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

2016-05-30 10:48:04温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素词义留学生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词汇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不过在多年以前,词汇教学并非像现在这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这一专业产生到现在,我们采取了一些方式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然而这些教学方法都侧重于语法教学,忽略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众多学者逐渐意识到在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地位极其不平等。本篇论文则从各个方面充分论证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词汇教学的重视。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愈丰富语言就愈发达,表现力也就愈强。在我们教授外国留学生的过程中,词汇教学的作用日益显著。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不光要求我们能够驾驭一定数量的词汇,而且还要对词汇的音形义和主要用法有深入的认识,从而使留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汇进行顺利的交际。

汉语的词汇量较大,比如《汉语大词典》收词37万多条,台湾的《中文大词典》收词44万条,日本的《大汉和辞典》收词55万条。虽然同汉语总的词汇量相比,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的词汇量并不大,但熟练掌握并非易事。从语音方面来说,存在大量的多音词和同音词,很多留学生难以分辨。从语义方面来说,有许多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成为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时的难点。不少留学生难以区分褒贬色彩不同的近义词,比如在“鼓动、鼓励和煽动”这组近义词中,都包含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是三者的褒贬义却各不相同。“鼓动”是个中性词,“鼓励”是一个褒义词,但“煽动”却是一个贬义词。从词的构成方面来说,既有基本词汇,又有一般词汇,既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也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仅注重词汇量,更注重正确理解和表达词汇的能力。许多外国留学生难以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在含义,常常望文生义。例如,曾经有一名韩国留学生试图用“音容笑貌”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暗恋多年的女生,然而“音容笑貌”是指故人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是用于怀念故人的,用在此处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语言的三要素。语音是外在表现,词汇是实在内容,语法则是组织框架。词汇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与其他教学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例如,在语音教学中常常涉及到一部分词汇,而在语法教学中同样也是在词的基础上进行语法知识讲解的。同样,在词汇教学中也会涉及到部分语音教学和语法教学。可见,词汇教学对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留学生应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外国留学生精通熟练地掌握词汇更有利于提升这种能力。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突出,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词汇量的大小反映出来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应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让留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词汇,从而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几种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

(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我们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讲解生词,如:多媒体、图像、实物等。学生将所学的词语同具体事物直接联系起来,这就避免了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那些意义比较具体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到的词通常用直接法进行讲解。比如:一些长短和颜色都不同的铅笔就可以讲“长、短、红、绿、多、少”等词;像粉笔、书桌这样的词指着具体的实物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了;用一块表就可以讲“小时、分、秒、刻、钟头、分钟”等。

(二)翻译法

翻译法是指在用目的语难以解释的情况下,通过母语翻译来解释词义,这种方法有利又有弊。一方面通过母语翻译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词义的内涵,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用英语的“cat”可以直接解释汉语中的“猫”这一词义。另一方面翻译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这需要两种语言的词汇义项是一一对应的,即我们所说的等价词。但这样对等的词语很少,他们的词义范围大小常常不同,要避免误解还需要联系大量的例句。例如:英语动词“visit”在汉语中对应的词语很多,如“参观、看望、访问”,他们各与不同的宾语组合。当宾语表示处所意义时,通常与“参观”搭配;当宾语指人时,通常与“看望”搭配;当宾语既表示人又表示物时可以与“访问”搭配。此时就不可以单纯地用翻译法解释词义。如果学生对这些词的差别不了解,就会造出一些错误的句子,如“我昨天参观了我的舅妈”。

(三)情景法

情景法就是在语境中了解词义。比如:“家”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我们可以借助情境来理解。如在“小明家有几口人?”这个句子中,“家”指的是家庭;而在“你什么时候回家?”这一句子中,“家”指的是住处。通常运用于不同语境中的词其意思更加完整、具体和清晰,就一般而言,抽象的词语需要较多的语境,而具体的词所需的语境则较少。例如“距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这就需要留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距离”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今天是12月1号,距离新年还有1个月”此时的“距离”为动词;“学校与家的距离是10公里”这里的“距离”是名词。

(四)语素义法

语素义法是指用语素义来解释词义,这就需要对汉语的构词法进行深入的了解。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在理解了一个词中的某个语素义后,再进行引申拓展,从而理解其他包含该语素的词。比如:温度高是“热”的本义,而“热”的引申义却是指一时掀起的流行浪潮,那么像“出国热”、“琼瑶热”等这样的词就可以被学生理解了。

(五)搭配法

虽然许多留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有时表达的却不得体,这往往是由于搭配不当造成的。选用搭配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留学生的负担,这是因为一些词难以记忆,比如量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留学生辨析同义词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比如:“声望”和“威望”这两个词在搭配上就有所不同,我们常说“有声望、声望高、声望好;威望高、有威望”等。

(六)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把一个词的意思和用法同他的近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该词的特点。在同义词对比方面,学生将学过的词与刚学的新词进行对比,这样既巩固了旧词又掌握了新词。如:“努力”和“竭力”,他们的语义轻重不同,“竭力”的语义比“努力”的语义更重。在反义词比较方面,学生学过的词与刚学的生词进行比较,也是一种巩固旧词把握新词的方法,可以通过“大”引申出“小”,这有利于学生根据词义间的联系进行联想记忆。

