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评析

2016-05-30 10:48吴恩远
文化软实力 2016年3期
关键词:评析

[提要]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从来不乏弱国变强、强国变弱的现象。苏联解体20余年,对苏联的评价却莫衷一是。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联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考证,完整展现对整个苏联体制的评析,试图回答苏联解体是否是历史必然。

[关键词] 苏联解体;苏联模式;评析

[作者简介] 吴恩远:历史学教授、博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俄国革命史委员会共同主席。

中国有句古话:“盖棺论定”,意即事物终结之后才好做出判断。苏联解体20余年,对苏联的评价却莫衷一是。观察问题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都会影响到对事物的评价。

但最基本的评定标准是社会实践。何谓实践?主要看以下两点:一是该体制是否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二是该体制能否解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实现工业化、反侵略战争等等。

苏联社会按其发展存在几个具有鲜明特征的阶段:一是苏联诞生初期(20世纪20—30年代),主要任务是清除封建残余,扫清现代化道路障碍;二是工业化和卫国战争时期(20世纪40—50年代),能否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打败法西斯入侵?三是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60—80年代),能否成功实现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化?我们将通过对每一发展阶段的考证,完整展现对整个苏联模式的评析。

一 苏联诞生初期(20世纪20—30年代)

目前学界一些人把苏联的建立视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罪”,似乎布尔什维克的“红色革命”破坏了尼古拉二世的“绿色革命”;或者说十月革命应当停留在资产阶级二月革命阶段。这就需要分析苏联建立的必然性及其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苏联建立挽救了濒于崩溃的俄国,为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成为各种矛盾集合的焦点。十月革命的爆发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1.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20世纪初的俄国,一方面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程度发展,工业总产值已占欧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但另一方面,俄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大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914年,俄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41美元,远远低于美国(377美元)、英国(244美元)、德国(184美元)、法国(153美元),甚至低于奥匈帝国的57美元。

俄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城市居民仅占总人口的13.4%,而同一时期欧洲的威尔士城市人口占比则为78%、挪威77%、德国56.1%、法国41.2%……甚至连匈牙利这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也达到了18.8%[俄]《1914年俄国统计年鉴》[M].圣彼得堡,1915:61.。

俄国的社会发展也很落后。从人口和医疗状况看:俄国的婴儿死亡率是全欧洲最高的,以致在20世纪初俄国居民平均寿命仅32岁[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13年俄国·文献资料集[M].圣彼得堡,1995:327.,而同时期的美国是49岁、英国45岁、法国47岁、德国48岁……20世纪初,俄国居民中文盲占多数,识字的人仅有21.1%。 上述材料参阅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13年俄国·文献资料集[M].圣彼得堡,1995;艾伦·皮科克,杰克·怀斯曼:英国公共开支的增长[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0;德国经济社会史手册[M].斯图加特,1976;德国统计手册[M].联邦德国统计局,1996;皮埃尔·阿尔贝尔蒂尼.1920世纪的法国学校,从母育教育到大学[M].巴黎,1992:116;[意]卡洛·M·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M].商务印书馆,199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综合统计室.苏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历史统计集[M].人民出版社,1989;陆南泉等.苏联国民经济发展70年[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等书。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不平等的小伙伴及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外国资本控制了俄国90%的煤炭工业、全部的石油工业、40%的冶金工业、一半以上的化学工业、三分之一的纺织工业。[俄]阿·丹尼洛夫,安德烈·菲利波夫.俄罗斯历史 1900—1945年[M].莫斯科:俄罗斯教育出版社,2009:31.许多大银行50—70%的资本也被外国金融家掌控。

为了适应俄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其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必须做相应的改变,这是俄国社会变革的前提。

2.沙皇专制制度的阻碍

沙皇政府的政策集中体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极大压抑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生活需求,因此从根本上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与广大俄国民众产生了尖锐矛盾。

在工业领域,沙皇政府卵翼之下的俄国资产阶级采用残酷手段剥削工人,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16—18小时。工资却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全不够养家糊口和维持再生产。[俄]阿·舍斯塔科夫,姆·戈里诺夫,叶·维亚泽姆斯基.20世纪祖国史[M].莫斯科,2002:15.

