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构建“适度普惠型” 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我国全体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关系到所有家庭里的和谐,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建设人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应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尽可能保障都所有儿童的福利。
关键词:适度普惠型;儿童;儿童福利;福利体系。
一、引言
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儿童的关心是人类社会目前发展阶段的基本道德伦理准则,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可以由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决定。儿童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国家新兴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仍具有福利保障范围有限、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现有儿童福利保障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法律层面等问题。
二、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1.必要性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和国家繁荣富强。要立足长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关注儿童生存、发展状况,逐步拓展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状态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儿童福利体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今年国家也开放二胎政策,又会有更多的新生儿参加到“儿童”这一行,国家既然开放政策有了更多的儿童那对于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就更需要加强对此缺陷的弥补及制度上的完善。
从国际经验看,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儿童的需要常常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毋庸置疑,这是因为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儿童又是没有行为能力或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而必须得到特殊照顾和保护,他们是脆弱的需要得到监护的社会群体。
2.存在的困境
在我国,一方面是儿童福利保障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国家层面的统一的《儿童福利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仍缺少法律层面的保护与支持,我国对于儿童的立法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空缺,加强儿童福利法制度建设,制定《儿童保护法》是让儿童福利从根本上获得保障与法律的支持。同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的建设仍缺少资金方面的支持,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实行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必然会很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的支出,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压力,而且儿童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资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漏洞,导致资金不对口,管理不完善等弊端。另一方面,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弃孤儿童,以及在社会福利机构外的困境儿童,如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反拐被解救儿童乃至所有儿童,没有完全进入儿童福利保障覆盖范围,也没有充分享受到福利保障。最后在儿童福利保障方面水平也是处于较低的,关于儿童福利保障内容方面,主要都是围绕养育、教育、健康、开展儿童福利保障工作,以儿童的基本生存为保障重点,儿童的康复、特护教育以及成年后就业安置等方面的工作还没完全开展起来,保障内容有限,保障的周期也短。
3.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进一步拓展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
三、要转变儿童福利保障理念
理念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价值取向。积极转变儿童福利保障理念,以先进的儿童福利保障理念指导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一方面要把儿童是家庭私有财产向儿童是国家共有重要财富的理念转变。受以往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因素和人们传统血缘思想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儿童都是被当作家庭私有的,为家族传宗接代的,家庭生产力的延续。而这种理念导致了儿童福利的保障范围局限于那些福利机构中查找不到父母的儿童和丧失父母的孤儿。另一方面还要让父母是照顾儿童的主要责任转向国家是儿童福利保障责任主体的理念转变,因为与单纯的家庭对孩子的保护相比综合性的社会保护,国家在保障儿童福利权益和提供福利保障方面发挥的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层级,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合理的制度安排充分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四、结束语
总体上来说,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试点工作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儿童福利的受益对象发生了变化,儿童福利的责任主体发生了转变,儿童福利的内容更加全面化、体系化、多元化。
中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的建构是一种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只要各个部门联动协作,以政府部门的统筹管理为主导,公益慈善的力量作为补充,社会公众的福利意识提高,该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可以早日实现。而且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从法律层面缺乏《儿童福利法》给予根本性的支持,从现实层面存在城乡和区域发展水平悬殊差距等问题,所以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的建构和探索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一个长期摸索与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2]张世峰.变革中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J].社会福利,2008:(11).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94.
作者简介:
贡秋江村(1993— ),男,西藏昌都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13级财政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