(七)类聚法

类聚法是指运用归类的方法,把有固定语义群和话题的词归类进行对比学习,比如:文具、首都、颜色、动物等。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中,类聚法对留学生词汇的掌握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留学生可以通过此法掌握一系列的相关词汇,比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尺子等都属于文具,红、黄、蓝、绿、紫等都属于颜色,猪、牛、羊等都属于动物。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一)词的教学与句子、语境教学相结合原则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词汇教学与语境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我们不应仅仅教授留学生单个的词,更应该让留学生在句子和语境中把握词汇的准确意义,这是因为多数词都有不同的义项,而不同的义项又体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如果对外汉语教师脱离语境教授留学生单个词,那么留学生很难真正地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例如:在“这个湖很深”这个句子中,“深”主要是指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这幅画很深”中的“深”主要是指深奥;“我们的感情很深”中的“深”则是指深厚。

词语的色彩义在一定的语境中也可以表现出来,比如:留学生开始难以区分“成果”和“后果”的感情色彩,我们就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教学。在“小王在语言学方面颇有造诣,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个句子中,我们之所以选用“成果”这个词,是由于“成果”属于褒义词,符合语境。而在“小李把同桌的铅笔盒弄坏了,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个句子中,“后果”属于贬义词更符合语境。

(二)认真掌握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原则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母语和目的语词汇之间的关系当作是单一的对译关系,一味地要求学生熟记生词表,认为这样就可以解决词汇问题。但由于我们忽略了文化因素对词汇的影响,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简单对译的词不多,大多数是一些专有名词或者单义术语。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每个词的详细意义和用法。

准确释义有利于留学生掌握词语的具体意义,在揭示词的具体意义方面,我们不仅要揭示出词的表面意思,更要揭示出词的内涵义。例如:我们在解释“骨肉”这个词的意义时,如果我们告诉留学生骨肉就是至亲的意思,此时可能会让留学生更加困惑,因为留学生难以理解“至亲”这个词的意义。如果我们换一种解释方法来解释词义,用较简单的词语释义,留学生就会理解其中的内涵,如:“骨肉”是指与自己最亲近的有血缘关系的人。然后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结合语境让留学生更加明白这个词语的内涵,如“小明可是妈妈的亲生骨肉,妈妈怎么会舍得打他呢?”

(三)运用词的搭配和类聚关系进行教学的原则

词与词的搭配被称为组合关系,词的类聚被称为聚合关系。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的两种必要关系,当然在词汇中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在词的组合关系中,我们利用词的搭配和句法搭配来掌握词的意义;在词的聚合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词的同义、反义和上下关系掌握单词的意思。在词义的搭配方面,不同的词搭配的对象也不同,比如:“发挥”和“发扬”这两个词虽然在意义上有相同的地方,但他们在习惯上使用的搭配词语还是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说“发挥作用”、“发挥才干”和“发挥力量”,却不可以说“发挥传统”、“发挥作风”和“发挥民主”。而“发扬”与前面的搭配对象恰恰相反,“发扬”可以与“传统”、“作风”和“民主”搭配,却不可以与“作用”、“才干”和“力量”搭配。在词义类聚方面,我们常常把词义相同、相反或者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聚集在一起,遵循这一原则进行词汇教学,可以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例如:在讲到“学者”这个词时,我们还可以讲“舞者”、“作者”、“记者”、“笔者”、“读者”和“劳动者”等词便于学生记忆。

(四)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相结合的原则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构词法来解释词义,汉语词汇多以合成词为主,并且汉语最根本的构词法是合成法。合成词的意义可通过构词语素的意义表现出来,我们可以运用构词法的知识,让留学生掌握构词规律,利用语素义解释词义。从结构上看,派生词和复合词构成合成词,而复合词又可以分为偏正、动宾、补充、联合和主谓这五大基本类型。当留学生对这些构造规律有深刻认识时,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作家”、“画家”、“专家”、“艺术家”等是偏正结构,“家”是指在某方面有造诣的人,“家”前面的词主要指不同职位的人。

(五)增加词汇的重现率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管是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还是语法教学,我们都需要遵循重复巩固的原则。根据心理学对遗忘的研究,留学生所记忆的知识由于缺乏巩固将会衰减乃至消失。汉语词汇数量较大,如不及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那么遗忘率将会增加。据调查显示,至少有6到8次生词的重现,留学生才能够简要理解。我们通常用一些直观具体的教学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词义的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在讲到“粉笔”这个词时,我们可以拿出一根粉笔对照着讲解,学生就会很快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了。由于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制定计划,让留学生有目的地定期复习,比如我们可以使用以旧带新的方法,通过旧词引出新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都、全、所有”是表示范围的副词,我们可以用先学的“都”带出“全”然后再带出“所有”这个词。

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对词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有了清晰地认识之后,本文对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进行细致地分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充分肯定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进行了简要概括。不过,本论文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对词汇教学方法和原则的深度分析还不够,这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继续进行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李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

[6]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7]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0.

[8]施正宇.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08.

[9]胡明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运,1997.

[10]胡秀春.对外汉语词语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J].浙江师大学报,1998.

(温晔 吉林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130022)

猜你喜欢
语素词义留学生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华中学术(2020年2期)2020-11-30 02:49:34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长江丛刊(2020年30期)2020-11-19 09:48:13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因果复合词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