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卉芳 周铁锤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藏各族人民之间由于文化的交流促使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服饰文化也不例外。藏族服饰除了与汉化外,它的变化还表现为:由日常服饰改变为节会服饰;服装形制由繁复变成简约;各地区服饰逐渐趋同,从个性走向共性。藏族服饰的变迁,源于西藏与内地社会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另外,“文化空间”的改变和“地位象征”的影响,也是促使藏族服饰发生变迁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西藏;藏族服饰;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41.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16)03-
20世纪初期,藏族传统社会的封闭大门被敲开,与外界的交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服饰民俗的沟通与交流逐渐增多。据史料记载,20世纪初藏军军事制度的“现代化”改革以改革藏装为先导,这种把藏装改为西装的做法遭到当时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当时噶厦政府官员卓尼钦莫旦巴塔杰曾将藏军代本们比喻为“猴子”,原因是“他们不着传统的藏袍而是西装革履,所以人们只能看到他们的腿部”,当时的政府也有相关叱令:“全体众生不得穿着外国人服装与其他奇装异服等等。”⑴那时,穿着西装和皮鞋的人不被允许进入罗布林卡,戴墨镜的被认为是怪异习俗等等。藏族人不着本民族传统服饰的现象被认为是传统价值观扭曲的表现。根据日喀则编写的材料⑵得知,直到20世纪50年代,西藏各地民众的服饰习俗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绝大多数当地民众依然穿着和佩戴传统的藏族服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西藏与内地沟通和交流的深入,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西藏社会各阶层逐渐接受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现代化进程
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藏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西藏与内地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这种经济文化交流使西藏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带,西藏传统服饰文化向现代化转型便是其中之一。藏族服饰实现“现代化转型”,基本上等同于“汉化”趋势。即随着内地与
———————————
收稿日期:2016-04-11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藏民间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阶段性成果[编号:14XZZ007]。
第一作者简介:邵卉芳,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学理论和文化遗产
西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西藏自治区藏族同胞逐渐适应了内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其穿着打扮逐渐与内地保持一致。除了汉化较为明显之外,藏族服饰的变化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由日常服饰到节会服饰
笔者在拉萨和日喀则的县乡进行藏族服饰田野调查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着藏族传统服饰的,多为老年妇女和足不出户的中年妇女。而年轻女子、学生以及几乎所有年龄段的男子,由于他们日常生活中与外界接触较多,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大,因此均不在日常生活中着传统藏族服饰,他们的衣着佩饰与内地汉人几乎完全一样,只有在重大场合才穿着传统藏族服饰。
1.1 节会礼服
如前所述,多数藏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再穿藏装,而与汉族民众一样,穿着现代服装,传统的藏式服装逐渐从日常生活中退出,转而成为重大节日期间穿着的专用礼服。在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等重大民族节日期间,到处可见穿着传统藏族服饰的藏族百姓。这样,现代服装成了藏民的常服,藏族服装成了藏民的节庆礼服。当地的公务员们,都会有一套专门定制的自己喜爱的民族服饰,以备节日期间穿着。根据对西藏民族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得知,该校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一套民族服饰,以便在藏族节日活动时穿着。除了在民族节日活动时穿着传统服饰,西藏民族大学在举办重要会议时,往往会让担当礼仪、服务的学生穿着藏族传统服饰,这种极具地域特征的藏族服饰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让与会代表们眼前一亮。从事其他工作的藏族同胞,也多会在重要会议期间穿着民族服饰,尽管有人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繁冗复杂叫苦不迭,但重大会议期间,民族服饰依然是他们的首选。
