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改革的必然,也的经济发展的必然,城乡一体化不单单是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就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简单阐述如下。
【关键词】城乡一体;经济发展;质量;素质;发展;意识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百分子八十的人口来自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示范区工作人员,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才能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简单阐述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城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二、为什么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发展的内在需要。从城镇化水平来看,目前濮阳有百分之三十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七个百分点,处于全省落后位次,一个城市的发展承载能力和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不高的。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上看,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所在。二其发展的基础、平台和空间均与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关。从新兴城镇建设和发展上来看,重点在于如何才能把大的城市做强,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市就业居住,扩大城市的吸引力,为第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示范区建设,早建设晚建设都是建设,并且早建设困难和投入更小,早建设收益早。因此建设示范区是正确的选择,是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要更好的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集中精力推进,争取早日建成,发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怎么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要坚持“六基本、两形成”的发展目标,努力在今年,能实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能够基本上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规模。要严格时间节点,从今年开始,每两年为一个节点,召开一次市委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工作会议,总结上两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下两年的工作。要创新体制机制,在全面封闭管理上做文章,抓紧研究制定意见。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瑞东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成效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他指出,加快示范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濮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示范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性,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担负起历史使命,不断开创示范区开发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把握重点,全面推进示范区开发建设。
一要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基础设施,要加卫都大街东延、高阳大街、澶州大街、文明路北延等27条道路建设,同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并在今年2016年基本上成形配套设施。
二要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做活水,充分利用水库等各类水资源,做好各项配套设施的用水工作。
三要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尽快完成商务中心区各类规划编制,同步推进水、电、气、暖、讯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成为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战场。加快发展服务业,引进一批知名商贸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业、服务业新业态,努力打造核心商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先造景后开发,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切实搞好土地储备,统筹规划,有序进行综合开发,实现效益最大化;推进一批商业、住宅等项目建设,促进人口聚集、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启动旅游规划编制,依托山水、湿地、文化等资源,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山水之间,规划建设龙山、水库、马颊河湿地等沿线慢生活體系,高标准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四要加快推进村庄迁建整合。要想加快推进村庄建设整合,最好在工作中讲究方法,尽量让群众在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确保村庄的整合迁建顺利进行。明确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以产业、观赏和生态功能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和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实现城市建设与现代农业的互促共进。
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城乡一体化规划就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思想观念,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彻底的消除规范和城市服务的思想,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要充分的重视生产力布局优化,同时还要重视发展与经济协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共同发展。总之,建立协调性、互利性的新经济模式,形成合力的市场分工体系,可见城乡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对我市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的发展,同样,城乡一体的成立也必然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局面。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不可孤立存在的。
五、实现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
城乡一体化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与各种资源的流通顺畅,配置合理化,建立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城市经济来带动经济发展,利用城乡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这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共同的发展。
六.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合理规划,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样如此,必须要逐步发展才能建立起来。不同的乡村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打破城乡为界限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一个适合城乡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
2.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对于城乡产业进行统筹整合规划,对整个城乡的生产力进行布局优化,不断的推进比较有限的工业机构布局,把工业的整体实力进行提高,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进行加工,逐步把它们之间的发展融合到一块,打造新的经济局面,实现配置一体化,打造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
3统筹呈现社保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管理一體化
建立城乡统一就业管理、户籍管理、社保管理、保险管理等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农民、市民要平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等。在整体管理上农村也尽量的达到城市应该享有的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等。
总之,现阶段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建设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每位工作人员要考虑的问题,简单的经济体制现在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发展城乡一体化,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就近年来如何做好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经验,简单总结如上,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明磊 赵红 杨长江 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城市经济建设》 2014.01。
[2]白丽君 张光明 段娟 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规模研究 《南京经济学报》2015.11。
[3]王婷 仝其群 顾红军 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关系 《科学发展研究》2013.11。
作者简介:杜念娜,女,河南省濮阳市长垣县,(1977.1.10--),毕业学校:河南省濮阳师范,现在工作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