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钗步摇寄华服,花丝镶嵌系银边

2016-05-30 10:48
收藏与投资 2016年3期
关键词:簪子花丝汉服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似是楼上女,临窗正梳妆,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而后衣带渐宽为何憔悴?纵使相逢不识,此情却待成追忆,本应是好景,纵有干种万种风情,奈何与何人说?唯恐而后唏嘘“只是当时已惘然”。

汉服——奢侈华贵的慢生活

并非说旗袍不美,但它薄薄两片,承载不起深厚的中华文明;亦不是中山装不够庄重,却是它方方正正,体现不出高雅的中华气度。而汉服,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文化风貌,是一个伟大文明的缩影,一个伟大民族的皮肤。

汉服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并且有一定的制衣体制。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易经·系辞》道:自炎黄时代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故上衣叫衣,下衣叫裳。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为了表示尊重祖先传统,后世男子的最高级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一体制式的大多是常服。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即“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其中,“上衣下裳”制的冕服最隆重正式,是帝王百官祭祀神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深衣”制的袍服为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其中,深衣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着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和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这也就是汉服能够涵盖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的东方美德于一体的原因了。

而今看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并不是一时之热,而是其骨子里对中华传统生活方式的执着深爱与怀念。隐于浙江长兴梅家坞有一汉服的手工作坊——“净莲满堂”,掌门之一是梁海静,弟弟梁晓野与她搭档。作坊里的每一件衣裳都是手工缝制,力求完美,竭尽心力,而它们呈现的细腻华美令人不禁惊叹。

适其悠然自得之心境,并其娴熟高深之技艺,当平心细作。手工作坊是梅家坞一处106年的老屋。梁海静的母亲原是宁波的红帮老裁缝。“红帮裁缝”发端于清末民初的宁波,不少裁缝曾为西方人(又称“红毛”)缝制过衣服,“红帮”之名由此而来。红帮裁缝是靠做民国前期以及清代的大褂起家,主要做民国旗袍、大褂、中山装、西装的老手艺。海静从八九岁就在母亲身边帮活,后来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来,还是接了母亲的手艺,算是承袭老一辈。此外,每逢海静需要帮忙时,老人家也会伸出援手。

他们才来梅家坞时,只有梁海静和梁晓野姐弟两人,后来几位苗家大姐陆陆续续加入。梁海静不喜言谈,给人很沉静的印象,每天的生活都很简单而有规律。早上四点起床,然后上山跑步,打太极拳。而后皆在老屋的二楼木地板上席地而坐,悠然而专注地做活儿。这景象好似出尘的禅者,宠辱不惊,放下一切且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手中活。这种对汉服的认真和深爱让人油生感动和敬意。汉服制作虽繁复,坊内却是有条不紊、分工合理。梁海静带着她们几个做针线,有的绘制衣领或袖口的纹样,梁晓野在楼下绘制服饰效果图,或研读有关传统服饰的书籍。得着空闲,他们会去山里喝茶,但这几年手头的活儿多,总难得空闲休息,他们所做的成品大部分都被订了。手工的衣服是一针一线缝的,急不来,有时隔壁大叔都忍不住问:“你们什么时候能挣到钱?”梁海静则说自己“以前花拳绣腿,现在手上开花!”“花拳绣腿”指的是自己练过武术,而“手上开花”则是手上的冻疮。

现在所谓的“汉服”,按梁家姐弟的观点,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晓野宁愿叫“汉族传统服饰”,海静却认为就叫“传统服饰”更好,“汉服”两个字,似乎总带着一种民族主义情绪。

在今天看来,手工的物件似是劳神费力,且花在时间上、成本上的都大为奢侈。一件丝绸衣服花的时间起码一个多月,麻类衣物一般要两个星期,单是在一套明代皇后大衫霞帔身上,他们投入了5年的时光。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手工的衣物离开了现代机器的喧嚣、冰冷和快速,仿佛是鲜活有温情的,梁晓静说,“因为手和心是连在一起的”,手工做的衣服穿在身上的感觉不一样。这不仅仅是做衣服,他们希望自己做出的衣服被拿走后,既不是被挂起来,也不是被压箱底,而是被一群重新拥有传统生活方式的人们,真正用在自己的生活里。