1.2 旅游服饰
这里所说的“旅游服饰”,是指在西藏自治区旅游景区等旅游场所穿着的藏族传统服饰。旅游服饰的着装主体主要是导游、演员、销售员以及参与到旅游中的其他人员(包括西藏当地人和外地人)。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旅游服饰,即那些专门为喜爱着传统民族服装拍照准备的服饰,“拍照服饰”也属于旅游服饰的范畴。最近,“最心灵”公众微信里展示的一组藏装摄影作品很走红。照片中着藏族服饰的女孩来自内地,是一位喜爱旅行和藏装的游客,她到拉萨后,请藏族摄影师为她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拍摄了很多照片,女孩子对这组照片感到满意。像这位女孩子一样喜爱民族服饰的游客数量不少,如果牢牢抓住这个群体,藏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得到促进,西藏的旅游收益也会相应提高。此外,导游服饰和旅游景区演出舞台上的演出服饰,也属于旅游服饰,这在内地的很多旅游景点较为常见。藏族旅游服饰的开发和利用,意在通过藏民族身份的认同,构建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吸引物,有利于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1.4 演出服饰
演出服饰主要指旅游景区舞台演出时演员所着的服饰。演出服饰多为传统样式或模仿传统藏装来制作。不过,演出时的服饰与传统藏装相比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例如帮典,这是藏族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典多由羊毛织成,分为宽条纹和细条纹两种,宽条纹多使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细条纹多由色调一致的颜色组成。帮典曾被认为是藏式围裙,其实帮
典在藏族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是围裙能
代替的。帮典不仅具有同汉式围裙一样的实用价值,日常劳作时可以防止藏袍被弄脏,它还具有重要的装饰作用,为藏族妇女所喜爱。但到了藏戏演出的舞台上,帮典的大小和色彩均发生了变化,在蓝面具藏戏的服饰中,男演员们也穿上了帮典,舞台上的帮典明显比日常生活中女性所着的帮典小了许多,帮典由日常的五颜六色变为纯红色。在舞台上藏式歌舞的表演中,帮典作为女演员们的佩饰,色彩远比日常生活中帮典的色彩鲜艳,即使使用强烈的对比色,也不显得突兀。(图1、图2)
2 由繁复到简约
西藏藏族传统服饰是一个宽泛且模糊的概念,其范围包括史前藏族服饰、吐蕃时期服饰、藏区分裂格局时期的服饰、元明之际的藏族服饰、清前期藏族服饰以及噶厦政府时期的服饰等,这里所说的传统服饰主要指吐蕃时期的藏族服饰。依据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及相关图像资料(壁画、绢画、唐卡等),吐蕃时期藏族主要穿着毛织物和动物皮毛做成的长袍,吐蕃贵族和富庶阶层还穿着以丝帛绢锦等材料制作的服装,丝织品多来自唐朝、西亚和中亚等地。据图像资料,吐蕃长袍的基本样式为:三角形大翻领斜襟左衽或对襟束腰长袍或圆领直襟束腰长袍,这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款式。⑴(图3)
从吐蕃到噶厦政府时期,藏装的用料和款式等均发生了变化,直到民主改革前,传统藏装呈现出如下特点:肥腰、长袖、大襟、右衽。传统款式的藏装是在适应藏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随着藏区与内地社会经济联系的加深,藏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原来那种肥腰、长袖的藏装在现代生活中时常显得不够方便。现如今日常生活中的现代藏装与传统藏装相比,在制作和装饰等方面存在由繁复到简约的变化倾向。
为了适应逐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藏装的款式和装饰逐渐发生了改变,款式变得简洁、方便,服装上的装饰品有变少的趋势。例如西藏历史上贵族妇女的服饰非常讲究,以华丽、名贵为主。日常服饰为:“内穿各色长袖大襟丝绸衬衫,外套无袖藏袍,腰系彩色帮典,头戴三角珠形冠,藏语称为巴珠”⑵ “由于历史的原因,拉萨服饰无论女装还是男装,都非常讲究色彩搭配,但不追求艳丽,装饰不喜欢堆砌,而是讲究气派,高雅大方。与传统相比,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一些繁缛的装饰简化了,巴珠这样的装饰,只有在节日的服饰展示和舞台上才能看到。人们更倾向于简洁,追求时尚。”⑴(图4、图5)再如,按照过去的习俗,拉萨男子从小就要穿耳洞,左耳上要佩戴耳环,多为金银铜铁材质的耳环,右耳上要佩戴松石,手上大都会佩戴扳指儿(多为象牙或玉石材质的)。现代青年人身上则很少能见到这些装饰品,只在老人身上或节日期间的年轻人身上见到传统佩饰的装束。又如,松巴靴是一种使用氆氇、牛皮或绒布制作的靴子,为传统藏族服饰中的必备品,但现在的藏族男女却很少有在日常生活中穿松巴靴的,取而代之的是皮鞋和运动鞋,只有老人还穿松巴靴。笔者以为,藏族服饰由繁复到简约的变迁,深受藏区以外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也正是藏族民众服饰民俗心理发生渐变的一个表征。
