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铺锦绣

2016-05-30 00:13张正义

摘 要:中国刺绣艺术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多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刺绣针法也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文章选取20余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类文物,以刺绣针法和绣法为纲,对其进行综合性介绍与欣赏。

关键词:中国刺绣艺术;沈阳故宫藏品;清宫绣品;刺绣针法

中图分类号:TS9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6)03-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类文物包括成衣、冠帽、靴袜、佩饰、锦缎、绦带、被面、陈设艺术品等种类,共2 000余件,是宫廷生活和历史的见证,也是刺绣、织锦、缂丝等工艺的体现,对研究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宫廷生活、艺术审美、织造工艺及技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清宫廷绣品涵盖苏绣、顾绣、粤绣、湘绣等绣种,绣法及针法多样,有锁绣、平针绣、戳纱绣、平金绣、贴绣、缉珠绣、钉线绣、缉线绣、打籽绣、双面绣、三蓝绣、水墨绣等。本文选取20余件清宫绣品,以刺绣针法和绣法为纲,对其作综合性介绍与欣赏。

1 锁绣

锁绣也称“穿花”、“套花”、“锁花”、“扣花”、“拉花”、“链环针”、“ 辫子股针”等,绣线连续穿套,环环扣锁连成线面,因形似锁链或辫子形,故名。锁绣是中国最古老、最常用的刺绣针法之一,自商代至唐代中期,锁绣一直占主导地位。出土的西周至北朝绣品基本都采用锁绣,殷墟妇好墓的绣痕、马王堆一号汉墓和新疆出土的东汉绣品,均使用了锁绣针法。

锁绣针法组织以并列的等长线条,针针扣套而成。即,以两根针各穿一根绣线,先将第一根绣线由背面刺出绸面,第二根绣线紧靠第一根线脚刺出,用第一根线沿第二针逆时针方向盘绕一圈,拉起第二根线向后钉一针,将所绕的线圈固定,第二根绣线再向前刺出,仍用第一根线逆时针盘绕,并用第二根线钉固,由此连成以线圈组成的线条,如此循环,绣出花纹。锁绣多用捻丝线或捻金银线,柔和细密,由于绣线布满缝隙,绣面牢固,不易磨损,且绣纹突出,具立体感,多用来绣制实用小品。清代,锁绣针法已退居次要地位。

图1为红缎锁绣葫芦万代活计。其中眼镜套长14.5厘米,宽6.5厘米;褡裢长28厘米,宽8.5厘米;荷包长宽均为8.5厘米;扇套长30厘米,宽5.5厘米。为国家三级文物。

—————————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张正义,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清代历史及文物。

在满族服饰中,织绣活计最初仅是盛装肉干、奶酪等小干粮袋,或是火镰套、扳指套、烟荷包等生活用品,简单而实用。入关后,实用功能逐渐退化,演变为华丽的装饰物,男女均可使用,按所盛物品不同各有名称,也被皇室及贵族用以炫耀身份。

2 平金绣

又称钉金绣,是以捻金线和捻银线单根或双根盘围成图案花样,以色丝线钉固于绣地上,有盘金绣、平金绣、定金箔等,缂丝中也有金线底纹缂织法,使绣面更显豪华。此绣法出现于晚唐,辽金时期平金绣广泛应用;宋代织物大量使用印金、泥金、描金、撒金等作法;元代加金工艺繁盛;明清时期京绣、苏绣常用平金绣,多用于帝后服饰的龙纹及吉祥文字等的绣制。

平金绣针法简单,但又有一些变化,可分为盘金绣、钉金线绣、蹙金彩绣与彩绣压金4种。盘金绣是指全部采用捻金线以钉线绣方法盘成块状纹样的绣法,又称蹙金绣,唐代流行。钉金线绣是指采用捻金线或银线用钉线绣法绣成线条状纹样的绣法,用金较少,效果也不错。蹙金彩绣是指间用蹙金绣和彩绣完成不同纹样区域的绣法,蹙金绣是先铺绣一层地纹,在金线下使用垫衬,再在其上使用平金绣,突出表现花纹的质感及浮雕感,例如用以绣制龙身凹凸的鳞甲。彩绣压金是先彩绣出图案基本形状,完成后再用捻金线以钉线绣法勾出轮廓,辽金时流行。

