,“随和”指性情温和,不固执己见,容易相处,它是我们民族特别推崇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态度。你看习近平和普京的外交风格,一个随和,一个冷峻,习近平受到普遍赞赏,在国际舞台上更受欢迎。然后联系学校悬挂的横幅“讲规范,重细节,知行合一,誓将云帆济沧海;知礼仪,爱学习,德才并重,必抱随和映日月”的例子,从训诂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随,指随侯珠;和,指和氏璧。随和,是有名的春秋双宝。有随侯珠、和氏璧之内美,方有随和个性之外现。随和的人,有气度胸襟,值得信赖,我们应培养随和的个性。释疑,是以提问解答的方式,帮学生理解抽象的德育概念,认同它,消除学生的排异反应;植入,是采取灌输的方式,让抽象的德育概念在学生心灵上生根发芽。

4.推己及人式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概括起来讲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在语文教学中,推己及人式即教会学生以自己的心思去揣度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由此产生共鸣。当老师以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祥林嫂(《祝福》),把自己当成窦娥(《窦娥冤》),把自己当成巴金老人(《小狗包弟》),学生才能够真切的感受他们的痛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从而唤醒自己内心的良知,意识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语),觉得这痛苦也有自己的一份,自己有责任承担一切苦难。当学生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常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就能够理解杜甫的意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新一届政府在联合国宣布免除最不发达国家债务的举动(《拿来主义》所谈“送去”的自然联想),他们就超越了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他们就可以称作贤人或圣人。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深情诵读式(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讨论争鸣式(沈从文《边城》),课本剧排演式(曹禺《雷雨》),撰写心得式(《辛弃疾词两首》),等等。笔者认为,第一,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宝藏,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任何知识点,都富含德育渗透的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教师力求每节课都要体现这些目标,并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的任务是设法找准德育渗透点。如汉字,有心为“爱”(繁体字“友”上有“心”),相见为“亲”(繁体字“亲”右有“见”),从造字法入手进行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如语法,好像无法渗透德育,其实不然。试举一例。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但“她的打扮好港啊!”一句中,“港”即香港,名词,前面却受了副词“好”(很的意思)的修饰。那么,这里的名词就带有形容词的特征,成了形容词,时髦的意思。可以从语法的结构槽现象入手进行渗透:处在什么位置,就要履行什么样的责任。第二,德育渗透必须附丽在知识的学习上,不能变成脱离具体知识点的空洞的说教。“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苏霍姆林斯基语)第三,要从学生认知角度全面理解渗透的含义。对于任何德育内容,首先是作为概念被学生感知,然后理解,然后认同,然后内化,然后践行,最后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润物无声式”不能概括全部的德育渗透方式。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家国天下新秩序的建构,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确立了新的坐标,目标是立人,帮助学生在家国天下新秩序中找到位置;途径是“唤醒”,唤醒沉睡的良知(善);关键是“内化”,将抽象的道德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始终把“为他人”“为社群”“为国家”考虑作为自身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三为”成为学生心中的信条。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呈现全新的局面,对学生的成长真正有所助益。

王功望,胡鹏,教师,现居湖北当阳。

猜你喜欢
曾皙境界孔子
解读《论语》
以本为本缘本溯因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品“境界”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慎独的境界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