3 由个性到共性
西藏不同地区的服饰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区别在清代基本定型,主要可划分为卫藏服饰、安多服饰、工布服饰和阿里服饰,另外在西藏自治区以外较有特色的服饰是康区服饰。正如一首民谣中所唱道的:“我虽不是拉萨人,嗦呀,拉萨的装饰我知道,铜带系腰口琴吊,嗦呀,把珍珠冠头上罩。我虽不是贡觉人,嗦呀,贡觉的装饰我知道,项珠三串胸前抛。我虽不是德格人,嗦呀,德格的装饰我知道,头顶明珠金莲抱。我虽不是霍柯(定日)人,嗦呀,霍柯的装饰我知道,红绿带儿绕满腰。……”卫藏主要指拉萨、山南和日喀则一带,这里的传统服饰主要特征是:男子着长袖藏袍,穿时将袍子的下摆提得较高,下摆多至膝处,藏袍里穿斜襟立领右衽的衬衫。女子藏袍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袖藏袍(即裘巴普玉),一种是无袖藏袍(即裘巴普美),藏袍里多穿直裾无扣的短衫“纨裘”,纨裘的颜色各式各样,穿着者根据喜好选择。巴珠头饰、巴果头饰和巴隆头饰都是卫藏传统妇女头饰,现如今已很难见到。另外,卫藏男女藏袍均为肥腰、长袖、大襟、右衽,喜穿藏靴、戴金花帽。同样是卫藏服饰,拉萨、日喀则和山南的服饰又各具特点。例如,拉萨周边农区女装较为素净,多数女子日常着装样式为黑色氆氇制作而成的裘巴普美。腰中所系帮典的色彩较为淡雅,且多为细条纹。耳、颈、手上的装饰物也多简单大方,并无繁复突兀之感。日喀则女子喜穿黑褐色等深色系氆氇制作而成的裘巴普美,背部有方彩条披肩,腰里围有“格丹”护腰,护腰使用长方形彩条氆氇折叠而成,其显著特点是在后腰部位留出三角形的折叠图案。在护腰的正面使用银质腰扣“格第”对护腰进行固定。山南女子服饰特点非常显著,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到,多穿裘巴加珞和“背夏”长坎肩,这种服饰一般使用黑色氆氇制作,有时也使用帮典呢制作。在山南的措美县有一种服饰叫做“扎扎服饰”,地域特征浓厚,主要表现为:身穿花氆氇,脚穿“嘉钦”藏靴,妇女头戴彩色条纹屋顶帽子。(图6、图7)
从整个西藏自治区来看,不同地域现代藏装之间的区别逐渐减少,各地藏装有趋同现象发生。近年来,服饰商品化和成衣化的趋势使得具有藏式符号的服装在藏区各地域内流行,这种流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亚族群服饰标志逐渐消失,西藏各地的民族服饰正在走向标准化和统一化。如工布服饰等原本极具地域特征的服饰逐渐淡出日常使用的传统藏装序列。工布即现在的林芝市,位于拉萨与昌都之间的尼洋河流域,在解放前称“工布”。这一地区山高林密,这里的居民自古以种植、采集、狩猎为生,形成了具有地域个性的生活习俗和服饰文化。“谷秀”是工布男女喜爱的服装,这种独特服装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气候及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工布地区潮湿多雨、林木茂密,工布人常年在高山密林中穿梭,忙于采集和狩猎,为了适应这种攀爬山野、翻越溪谷、穿梭荆棘的生活,需得穿着既防雨、防潮又可保护肢体不受伤害的“谷秀”服装。不过,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的林芝市各地也很难见到穿着工布服饰的民众,多数人的穿着都已“泛藏化”或“汉化”,失去了原本的个性特征。前藏、后藏、阿里等地的传统服饰原本差异较大,农区和牧区的服饰也有很大区别,但随着西藏交通条件的改善,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增多,服饰文化在这种交流中出现了趋同化现象,西藏各地服饰的个性逐渐淡化,拉萨以外藏区的服饰有与拉萨地区服饰趋同的倾向,这就使得西藏各地服饰朝向共同性特征发展。(图8、图9)
4 余论
在拉萨八廓街附近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藏装商店,里边挂满了色彩斑斓的传统藏装,这些商店
多可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一套普通女装的价格在200元到500元之间。这些藏装商店是为那些平日里不着藏装的工作人员、学生等群体准备的,如上文所提到的,日常着装汉化的人们,在民族节庆期间依然青睐于传统藏装。这些定制的藏装,基本保留着传统藏装肥腰、长袖、大襟、右衽等基本特点,但在裁剪和装饰的细节上已然发生了变化,例如:定制女装的腰部不再肥大,而是凸显腰身,这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习惯。再如:定制藏装的装饰物没有传统藏装那么繁缛,多追求简洁明快,这与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追求相一致。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兴盛,进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逐渐增多,藏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其中藏族服饰就是其一,藏族服饰主要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参与西藏旅游。