图2为黄缎彩绣云蝠寿平金龙夹袍。袍长145厘米,袖长97厘米,腰宽67厘米,下摆宽126厘米。为清高宗弘历用吉服袍。圆领,大襟右衽,四开裾,马蹄袖。袍身在黄缎地上彩绣云蝠纹、寿字,平金龙九条及十二章纹饰,下摆绣海水江崖、立水。衬月白花绫里子。领、袖、襟纹饰相同,石青织金缎边。有4枚圆铜扣。国家二级文物。

图3为红缎平金镶双喜字门帘。长298厘米,宽146厘米。红缎地,衬粉布里,绿缎双飘带。飘带上平金绣“同谐到老,白鬓齐眉”8个字;门帘上部平金银蝙蝠、寿字、花篮,两侧双凤、牡丹;帘正中缝缀双喜字,四周蝠、寿、双喜字,暗八仙纹;外侧平金及彩绣八仙人物,下中部平金麒麟、云蝠纹,菊花、莲花、鸳鸯等纹样,局部兼用彩绣。为帝后大婚时所用。国家二级文物。

图4为红呢平金彩绣百子双喜炕围。长430厘米,宽132厘米。红呢地上平金及彩绣百子图案,亭台楼阁,坡石树木,百子嬉戏、扮戏、推车,喜气吉祥。四边平金绣双喜字,蝙蝠、桃、缠枝葫芦等纹饰。北京故宫调拨,附清代原签,上书“中粹宫后殿东进间前床”。 国家二级文物。

图4 清 红呢平金彩绣百子双喜炕围

图5为红缎平金双喜活计。其中荷包2个,长8.8厘米,宽7.2厘米;扇套1个,长30.2厘米,宽5厘米;眼镜盒1个,长14.5厘米,宽6.5厘米;钱荷包1个,长7厘米,宽5.2厘米;针盒1个,长12厘米,宽7.5厘米;表套长8.5厘米,宽8.2厘米。为清宫衣库针线房所做的成套活计,面料为红色素缎,工艺为平金银绣,主体图案为双喜字,寓意幸福美满。为清帝大婚时预备的服装配饰。清宫成套活计所用的面料、设色、款式、形状、图案 、饰珠、穗艺、织绣工艺等均一致。晚清时活计造型玲珑,工艺精致,设色相对鲜丽明快,色彩丰富饱满。国家三级文物。

图5 清 红缎平金双喜活计

3 戳纱绣

也称“纳纱”、“开地锦”“纳绣”、“穿纱”、“纱绣”等,苏绣针法之一,以方孔素纱或一绞一纱的直经素纱作底料,用各色丝线或散绒丝按纱孔有规律地行针刺绣,垂直或斜向戳出花纹。秦汉时已有。绣时绣线要退松,纱眼要清楚,不能堵塞纱眼。既可见戳出的花纹,又可见未戳的纱地,称为戳纱;满绣不露纱地的称为纳锦或开地锦。戳纱绣针路规整匀齐,织纹感和图案性强,装饰效果强烈,应用广泛。戳纱绣多用于苏绣,后被京绣采用。戳纱绣颇为耗时,清代北京竹枝诗《草株一串》中“试看多少蓬门女,费尽工夫是戳纱”,所指即此。我国最早的戳纱绣品出土于咸阳秦六国宫殿遗址。

戳纱绣针法有短串、长串2种。短串是每针绣线只压住1个纱眼,也称“打点”。长串是根据纹样和色彩有规律地拉长针脚,使绣线与底料经线平行,显出几何纹的水路。龙袍的龙纹、十二章纹、五彩云纹、寿字纹及江水海崖纹都可以戳纱绣完成。

图6为嫩绿直经纱纳纱花蝶单袍。长134.3厘米,中腰宽51.2厘米,下摆宽85.4厘米,袖长94.1厘米,袖口宽11厘米。无领、大襟右衽,袖长及肘。嫩绿色直径纱地上纳纱绣菊、梅、蝶等图案,领、袖、襟镶边2道,藕荷色荷花纹绦边,黑纱边纳花卉、蝴蝶图案,缀圆铜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图7石青纳纱云蝠锦鸡文官补子。长26厘米,宽24.8厘米。纳纱绣祥云,红蝠5只环绕锦鸡,补边绣回文。清代二品文官所用补子。国家三级文物。