在农村,由于农奴制的束缚,农业发展极为缓慢。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木犁和木耙仍然是主要工具,耕作粗放,产量低下。农民没有土地,备受地主压迫,因而丧失生产积极性。

沙皇专制机构还滥用高压手段,大肆镇压革命党人:他们或被流放、或被送去服苦役;压制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封闭进步报刊和出版物。

3.沙皇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抗

工人群众掀起了大规模的罢工风潮。1900年哈尔科夫1万多名工人走上街头,示威游行;1903年,工人罢工扩及整个俄国南部,参加者达到20万人。

汹涌澎湃的工人运动也促进了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如果说在1895-1899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斗争仅有82次,在1900-1904年则达到670次。

1913年的俄国[M].圣彼得堡,1995:415、403.

学生、知识阶层也加入了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从1901年开始,彼得堡、莫斯科、哈尔科夫、基辅、比亚韦斯托克等地和其他城市的大学生和工人一起参加了示威活动。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当年12月底,俄军苦心经营多年的旅顺要塞被日军攻陷,俄军关东防御地区司令向日军投降。俄国的失败更加暴露了沙皇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这场战争后,俄国在远东地区不仅逐步丧失了政治地位,而且也使得丧失领土的危险成为现实。

人民群众在经济上的困境、政治上的无权以及由于日俄战争溃败引起的上层危机,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这意味着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了。

俄历1917年2月,全俄掀起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史称“二月革命”。

4.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必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中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什么没有能够继续执掌政权?主要是因为它不能解决当时俄国社会急需解决的“和平、土地和面包”的问题。临时政府继续命令前线军队投入战斗,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早已厌倦战争的俄罗斯人民的意愿;在土地问题上,临时政府通令采取一切措施直至“调动军队”镇压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行动;对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却对生产监督的要求置之不理;竭力阻挠实现被压迫民族自治的最起码要求。临时政府并不想从根本上改变沙皇的内外政策,顶多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经历了“四月”、“六月”、“七月”几次社会危机,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背叛了群众,群众也最终抛弃了他们。在1917年7月的莫斯科杜马选举中,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得票率达70%,在9月的选举中则下降到18%;“而且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彼得格勒和俄罗斯其他工业中心”。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20世纪俄罗斯史[M].莫斯科,1996:286.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审时度势,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是摆脱社会危机的唯一出路。布尔什维克的这一方针得到俄国大多数群众和政党的支持,形成群众自发布尔什维克化的局面,布尔什维克的口号成为了群众行动的口号。2007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库库什金在专为中国学者所写的文章中指出:“列宁是一个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天才的学者。他发现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前所未有地加剧的规律,得出一个社会主义甚至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大胆结论”。Ю·С·库库斯金.1917年十月中的列宁.李慎明主编.十月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01.所以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二)十月革命促进了俄国现代化的发展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占俄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第一次摆脱了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从经济地位看,革命前贫富差距极大;革命后,仅从l940年的工资水平看,俄国各部门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3卢布,其中工业生产部门工人为32.3卢布,建筑工人为33.9卢布,运输工人34.7卢布,农场职工为21.9卢布,文教部门职工为32.3卢布,科研机构46.7卢布,而国家各级管理机关干部为38.8卢布。陆南泉等.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443.在俄国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社会公正、平等的原则。

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军事、政治和经济崩溃,领土被肢解,执政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联盟完全丧失能力的情况下,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民族国家的存在得以保存。Ю·А·波利亚科夫院士2002年在《俄罗斯历史中的1917年10月》这篇文章中写道:“旧俄罗斯的落后和软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苏联)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摆脱了落后性。尽管面临着被入侵的威胁,苏联在30年代末期还是进入了先进国家的行列,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Ю·А·波利亚科夫.俄罗斯历史中的1917年10月[M].20世纪的俄罗斯(第1集),莫斯科,2002:10.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В·В·阿列克谢耶夫指出:“苏维埃政权从其最初的步骤就尝试依赖技术进步。这方面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按照列宁的指示制定实施的国家电气化计划。20世纪上半叶的苏维埃电气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苏联最终完成了这一计划。……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世界性意义的成就。苏维埃电气化奠定了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并且接近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水平”。В·В·阿列克谢耶夫.十月革命:道路与选择[J].载[中国]《历史研究》,2007,(5):6.

