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课。从研究方法上讲,本节内容是体现和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经典案例。如何通过两种探究方案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阻定律及其表达式;②了解导体电阻率的概念,知道常见金属导体电阻率的大小的排序;③了解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②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②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成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品质;③通过对相关科技问题的讨论学习,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电阻定律的定量关系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 实验方案是本节课的难点。
关键: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理论分析的物理模型是关键。
四、学情分析
我将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影响电阻的可能因素;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分组合作交流实验方案;最后师生共同交流归纳结论来突出教学的重点;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化解学生进行理论分析的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复习电阻串并联知识及控制变量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分解实验探究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导、探”式教学方法。“导”:即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方案,发挥主导作用;“探”:即学生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展示目标(PPT展示)
展示一组图片,请学生思考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回答:长度,粗细,材料,温度
引出课题:导体的电阻和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实验探究(PPT展示)
从复习控制变量法入手:(1)怎样进行定量研究呢?这里涉及到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研究,类似的问题我们以前遇到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控制变量法”;(2)规划步骤: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制定探究步骤;(3)制定方案、设计电路:先让学生制定如何探究的方案,再进一步由方案到实验电路的设计;同时,把学生制定的方案和设计的电路展示出来,再请学生评价哪个方案哪个电路优越?通过比较学生设计的电路,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品质;(4)实验與收集证据:各小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明确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分析与论证:让学生对数据分析处理并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请各组的发言人总结汇报。让另外同学进行评判。从而增强了实验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以上环节紧紧围绕“学生探索”展开课堂教学,把“探索”这一要素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2.理论探究
从建物理模型入手:利用已学过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分析导体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R∝L)
分析导体电阻R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R∝1/S)(图略)
(三)总结规律(PPT展示)
电阻定律:1、内容;2、表达式:(进行分组实验知道ρ与导体材料有关);3、物理意义。
思考与讨论及说一说:进一步理解电阻定律
电阻率:通过学生阅读P58表格,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自制教学工具,演示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