“衣冠”“汉装”“华服”远离我们三百多年,因被迫剃发易服,被迫“十从十不从”,这就是为什么汉族对于自己的民族服饰的概念单薄的原因,故以此著叙汉服之洒脱飘逸,似有文人之风,望回归那失落已久的中国传统精神和生活方式。

万缕青丝绾起,一生只为一人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头顶三干青丝十分珍爱,幼时便怀有一种恭敬虔诚的敬意。断发被视为对父母不孝罪行之一。长发及腰,遂青丝绾起,束之为髻。所用之物不过是一簪一钗一步摇,三两转即可。

《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说文解字》释:“笄,簪也。”年满十五的女子,便用簪子绾起长发,便可挽髻插簪了,象征着进入成年,以示她们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从此,簪子便伴女人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

簪子

论起簪子,宋代就有黄庭坚赞誉钗道“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古往今来,发簪一直演绎着女性饰品中的婉约风情。头簪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簪头制成的寓意吉语还有托物寄情、表达心声意愿的美好追求。古时的发簪常常是用金、银等贵金属打制而成,如“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等等,高贵中折射着奢华。

在民间,一般来说,富家多用玉质银质,贫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较为贵重物品,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可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骨头簪子”。簪子一般长三四寸,更长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头细易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还有一种扁簪子,两头粗,中间细,多是银、铜质。扁簪子的两面分反正,正面饰有花朵草叶及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往里弯。

古时,簪子也作信物之用。赠簪以定情,唐代冯待征《虞姬怨》云:“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折簪以断情,《汉乐府》里记载:“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当女子知道丈夫变了心,便毅然折断簪子:“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对镜梳妆,反复端详斜插发间一枚枚古簪,遥想那一年,走过万重烟水,缓缓地飘向那个昔日的国度,痴心看着彩袖宽广,云鬓挽簪的女子,叙娓娓心事。感慨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

发钗

居于头发之饰物不仅有“簪”,亦有“钗”。钗和簪的区别是:发簪通常一股,而发钗则双股,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簪多用于固发,钗则用于修饰。发钗大约在西汉晚期就已经普及了,直至今天,女性仍常使用它,现在的发夹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古代等级森严,在衣饰上要穿得清清楚楚,不可乱辈,步摇只有正室可戴,侧室是不能戴步摇的,只能戴垂珠簪。头饰簪钗,应视脸型、气质、发髻和服装的需要而定。簪子应配传统服饰,汉服、旗袍均可。

簪钗的美除了在于质料,还在于簪钗首上的装饰。雕凿蟠龙之形的,叫“蟠龙钗”。装饰鸾鸟的钗,常见于结婚首饰中,因为鸾鸟象征吉祥,这种钗叫“鸾钗”。在簪钗上若饰流苏,垂以珠玉,流苏长点,多点的叫“步摇”,因为女性戴着它,上面的珠玉会自然垂摆,走起路来更显摇曳生姿。流苏短点的叫垂珠簪。

就金钗而言,上至于宫廷贵族,下传于市井街坊,皆执以情义于金钗。不论是白居易的“回头下望人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或是辛弃疾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都是在金钗之上加以寄情。曰为:钗一分为二,一半赠人,一半自留,待重逢之日,人钗相聚。就连纳兰容若也作词云:“宝钗拢个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若如此,几千年过去了,其分离之痛苦无以言表,又怎能忍心任发钗于尘埃孤寂,定当遍寻簪子尚存的余韵,聊以慰藉。

步摇

古代女子的行步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行走时摇动裙裾即是不稳重,甚者还有人在女子的裙下摆拴上数百个小铃铛,走路时不可发出铃铛响,否则要遭到呵斥。但是步摇则不同,即使女人端庄地坐着一动不动,步摇极尽女性之美态,摇曳生姿引人幻想。

步摇一般附着簪钗使用,在装饰各种类的簪、钗头上,下缀珠玉金饰,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取其行步则动摇,故曰“步摇”。若追溯其源,早在战国宋玉《风赋》中就有“主人之女,垂珠步摇”的说法,另有《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为据。