(三)苏联成立的国际意义

第一,苏联所建立的消灭人剥削人现象,工农当家做主,体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一战后陷入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一战结束后一些国家陷入恶性通货膨胀。整个欧洲在1920—1921年间制造业下降9.5%;英国失业率达11%;美国产量下降20%,失业率达11.5%;德国同期物价上涨15倍。每个国家都为巨大的社会不稳定所震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概括当时的情况是:“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胜任重建的任务”,“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落就在眼前,这是不容置疑的”。Р·阿姆斯特姆等.战后资本主义的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在十月革命影响下,芬兰、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被压迫者爆发一系列革命,从根本上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世界上从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间既竞争、又共处的新格局。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了实践,并被证实了其强大生命力。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意义就在于此。

第二,在一段时期内,社会主义苏联在加强国家对经济计划和调控、消除失业,抑制通货膨胀,实行社会保障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全新面貌,这也是社会主义苏联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取了社会主义的经验才得以摆脱了战后危机。前美国总统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也承认资本主义世界“与此同时已针对和适应某些社会主义关切的问题作为它本身的社会政策”。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7.

第三,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既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又使“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得到升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由此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又正是吸取了“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在世界上正影响日盛。单此一点,“十月革命”也功莫大焉。

二 工业化和卫国战争时期

(20世纪40-50年代)

20世纪30—50年代在苏联历史上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学界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斯大林式的极权主义体制最终必然走向这种可悲结局。对于斯大林模式的争论一直不息。

到底应当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还是需要参阅本文一开始就提出的标准:当时苏联面临什么问题,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面临两个生死抉择:旧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这属于“发展”问题;同时苏联面临法西斯入侵的威胁,必须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属于“生存”问题。能否渡过这两个生死关是检验斯大林模式、评价斯大林模式历史地位的唯一实践的标准。

(一)工业化与现代化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苏共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改变俄国小农经济状况,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主的机器大工业,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推行工业化的原因

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方针。主要内容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和农业,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战胜私人经济形式;大力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即贯彻重工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发展电力、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煤炭、石油等部门以及机器制造业、造船业、电气工业、金铂工业等;强调加强新技术生产部门的发展,如机床、汽车、涡轮、航空、人造纤维、稀有元素、无线电、镭的采掘等。

当时提出这个方针出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理必须实现工业化。列宁指出:“要挽救俄国……我们还必须有重工业”。

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724.早在1920年代中期,苏联就施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如国家“电气化”计划,因此要加速完成这个进程;

其次,俄国是一个农业国,社会各项指标发展落后欧洲国家,必须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要维护国家的安全。19世纪30年代,世界舞台存在着旨在重新瓜分世界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政府,其公然针对苏联提出战胜共产党人,推翻民主制度,建立独裁制度。这就使全球越来越像一个火药桶,局势日益紧张。所有人都确信,和平喘息的时间不会太久,因此,苏联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这一时期,将决定其未来的命运。斯大林阐述工业化的目的时说道:“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至一百年,我们应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或者是我们被推翻。”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85:38.

2.工业化的实施

1929年4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并经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际上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已经开始实施。

第一个五年计划用了4年3个月提前完成。在这期间,苏联历史上首次建立了拖拉机、汽车、航空、化工和机床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建设了一批大型机器制造工厂、冶金工厂和发电站,如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库兹涅茨钢铁联合企业,第聂伯河水电站等,这些基础工业建设为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一样,也只用了4年3个月时间就提前完成了。苏联在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亚以及巴什基尔等地区建立起新的工业基地,对原有大型工业技术设备进行了改造。采矿、冶金、化工等部门的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建立起有一定规模、结构齐全的军事工业综合体。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与前两个五年计划有所区别。由于法西斯战争的威胁日益临近,苏联必须继续加强重工业建设,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建设,同时工业化建设速度加快。由于法西斯德国的入侵,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只进行了三年半。电力、矿产、冶金等重工业部门的生产计划基本完成,军事工业产品产量有极大提高,但轻工业品和食品工业的生产没有完全达到计划要求。

从1928年到1941年,苏联先后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第一,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第二个五年计划末,苏联工业生产水平较1913年增长了8.2倍,1937年工业产值已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77.4%。革命前的俄国工业产值仅占世界份额的2.6%,而此时苏联工业产值已经达到全世界的13.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和欧洲第4位跃为世界第2和欧洲第1位阿·巴尔先科夫,阿·弗多温.俄罗斯历史1917-2004[M].莫斯科,2006:221.。第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近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建立了一些新工业部门,如重型机器制造、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大型军事工业与航空工业、机床、仪表等。苏联成为世界上仅有的能生产出来任何一种工业产品的两个国家中的一个,打破了俄罗斯与世界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的局面。第三,对原有的采矿、冶金、化工、交通运输业进行了彻底的技术改造,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通过劳动竞赛以及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劳动生产率和工人技术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国力大幅提升。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世界银行在其《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关于世界工业化分析的总报告中也指出:“相当清楚的是,苏联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计算,苏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从192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6.7%,1953—1965年为6.1%,1966—1970年为5.3%……”这个报告还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世界其他国家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做了对比,指出:“在工业化国家中除了日本和德国,以及所有非市场经济国家,增长速度都没有苏联快,增长持续时间也没有苏联长”。 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44.