按大清会典规定,文官用“飞禽”图案,武官用“走兽”图案,缀于补服前后。文官一品至九品,其补子的图案分别为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练雀;武官一品至九品,其补子的图案分别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七品、八品皆为犀)、海马。

图8蓝地纳纱云蝠纹扇套。长28.3厘米,上宽5.6厘米,底宽2.7厘米。扇套上纳绣蓝云、红蝠,扇套缀上附五彩瓷珠2粒,铜质五铢钱搭攀。“蝠”与“福”谐音,“钱”与“前”谐音,古钱中央之孔又称“眼”,故扇套纹饰与古钱形搭攀寓意“福在眼前”。国家三级文物。

4 堆绫绣

堆绫、钉绫、贴绫、堆纱、包纱、贴绢绣等都属于堆绫绣范畴。堆绫工艺在京、冀、豫、赣、苏、浙、闽、甘和西藏等地均有制作。用料以绫为主,也有绢、缎、纱、罗、绸、麻、布等材料。

堆绫绣是将染好色的织物按设计图纹裁剪花样,堆成各式题材的纹样,用接针逐堆钉固,针脚藏于绫片背面,其周围可再加刺绣。既可用于绣制小件荷包、香囊,也可绣制大幅唐卡、佛像等。在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中应用极广,明清时期大量唐卡都采用这类绣法,省力省料为其优点。

其中贴绢绣,简称贴绣、补花,是以纱绢等织物按花纹裁剪出花样,再以镶边针等针法沿边缘绣缀钉牢,有平贴和叠贴2种。叠贴是根据物象结构贴出高低层次,或以棉花等在花纹下衬垫,使其富有立体感。为增加表现力,可根据物体远近及明暗加色。我国最早的贴绣实物为唐代织物。

贴绫为苏绣变体绣的一种,特点是以绫代绣,平贴于绣面,所绣物象微微凸起,能表现立体感。其绣法是用素绫一块,棉花少许,白纸一张,将花样印于纸上剪下,再将纸样置于绫背,按纸样将绫剪下,剪时,要留大半分,以卷边沾浆。剪好后,将棉花铺在纸样上,使之有凸起的感觉,棉花厚薄可以按照物象高低决定。之后,将绫地包于纸样上,粘贴于纸样背面边缘,这样就做好一个果子或花瓣。再将它置于绣面,用线在边缘将其钉住。

图9皮边贴绢绣花顶帽。口径17.5厘米,高15厘米。帽檐上仰,紫貂为之,毛锋茂密,皮质柔软。帽顶贴绣牡丹及蝴蝶花样,花样下衬垫棉花,富立体感。国家三级文物。

图10红缎贴绫彩纳扇套。最长31.7厘米,最宽6.5厘米。红缎地贴绫彩绣牡丹花卉纹。明清以来,折扇在文人士大夫中盛行,扇套应运而生,多以彩色丝线绣成,与精美雅致的折扇配搭,相得益彰,在清代也是活计之一种。国家三级文物。

图11蓝缎钉绫平金银桃蝠扇套。长31.5厘米,宽5.5厘米。蓝缎地上钉平金银桃实、桃花、蝠纹,寓意“福寿”。缀黄丝绒穗。国家三级文物。

图12红缎钉绫打籽纹云花皮边女冬便帽。高16厘米,口径17厘米。红缎地上钉蓝色云头为饰,云头内贴花、蝶相间,帽顶贴竹、梅、菊。系黄缎绣蓝寿字、绶带纹飘带。国家三级文物。

5 钉线绣

又称“钉小线”,是以纤细的丝线,将金、银、马鬃等粗线盘成的线条及块面图案钉固于绣面之上。钉线绣自唐宋后开始流行,多用于图案勾边和须蔓类线状纹样。金元时期有将绢捻成线状而平钉者。清代帝后龙袍上的金龙及袖端、下摆等处的水脚,多用钉线绣。