步摇最早属来源于汉代礼制首饰(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步摇多以金银玉石等为质地,其中黄金尤甚,所以后世又称之为“金步摇”。因此得见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的诗句。

试想,步摇一步一颤,珠玉缠金流光,流苏长坠荡漾,举止间温婉娴静与生动灵气同在。南朝梁范靖的妻子沈满愿作过一首《咏步摇花》诗,说出了女性自身对戴步摇的感受,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

透过历史这扇窗,看美人红妆,那些走过风风雨雨的步摇,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发簪,还是金陵十二钗温婉如诉的“枉凝眉”再现?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一粒殷红朱砂,还是“徐妃半面妆”的重演?它们经烟云飘过,随清泉流去,伴花开经年,无不映出人生的琉璃岁月,依旧洁晰可见的东方古韵之美。

花丝镶嵌——于金丝花缝间涅槃

一种曾经在皇宫中风光无限且极致奢华的传统手工艺,现在却面临着四下无传人的境地,越来越少的人了解这种辉煌一世的美丽。比不过机器生产的速度,只能沉沦。沉沦不是最大的沉默,沉默却是最大的沉沦。

花丝镶嵌,早因是一门传统的宫廷艺术,其工艺复杂必定繁琐,花丝工艺基本技法用八个字来概括即为:掐、填、堆、垒、织、编、攒、焊。花丝镶嵌技术传承人介绍,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实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其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品种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简而言之,花丝镶嵌是以金银等贵重金属为载体并配以珠宝玉石的镶嵌工艺,早在战国时便已出现,追溯到汉代,已出现成形的金丝编,称为“焊缀金珠”,唐朝称为“细金”。明代花丝镶嵌达到巅峰阶段。与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宫毯、京绣并称“燕京八绝”。最早用来做首饰,后用来制作高档生活用品。上至帝后的皇冠,下至后妃命妇的礼饰配饰,均大量采用花丝工艺,留下大量经典传世作品。举例而言,明神宗朱翊钧的金丝翼菩冠全部都是由金丝编制而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整个帽子无一处接头痕迹,可见做工的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花丝镶嵌工艺的巅峰之作。

清代宫廷里的金银工艺、风格与明代不同,较深厚,以錾、嵌为主。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和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如故宫珠宝馆陈列的“金枝玉叶”大盆景,“点翠花鸟”大挂屏,银质烧蓝“鹤鹿同春”等,艺术形式是创新的,工艺制作则把实錾、攒炼、镶嵌、点翠、烧蓝等技术手法结合起来。“点翠”,不是点缀翡翠,而是把翠鸟的绿中闪蓝的羽毛,贴在花丝的空白点上,其中点翠工艺最为精湛的是明孝端皇后凤冠。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故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28根羽毛。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曾为此写道:“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最后点翠工厂翠鸟羽毛已经绝市终于关闭,又有称制作工艺过于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所取代。

花丝镶嵌不得不逐走向专业化生产。辛亥革命后,宫廷艺术散落民间,金店、银楼纷纷开张,花丝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仅北京就达百多家,花丝镶嵌行业极为兴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花丝镶嵌厂成立,将花丝镶嵌作为赠送给外宾的国礼和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这样将一根根花丝变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其工艺之繁复确实令人难以想象,一件花丝镶嵌作品上每一个装饰、每一朵花形都要单独出一张设计图纸……从设计到备料,搓丝、编丝、掐丝、烧丝、填丝、镶嵌宝石往往要耗时数年。论其价值,不言而喻,奢华典雅的设计、巧夺天工的技艺、金丝银缕与珠宝翠钻的结合、龙冠凤冕珠钗细软……作为历代皇家御用之物、我国传统奢侈品的代表,“花丝镶嵌”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其玲珑剔透,精美绝伦,价值非同一般,近年来逐渐成为时尚艺术与收藏投资界的中心话题之一。

猜你喜欢
簪子花丝汉服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汉服新“江湖”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上台说汉服
发上插簪 心头怀古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花丝墨玉薰》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
祖母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