3.工业化与现代化

国内外学界都有人指责苏联工业化的目的仅仅是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而不是为了国家现代化,也不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际上,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加快了迈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步伐。苏联在世界普遍存在失业的情况下第一次消灭了失业,所有人都能得到工作的机会;从1928年开始,逐步开始7小时工作日,在30年代初就有80%的企业实现了7小时工作日,而对有损健康的和地下作业的工种实行6小时工作日;国家十分关心劳动人民的休息和健康,实行了免费医疗、社会保险、退休金制度等。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用于社会保险的开支增加了3倍多,卫生保健开支增加了2倍多,教育开支增加了5倍,助学金增加了13倍。到40年代初,全民的识字程度已超过80%。苏联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81.2万,超过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几个国家大学生人数总和”。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M].时事出版社,1982:307.成百上千出身于工人和农民阶级队伍的青年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一批新的知识分子诞生了。

2014年12月,俄罗斯国家历史教科书修改工作委员会专家丘巴里杨在向普京总统汇报时说道:“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所经历的道路是苏联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选择。这个方式其中存在积极的内容,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东西”。他特别强调:“把苏联30年代的发展与‘现代化这个词的内涵相联系,一开始曾经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俄]俄罗斯总统报[N].2014-01-16.这表明“苏联工业化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的观点已经成为当前俄罗斯学界的主流思想。

(二)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1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向苏联的进攻,短时期内攻占了苏联大量领土和工业农业基地,苏联面临亡国灭族的危险。能否战胜法西斯是对苏联体制的一个真正考验。

1.当今俄罗斯学界关于苏联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评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一些人否定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把苏维埃体制和纳粹体制等同,认为是它们共同发动了二战;同时否定苏联为二战胜利做出的贡献。2015年普京总统在会见俄罗斯历史学家时,对此尖锐反驳道:“不能把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相提并论。纳粹公开宣称其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消灭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尽管斯大林制度有镇压的一面,甚至驱逐整个民族,但从未把种族灭绝作为目标。因此,两种制度没有可以等同的基础。”

[俄]俄罗斯总统报[N].2015-01-27.苏德条约签订的原因在于苏联希望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目的是为了增强苏军装备:它需要生产 “喀秋莎”齐射火炮和新型的T-34坦克。那时候哪怕能够延长战争一个月、一天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俄罗斯学界高度评价了“苏联领导人”在签订苏德条约过程中“积极的活动”,并要求应以“正确的观点”给以评价。

俄学界特别批评了“似乎被苏军解放的东欧国家陷入斯大林体制的黑暗笼罩下”的论调。认为,如果不是苏军解放这些国家,“德国法西斯在这些国家胜利了,那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可以说某些国家将会不存在了,某些种族也灭绝了”。这些言论反映了当今俄罗斯历史学界对于苏联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新观点,这也是俄罗斯的主流民意。

2.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原因

苏联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近来有人认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俄罗斯人民的贡献,似乎和苏共的领导,苏联的体制没有多大关系。

这种论调的荒谬性首先在于违背了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不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来评判事物,而是根据假设“事物应当如何发展”来判定。假设“苏联卫国战争没有苏共、没有斯大林的领导”,照样能赢得胜利,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苏联体制的优越性首先表现在:为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苏联建立了举国体制,并改变了工业布局,建立了强大国防工业。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6月23日就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最高统帅部,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6月30日,建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国家的全部权力,调动一切力量全力备战。

战争初期苏联的工业几乎被破坏到极点,但苏联人民以难以置信的自我奉献的精神创造了奇迹——在国家生产总量急剧缩减的情况下,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却提升了。苏联生产的坦克和飞机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德国。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正是这个体制,在可耕地几乎损失一半的情况下,却能供给军队和后方粮食,甚至后来还补给了德国儿童。

1924—1949年期间,有9000个大型企业投产,几十个新的工业领域建立起来。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5.5倍,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了9倍

