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杰
习惯决定人生,拥有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不得根治则一生受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学习习惯,制约、阻碍着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数学教师应正确分析每个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帮助其找出矫正对策,联合其他学生、班主任、学生家长共同对其提醒、劝解、监督。在这方面,我做出了如下努力:
一、梳理学生学习数学的不良习惯,正确分析学生成长特点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有:学习工具管理无序;听课一心二用,玩心重,做事拖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虎头蛇尾;目标茫然,朝三暮四;学习懈怠,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没有挑战精神,知难而退;演算马虎,缺乏认真;以问为耻,不善思考……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不良习惯的形成有其个人、家庭、社会、学校四层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在个人层面,学生对学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家庭层面上,家庭教育环境营造不利于学生学习,如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不高,指导不得法;在社会层面,不良社会风气、影视文化、网络信息等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学校层面,重分数轻养成教育,空洞说教忽视因材施教,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矫正策略运用失当。
数学教师虽然力小难为,但仍需要我们在自己的“阵地”上用“星星之火”去起到“燎原”之效,我们虽然无力去改变社会大环境,但也能通过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回避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议家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尤其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仔细根据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进行“对症下药”,争取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开展“好习惯与坏习惯”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剖析自己
每隔一月,我便与同学们开展讨论“好习惯与坏习惯”,这个主题班会开始是我设计的,后来的活动均由学生们自己设计,不限于既定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创意加入其中,保证了该活动的持久魅力。我们在这个活动中进行关于习惯话题的讨论,结合学生成长实际,明确哪些是好习惯与坏习惯,达成形成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的共识;进行学生自我剖析,同时接受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建议;师生共同分析大量关于此话题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从中借鉴、反思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分析每位同学在近段时间在数学学习中的习惯表现,找到解决方法;通过进行学生创作的情景剧,进行围绕习惯话题的演讲、诗歌朗诵、激励性标语创作、对联展览、现场书画等活动,来内化学生扬长避短的内驱力……通过此活动,众多学生逐渐懂得了养成好坏习惯的利害关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矫正方向。学生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渐从“刻意、不自然”阶段上升到“刻意、自然”阶段,逐渐趋于“不刻意、自然”阶段。
三、试行“代分制”,有效激励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我根据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下的种种不良习惯表现,特制定了一套较为详细的《“代分制”考评办法》,几乎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之张贴在班级墙上,对学生予以详细说明,希望试行“代分制”能对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有力推进作用。此办法操作要领基本上是依据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加分、减分的考评,如举手发言、按时交作业、听课认真等良好表现列入加分项目,对课堂上看课外书、玩手机、趴桌子、闲聊、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事项列入减分项目。我在《办法》张贴处还贴上了一张特制的学期“代分制”考评表,每天都用特制的“防伪图章”进行填写,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考评进行赋分标记,同时在自己的记事本上也及时进行备份处理,防止考评表的损坏、遗失和学生的故意破坏。“代分制”考核列入期末数学应试总成绩中,我在学生的数学成绩上特辟5~10分日常考核分,依据“代分制”记录进行考评。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办法》的促进下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争相以最好的一面向教师进行展示,有效地助推了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虽然“代分制”的实施花费了教师很多的心血,但学生在天天有规范,时时有奖惩的氛围中,主动地朝着良好的一面发展,我乐而为之。
学生数学学习不良习惯的矫正需要教师一方对其进行有效指导,我们既要研究指导形式,也要研究指导内容,以期达到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我学好”的效果。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家长两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细微之处、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给予坚持不懈的关注、培养。只要我们心中坚定信念、育有良方,就一定能收获“药到病除”的理想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