不少游客喜爱穿着藏装拍照,甚至有人乐意购买具有藏族元素的服装供自己穿着或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零零星星地分布着销售藏族元素服饰的店铺,其中一家服装店较有特色,店主是甘孜藏族,大学毕业后便投身藏族元素服饰的开发与销售。这位毕业后创业的藏族大学生加入到藏族大学生创业团队,经常将创业心得与伙伴们分享,他还注重吸收服装设计的最新设计理念,将其与藏族服饰文化相结合,该店的服装基本上为原创,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这里的藏式服装以外套为主,款式简洁大方,面料朴素舒适,来此消费的多为当地藏族民众,外地人很少。因此,可以说现代藏族民众穿着的藏装是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与传统藏装元素的有机结合。
文化人类学认为,所有文化都会在某个历史时期因为某种历史原因发生这样那样的变迁,文化变迁包括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变迁两个方面。文化内容的变迁指的是单个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的变化,文化结构的变迁指的是文化整个或大部分文化特质的变化,这里讨论的西藏藏族服饰文化的变迁显然属于文化内容变迁的范畴之内。概括而言,上文所述藏族服饰“由日常到节会”“由繁复到简约”“由个性到共性”变迁的机制都属于文化传播机制,换言之,上述三种变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藏汉民族之间逐渐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文化传播分为有意的文化传播和无意的文化传播,藏族服饰逐渐汉化的变迁可以认为是无意的文化变迁,虽然其中无法排除有“文化霸权”的作用,但整体上来看,藏族传统服饰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的现象可以看作是一种“涵化”现象。总之,西藏藏族服饰的变迁,源于西藏与内地社会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另外,西藏藏族服饰变迁的背后还有两个因素需要单独指出:
4.1 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的改变也是藏族传统服饰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空间是指“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形式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具体而言,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或传
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事件所选定的时间”⑴。具体到西藏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空间,指的是传统藏装创造、穿着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当然这里的场所除具有空间的意义范畴,同时还还具有时间的概念特征。进一步来讲即是,传统藏族服饰原本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和平常的生活中随意穿着的服饰。而如今这种再自然不过的文化空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本适应传统藏装的平常日子和平常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便导致传统藏装的继续穿着和传承遇到了困难,不得不中断转而与外界文化空间保持一致转而改穿汉族服饰。在西藏,除了藏族传统服饰极具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同样生活在西藏的珞巴族和门巴族的服饰也非常有特点,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珞巴族服饰,其鲜明的珞巴族民俗风情是亮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中央和西藏地方财政均有相应拨款,大力扶持珞巴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珞巴族服饰跟藏族传统服饰一样,其原本的服饰文化空间发生了变化,但政府部门和旅游公司的传承工作并未间断,各种各样的服饰表演和相关旅游活动持续开展着,不过,珞巴族服饰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却收效甚微。笔者认为,珞巴族服饰文化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此种尴尬境地,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空间的变迁。藏族服饰也一样,当与传统藏族服饰相适应的文化空间发生较大变化之后,即使做再大努力也不可能使藏族民众放弃现代的汉族装扮,回过头去穿着传统藏族服饰上班和上学,因为旧有的文化空间已经变化,新的适应现代服饰文化的文化空间已经重建。
4.2 地位象征