阿巴尔金主编.苏联经济史[M].莫斯科,2010:5-7.。在卫国战争前两年内,军工产品生产的增长是依靠绝对压缩许多重要国家机器制造产品的种类来实现的。苏联在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动员体制全面运转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苏联体制为取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先进的武器。1942—1945年,即战争的最后三年,苏联工业平均每年生产12万门火炮,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9390万发炮弹。与此同时,法西斯德国平均每年只能生产2.6万架飞机和1.9万辆坦克。苏联飞机平均年产量比德国多一倍,坦克多将近一倍,火炮多三倍,炮弹、地雷等多将近50%。萨姆索诺夫主编.苏联简史(第二卷)上册[M].521.苏联正是依靠工业化建立的强大工业基础和工业布局,在与法西斯德国钢铁生产的较量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苏共广大党员在战争中身先士卒,为战争胜利起到带头作用。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莫斯科党组织把10万名共产党员和25万名共青团员直接派上前线。列宁格勒党组织的70%的党员,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党组织的90%的党员走上了前线。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莫斯科,1984:538.到1941年底,苏联武装部队中共有123.4万名共产党员,占全国党员人数的五分之二。整个卫国战争中有300多万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牺牲在战争第一线,约占牺牲将士的一半;在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的名单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人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当然不能否认在工业化和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包括战争初期由于对德国入侵的准备不足导致苏军大范围的溃退和大量领土的丧失;包括在全盘集体化时期强迫农民入社而采取的大规模的镇压措施,等等。但正如2014年11月5日普京会见俄罗斯历史学家时指出的:“如果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不是那样严酷,而是处于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我们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吗?肯定不可能。”[俄]俄罗斯总统报[N].2014-11.

三 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60-8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生物工程、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也称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掀起浪潮,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体制必须做出改变才能与之适应。而以粗放生产为特征的苏联旧体制,面对世界日益高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逐渐丧失了发展潜力,需要对其进行变革。苏联体制能否成功实现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化,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 革除苏联体制弊端的必要性

1.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以行政命令手段取代经济手段,即主要通过发布命令、决议和行政组织手段与各种经济单位、企业机构发生关系,组织经济活动。它实质上排斥市场调节手段,利用价格、成本、利润等经济杠杆的余地也十分有限。

2.经济结构不合理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1929—1932年,重工业投资占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总额的31.7%。此后,这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在1941-1946年期间,高达39.5%。在此期间,轻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5%左右, 农业投资也一直呈下降趋势。在“一五”期间,农业还占国民经济总投资额的15.6%,到“二五”期间则降为11.8%,“三五”期间再降至10.8%。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M].时事出版社,1982:172.

3.实行部门管理的体制束缚了企业活力。企业在中央垂直领导下自主权极小。中央部门不仅制定了企业的长期生产发展计划,甚至还制定了企业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生产计划,企业只能根据中央部门的月度计划编制每昼夜、每小时的产量和品种图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调拨、产品由国家包销、价格由国家制定、职工工资也由国家统一规定和发放。

4.僵化的经济理论。多年来苏联理论界把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价格、利润等经济范畴都视之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而加以排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机制,必然会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正是由于苏联存在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有些问题甚至愈演愈烈,从而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60年代到80年代,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从6.5%下降到4.2%,80年代中期更降至1%—3%。至于农业长期落后、消费产品匮乏、生产效益不高等情况更成为公认的事实。

(二)辩证评价苏联体制

正如任何社会制度都存在正反两方面因素,苏联体制一方面存在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也并非如一些人所言已经“无可救药”:

从改革的进程来看,1957年,赫鲁晓夫对“工业建筑业实行改组”,目的是缩减中央权力,扩大地方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1965年柯西金实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改革,缩减了中央对企业的计划指标,并开始尝试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手段刺激企业生产经济性;1979年的改革者试图把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转变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承认,这些改革往往浅尝辄止,收效不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体制弊端。但其中一些举措,如减少中央计划、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利,利用市场经济手段等等却预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方向。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当时苏联仍是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综合国力按照各国学者统计始终位列世界前二。从社会发展指标看,1959—1979年,苏联人口增长了5369万人,全国达到26240万人,增长25.7%。人均寿命延长,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阿·舍斯塔科夫等.20世纪祖国史[M].莫斯科,2002:291.(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平均寿命从70岁下降到64岁)。70年代末城市化基本完成,城市人口从1960年全国的49.9%到1978年的62.4%;1966—1971年工业产值扩大50%;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等等。国家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延长休假(实行每周5天工作日)、工资增长(从1968年月工资40—50卢布,到1980年的168.9卢布)、5年内5600万人免费获得住宅同①292-294.……所以,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是他们生活最好的时期。