钉线绣是将绣线按画稿上的花纹回旋排满成形,同时以另一枚针用同色丝线将其钉牢,钉针距离约3~5毫米,上下2排钉线要均匀错开。要求钉线点分布均匀,间距相等,针脚整齐。常用退晕法配色,以白、黑、金色钉包边,利用钉线的不同色彩,使画面色调产生变化。钉线绣以几何图案为多,制作手续繁杂,角度和颜色容易错乱,钉线时须处处小心。北方民间还有一种拉锁子绣,也是一种钉线绣法。即将丝线弯曲排列,再施钉针,沈寿《雪宦绣谱》中称为绕针。

图13浅绿缎钉线绣荷梅纹表套。长18厘米,最宽11厘米。浅绿色缎地上钉绣纹样,一面绣荷花,一面绣梅花。下缘绣如意云头纹。用于系挂怀表。国家三级文物。

图14黄缎钉线绣折枝牡丹纹扇套。长29.5厘米,上宽2.3厘米,下宽5.8厘米。平金花边,黄缎地钉线绣折枝牡丹2枝,两面相同,上附金线结二。国家三级文物。

6 缉线绣

为清代京绣的常见绣法,与钉线绣基本相同,但绣线特殊,常用的是双股强捻合的衣线,是以马鬃或细铜丝、多股丝作线芯,以彩色绒丝紧密绕裹而成的铁梗线(又称包梗线或鬃线),还有以一根较细的丝线为芯,外用粗双股强捻合线盘缠,均匀间隔地露出芯线,使线表呈串珠状的龙抱柱线等。

缉线绣是以上述特殊的线为绣线,按画稿排满成纹样的轮廓线,再以同色丝线短针钉牢。短针距离3~5毫米,上下2排,钉线要均匀错开呈十字状。与钉线绣一样,缉线绣多用退晕方法配色,以白色、黑色或金色做勾边线,绣纹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

图15红缎缉线花元宝底鞋。高8.5厘米,长23厘米。鞋面红缎地缉线绣串枝花卉纹。清代宫廷后妃穿用,依木底形状可分为元宝底鞋、高底鞋和花盆底鞋。国家三级文物。

图16紫缎缉线女袷鞋。高6厘米,长22厘米。鞋面紫缎地缉线绣花卉纹,鞋口饰织金寿字纹边,白布千层底。国家三级文物。

7 打籽绣

为缠绕针的一种,为汉唐以来传统刺绣针法之一,也是苏绣传统针法之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衣物及北京丰台大葆台汉墓出土的绢绣残片已用此绣法。打籽针法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坚固耐用,被认为是锁绣针法的发展,适合绣制装饰性较强的图案。

打籽绣以刺出绣面的线紧贴绣面绕一周,在距原起针处二根纱处下针,钉住线圈将线拉紧,绷面即打成一粒子,依此一粒粒排列成花纹。绣制顺序一般是由外及内,沿边进行。抽线用力均匀,打出的粒子方能匀称。打籽有满地、露地打籽之分,以绣线粗细又有粗、细打籽之别。粗打籽形状像一粒粒小珠,突出于绣面;细打籽常用退晕色,并以白色龙抱柱线或捻金线勾边,多用以表现花纹的质感。随着针法的进步,打籽绣法一般只用于表现花蕊、石榴籽、鸡冠等局部纹样。

图17红缎打籽彩绣什锦香囊。长约4厘米,红缎地打籽彩绣石榴,金黄色流苏,上下有绿药珠各一。清代荷包、香袋、香囊用途大体相似,但香囊和香袋为单一盛放香料之用,比荷包更小一些。香囊的历史久远,《礼记·内则》注:“容臭,香物也,助其形容之饰,以缨系之”,即为香囊之前身。香囊是将香料缝合于囊中,不分盖和底,香袋则有底有盖,此为香囊与香袋的区别。国家三级文物。

8 双面绣

也称“两面光”,是在宋绣两面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迄今所见最早的双面绣绣品是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经袱残片,其上双面绣飞鸾及团花图案。可见北宋时期双面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双面绣是刺绣的一种变体,四大名绣及其它地方绣多有使用。两面可同时观赏,多用于绣制屏风、团扇等观赏性绣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现代的双面异色绣和双面三异绣都是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双面绣是以套针的方法两面穿绣,绣时绣针垂直,由上刺下,在离针二、三丝处起针,将线抽至线尾时,留剩少许,下针再将线尾压住。用记线(记针)的方法代替打结,绣的同时将线头藏于已绣好的纹样之中。即,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案纹样,双面同纹同色,没有正、反之别。