伴随西藏自治区交通的放大和信息的便利,男性在家庭以外做事的逐渐增多,多以跑运输和参与旅游为主,相对的,女子多在家中做家务、照顾孩子,两性社会角色的区别度增大,这主要表现在服装层面上。因此导致西藏民间的一种现象:着汉装成为藏族男子在家庭以外有事做的表现,这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相反,留守在家里的老人、妇女和孩童则沿袭着传统藏族服饰的穿戴习俗,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冲击。在拉萨和日喀则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年龄段的男子都着汉族服饰,很难从男子身上找到藏族服饰的痕迹。这里以日喀则江孜县朗嘎村一户人家的着装为例进行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妻多夫家庭,女主人嫁给了三兄弟,老大是家里的长子,在外跑建筑、做生意;老二在乡里的小学教书,是一名人民教师;老三在家,专门做衣服,是裁缝。老大常年在外跑生意,多与内地汉族人打交道,穿着打扮完全汉化,西式套装与皮鞋的搭配很是得体,且懂汉语。老二在离家不远的乡里教书,因工作环境的需要,也是一身汉族装扮,与老大不同的是,老二的服装款式略显过时,这与乡村的封闭环境有关。老三在家里,平日里负责全家老少11口人的服装制作,是一名手艺精湛的裁缝,主要制作藏装,但其平时的装扮也是汉族服饰模样。三兄弟的父母健在,父亲身为村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自然着汉族服饰。父亲的兄弟也还在世,跟随这家人一起生活,由于年龄偏大且几乎足不出户,故着传统藏袍。四个孙子辈的孩子都上学,老大上大一、老二上高三、老三和老四都上小学,因为上学的缘故,也是汉式装扮。全家11口人当中只有老母亲和女主人(三兄弟共同的妻子)穿着传统藏装。因此说,在一个藏族家庭中,不同的着装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反过来说,正是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才导致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着装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陈立明.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2]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3]杨圣敏.黄河文化丛书(服饰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4]杨清凡.藏族服饰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张鹰.西藏服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6.
[6]李玉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On the Change of Tibetan Dress in Tibet
SHAO Hui-fang ZHOU Tie-chui
(Nationality Institution,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82,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due to the cultural exchanges, all aspect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among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ibet have changed, and dress culture is no exception. Besides the Han assimilation, the Tibetan dress also shows that the daily dress has changed into holiday dress, that the dress shape changes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city and that the dress in all parts of the area gradually goes from individuality to universality. The change of the Tibetan dress originates from th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Tibet and the mainland social culture. This is the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change of cultural spa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tatus symbol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Key words: Tibet; Tibetan dress; folk culture
(责任编辑 竺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