这就是说,当时的苏联社会仍然存在“成就”和 “弊端”两个方面。关键在于后继者怎样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手苏联时,按照其前任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部署开始以“加速战略”为核心的经济改革。两年后,他们认为“由于存在一个政治阻碍机制”,开始实行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

当时实行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也是应有之义。但戈尔巴乔夫最致命的错误在于:第一,政治体制改革走向了当初他们没有预料到的相反方向,从而摧毁了整个国家体制;第二,与此同时,新的国家管理机制却没有建立,导致整个国家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崩溃。

学者们从戈尔巴乔夫在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中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及其本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学者指出,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其政治改革削弱、放弃了苏共和国家对于改革的领导,最后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经济的下降、社会矛盾的尖锐、民族的分裂、国家的解体。正如美国学者斯蒂文·科恩指出:“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党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于是,苏联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一句话,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苏联。”

2007年最新出版的俄罗斯历史教师参考书写道:“戈尔巴乔夫没有连续性的、不够深思熟虑的经济政策,不但没有实现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反而导致生产下降、国民生活水平降低、以及群众对党的领导人的不满”。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46.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货架上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从肉到火柴。为了调节局势,对某些生活必需品(如香皂)实施配给制,商店前排起了长队。从市场的商贩那里可以买到商品,但是价格要高好几倍,大部分居民买不起。结果,一些日用品的国家定价多年以来首次迅速攀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急剧下降,从而直接导致国家衰亡、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是否是必然

苏联解体是否是必然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涉及对整个苏联体制的评价,也牵涉到苏联解体的原因。一些人从否定苏联模式的思维出发,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发生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体制由于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迟早必然灭亡。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及一些西方学者持这样的观点。

可以说,将苏联的解体归咎于苏联体制的失败是缺乏说服力的。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7年出版了《苏联国民经济史》,这是苏联解体近20年后第一本重新评价苏联经济历史的权威著作。该书写道: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苏联经济体制是可以改革的。毫无争议,苏联在自己的存在时期内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没有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在经济和军事政治范畴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在航天、核能方面成为第一大国。它发展了自己的能源经济潜能,建立了结构最发达的统一的能源体制。苏联的基础科学、教育体制和干部培养体制客观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俄罗斯新编历史教师参考书明确回答了“苏联解体是否必然这个问题”。书中写道:“苏联体制的激进反对派断然说:苏联体制是不可能改革的……15年后,这种观点在很多方面已经失去说服力。断言说体制不能改革,必须被摧毁,至少是非常幼稚的”。

吴恩远等译.俄罗斯现代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08.该书引用戈尔巴乔夫的话:他上台时的苏联“体制是足够巩固的,国内外都不存在任何能够搞垮苏联的力量”。该书明确写道:“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同①306、310.这就是说,苏联解体完全是由于改革发动者犯下的错误所致。

2016年1月,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公开谈到苏联解体的原因。他说,苏联解体完全不是因为在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苏联是被领导者们丢掉的。苏联领导人在关键时刻不具有政治意志,他丧失了保护国家的能力和信心,包括在经济上也没有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

莫斯科共青团.2016-01-26.

以上看法,代表了当前俄罗斯社会对苏联解体原因的主流观点。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从来不乏弱国变强、强国变弱这样兴衰更替的例子。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强大的秦帝国,而继位的秦二世,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最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帝国轰然坍塌;吴王夫差灭了越国,越王勾践沦为吴王马夫。但他卧薪尝胆,八年休养、八年生聚,最后不仅重振越国,而且报仇雪耻,灭了吴国。所以不能说存在弊端的苏联体制就无可救药、必然灭亡。关键在于执政者如何从旧体制中兴利除弊、除恶扬善,这才是社会兴亡的主因。

苏联经历70多年历史,既拓展了无数令人赞叹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又演绎了多少令人扼腕的凄风苦雨。它有一些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缺陷,但它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全球体系中,它好比一株新芽,并急速成长为一片森林,成为与资本主义共处的一个社会体系。其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瑰宝。

(编辑:燕霞)

猜你喜欢
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评析
“重要的转折”导写——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评析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