图18红木柄绿缎彩绣博古纹扇。长47厘米,宽27.7厘米。扇面呈梅花形,绿缎地,双面彩绣博古炉、瓶、折枝花卉、蝴蝶纹等,护托绣佛手、桃、瓜等纹饰。饰绿锦边。扇柄红木刻花,柄两端镶染色虬角。附黄丝穗。国家三级文物。

图19黑漆柄白地彩绣花蝶纹团扇。长38厘米,宽21.4厘米。扇面为白绢地,双面彩绣荷花双蝶,柄木质髹黑漆嵌骨雕为饰。饰锦边,附丝穗。国家三级文物。

9 三蓝绣

专指刺绣用色是受青花瓷影响而产生的刺绣品种。二者在色彩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蓝绣所用蓝色绣线种类的多少取决于绣品的精致程度,精致者所用蓝色绣线种类也多。三蓝绣针法一致,色调和谐,色彩过渡柔和,淡雅清丽,清中晚期常见,颇受时人喜爱。

三蓝绣是取多种色相相同、色度不同的蓝色绣线,按需要绣成深浅变化的纹样。清代服饰所用蓝色的种类很多,织造局对于蓝色的命名有石蓝、砂蓝、翠蓝等,民间有鸦青、虾青、雪青、湖色、天蓝等,此外还有月白、鱼白等颜色,应归入浅色系蓝色。对于三蓝绣,《雪宦绣谱》说:“若普通品之用全三蓝者,由三四色至十余色,于蓝之中分深浅浓淡之差,可与和者惟黑白二色,绣之粗者,但三四色,用齐针已足。渐精则色渐多,须用齐针,单套针二法”。实际上也并不限3种蓝色,也有三绿、三红、三黄等不同名目,甚至可多达10几种颜色,形成三绿绣、三红绣等类型,其中以三蓝绣最为常见。

图20香灰色绸绣三蓝桃衣女棉袍。身长135厘米,腰宽82厘米,袖长67厘米,下摆宽114厘米。袍面为香灰色暗蝶纹绸,其上三蓝绣桃花,设色素洁淡雅,绣工精巧细腻。领、袖镶边3道,分别为正卍字织金缎,蓝缎地花绦,粉缎梅花绦。袍内衬兰绸里。领口缀铜鎏金錾花扣1枚,余为机制币式扁圆铜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图21蓝色缂丝三蓝云龙单袍。身长133厘米,腰宽71厘米,袖长110厘米,下摆116厘米。清代皇帝在忌辰或大祭时穿用。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身缂织龙纹9条及十二章纹饰。以三蓝晕色法缂织云蝠、桃、金寿字等纹饰。蓝素绸接袖,蓝江绸暗团龙纹箭袖。领、袖镶石青色缂蓝色行龙云蝠纹边。下摆绣八宝立水,水头饰八宝、摩羯鱼等纹饰。石青缎缘边。有鎏金錾花铜扣5枚。国家二级文物。

图22金线地三蓝云蝠绦。宽5.3厘米,金线地上绣三蓝蝙蝠纹、云纹。绦边是装饰衣物用的一种丝织窄带。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可见战国时期服饰上已有绦边。如湖北江陵楚墓群中出土有绢和绦带,长沙广济桥五号墓出土的丝织品中有绦带。汉代广泛使用绦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绦带就有3种不同的使用类型。绦边的使用一直沿用到清朝,清晚期的便服、氅衣、褂襕、坎肩、马褂、便袍等,都大量使用绦带,有的衣服要镶2~3道边。北京故宫及沈阳故宫保存了大量清宫遗留的绦边,质地多样,绣工精美。国家三级文物。

10 水墨绣

为道光年间出现的一种刺绣手法,表现出传统绘画的水墨韵味以迎合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文、雅、逸、幽等审美倾向。水墨绣多以历代名家画作为绣稿。除水墨画绣作外,也用于刺绣服饰。

水墨绣绣制时以丝线的粗细和不同色阶的线色表现“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5个层次,以及黑白、浓淡、干湿的“六彩”效果。针法则按对象丝理和阴阳向背用针,疏密有致,疏而不散、密而不乱,充分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笔墨精神及韵味。

图23米黄绸绣水墨菊花镶边袷坎肩。身长66.5厘米,胸宽35厘米,下摆宽44厘米。女款坎肩。圆领,无袖,对襟。左右及后开裾。米黄色绸地上水墨绣菊花纹。镶边由外至内依次为蓝地斜卍字织金缎,雪青、黑、白色窄缘边,蓝地织金金玉满堂纹绦,左右下摆各作细褶20余道。此坎肩镶边繁琐,主体面料上水墨绣菊花的枝叶尚茂,菊花仅存数丝,绦边的数量与面积几可覆盖主体纹样,表现了晚清女装缘饰追求繁复,已到了夸张的程度。坎肩内衬蓝绸里。领口盘饰假翻领,缀錾花圆铜扣1枚,余为机制扁圆铜扣4枚。国家三级文物。

图24黄直径纱水墨竹枝单袍。身长138厘米,袖长64厘米,腰宽76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圆领,大襟右衽,袖长及肘。袍身为黄色直径纱地上纳绣水墨竹枝纹,竹枝错落分布,繁而不乱。纱孔规矩细密,通透挺括,穿着凉爽舒适。领、袖、襟镶边3道,由外至内分别为蓝正卍字织金缎,黑直径纱地白竹,蓝地水墨牡丹纹衣绦。月白色湖绸衬袖也镶边3道,由外至内分别为蓝正卍字织金缎,藕荷色织金花绦,蓝地织金云龙绦。领口缀铜鎏金錾花圆扣1枚,余为白玉镂空扁圆扣5枚。此衣系由内务府造办处衣作绣制而成,是晚清做工精细考究的纳绣服装。国家二级文物。

11 缉珠绣

又称串珠绣,是在古代制作珠衣、珠簾、珠履等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绣种,也是苏绣变体绣的一种。将珍珠、宝石、珊瑚珠、琉璃珠之类钻孔,用丝线串联钉牢后,代替丝线,按所需纹样在天鹅绒、缎子等底绸上钉成花纹,再以龙抱柱线勾勒纹样轮廓。一般是与丝线绣相结合,例如,叶子为刺绣,花朵为钉珠。缉珠绣绣品外观豪华富丽,珠光闪耀。2006年苏富比拍卖会的一件乾隆黄缎龙袍上的8条龙就由10万余颗黑龙江细粒珍珠以缉珠绣法制作而成,用料奢华,造价高昂,耗工费时。

缉珠绣做法有2种:一是全部钉满,用线将珠子串成一串,沿花样的轮廓,由外至内,隔一粒钉一针;一是在绣好的花瓣的花蕊等部分钉几粒,可穿一粒钉一粒。

图25玫瑰红缎珠绣花蝶帽飘带。长81厘米,宽7.7厘米。玫瑰红色缎地上以金银线、绿线、珍珠、珊瑚珠合绣,绣寿石、水仙、山茶、蝶纹,各色花卉的花瓣及蝴蝶均为小粒珍珠和珊瑚珠串绣而成。国家三级文物。

图26绿缎串珠钉蝶皂鞋。长25厘米,高9.5厘米,底高5厘米,鞋高3.7厘米。鞋帮及鞋脸上以小粒珍珠串珠梅蝶花纹,前脸及提拔上钉大蝶,浅帮,厚底。国家三级文物。

中国刺绣艺术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刺绣针法也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上介绍的这些刺绣的基本针法与绣法都各具特点,这些针法的灵活运用,制作出各种色彩绚丽、制作精巧的清宫刺绣作品。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发展,更具多元化。历史悠久的传统刺绣艺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喜爱,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尤其在服饰品及居室装饰品的设计中,更是随处可见其身影。在服饰品设计中,从服装到鞋、包等饰品的设计,刺绣正以其传统艺术的魅力得以重视。此外,这些针法在纺织品面料的改造设计中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汛 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2]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3]陈绢绢.活色生香 故宫藏清代刺绣小品[J].紫禁城,2004(9).

[4]殷安妮.故宫藏清代宫廷织绣活计[J].文物,2007(9).

[5]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6]金韺兰,高汉玉,周启澄.中国刺绣针法起源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