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当代音乐创作赏析(二)谢尔盖·斯洛尼姆斯基的交响世界(上)

2016-05-30 10:48明虹
音乐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斯氏洛尼交响乐

明虹

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钢琴家、教育家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斯洛尼姆斯基(Sergei Mikhailovich Slonimsky,1932.08.12-)是当代俄罗斯音乐的领军人物,他从出生至今一直生活在圣彼得堡(苏联时期的列宁格勒),大多数作品的首演和出版也都是在俄罗斯本土,但他却享有世界级的声誉,其音乐的影响力远不能用地域,甚至时间来加以限定。斯氏出身于艺术世家,他的舅祖母伊莎贝尔·文格罗娃(IsabelleVengerova。1877—1956)是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也是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父亲米哈伊尔·列昂尼多维奇·斯洛尼姆斯基(Mikhail LeonidovichSlonimskiy。1897-1972)是著名的前苏联作家,著有描写知识分子的三部曲《工程师》(1950)、《朋友》(1954)、《世纪的同龄人》(11959);他的伯父尼古拉·列昂尼多维奇·斯洛尼姆斯基(Nikolai Leonidovich Slonimskiy,1894-1995)是美籍俄裔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作家和词典编纂家,曾指挥瓦雷兹、考埃尔、查维斯等人作品在美国的首演。精通多种语言,最著名的是其编辑的《贝克音乐家传记词典》(1958-1991)。斯氏从小就展示出惊人的音乐天赋,6岁进入列宁格勒钢琴作曲班学习,7岁就创作了第一批音乐作品。1943-1950年在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学习,1950年考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师从于阿拉波夫、舍巴林和耶夫拉霍夫,195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1976年任教授。斯氏在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世人瞩目,他是俄罗斯联邦功勋演员(1978)、俄罗斯人民艺术家(1987)、俄罗斯作曲家协会荣誉秘书长(2010),曾获得格林卡艺术奖金(1 983,俄罗斯联邦最高艺术成就奖)、圣彼得堡政府奖(1995)、俄罗斯国家奖(2002)、俄罗斯“祖国功勋”勋章(2008)、国际“波罗的海之星”奖(2009)、肖斯塔科维奇奖金(2010)、车臣共和国文化部“优秀成果奖”(2012)以及柴科夫斯基奖金(2015)等。

斯洛尼姆斯基的创作精力极其充沛,著述甚勤,家积宏丰,体裁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元,令人赞叹!他的好友索菲亚·古拜杜丽娜(著名作曲家)称其为——“永远充满活力的杰出的作曲家”。斯氏的主要作品包括:5部歌剧(1967、1972、1980、1991、1995),3部舞剧(1970、2001、2004),33部交响曲(1958-2013)。3部交响组曲(1970、1994、1999),2部交响序曲(1957、1996),9部各种形式的协奏曲(1964、1973、1983、1987、1988、1997、1998、2001、2005),2部交响康塔塔(1963、1998),1部《交响经文歌》(1975),1部《安魂曲》(2003),2部音乐戏剧(1967、2001),以及大量的室内器乐、室内声乐、合唱作品和电影音乐。其中的钢琴独奏作品《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为“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指定曲目。

著名音乐理论家M·阿兰诺夫斯基在《交响乐与时间》一文中写道“俄罗斯交响乐在民族文化史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它安排了自己的20世纪年史,所以通过交响乐的历史可以了解该世纪的性质,它的内容”。”‘斯洛尼姆斯基为当代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被誉为“普罗科菲耶夫的最有才华的继承者”。众所周知。交响曲是西方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传统的交响曲通常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带有奏鸣一套曲体裁特点的多乐章形式,规模宏大、色彩绚丽,音乐创作中表现手段最为复杂多样,蕴含思想最为丰富且深刻。斯氏先后共创作了33部交响曲。这在同时代的作曲家中堪称之最。他本人曾在一次访谈中调侃道:“我们日子过得不好。当你生活得不好时,你写得就多,当你的每一部作品永远都遭受责难的时候,写得更多!”斯氏的交响曲不仅数量巨大。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从苏联到当代俄罗斯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时代特征。

斯洛尼姆斯基的交响曲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成熟期、转型期和晚期。第一个阶段为交响曲创作的早期(上世纪50年代末),年轻的斯氏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存26岁日寸创作完成了《第一交响曲》(1957—1958)。乐曲虽然使用了传统的调性音乐和三管交响乐队编制.但却没有采用传统的快一慢一中一快的四乐章形式,而是采用了三个乐章的慢一快一慢的形式,总时长约为28分钟。全曲有很多创新之处,尤其是长达13分20秒的第三乐章,作曲家将其处理为类似于帕萨卡利亚与赋格。如此新颖而复杂的终曲形式令听众耳目一新。从第一到第二阶段之间有近20年斯氏没有创作交响曲,这期间他在其它音乐体裁领域积极探索和实验各种现代作曲方式,在作品中大胆尝试多调性、微分音、十二音序列、点描法、偶然音乐等先锋派技法。以第一弦乐四重奏《交替圣歌》(1968)为例.斯氏存作品中使用了1/4微分音、非确定性音高、机遇节奏、流动演奏空间等手法。

第二个阶段为交响曲创作的成熟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可称为“新民间音乐”创作风格期。斯氏通过长期研究俄罗斯(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找到了所谓“自然系统”的创作思维模式,这一时期他共创作了8部交响曲。1978年完成的《第二交响曲》被苏联音乐理论家格里戈尔耶娃认为“是70年代新民间音乐创作方向的代表作。也是交响乐体裁、协奏曲风格的典范之作,创造了音乐风格的新转折——70年代的‘新的新民间音乐创作是俄国音乐的古典基础同现代思维的鲜明对比的‘多因素综合的进一步的发展”。80年代斯氏相继完成了《第三交响曲》(1982,四乐童)、《第四交响曲》(1982,四乐章)、《第五交响曲》(1983,三乐章)、《第六交响曲》(1984,单乐章)、《第七交响曲》(1984,五乐章)、《第八交响曲》(1985,单乐章)、《第九交响曲》(1987,两乐章)。

猜你喜欢
斯氏洛尼交响乐
《魔法交响乐》
中蜂斯氏蜜蜂茧蜂的生物防治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美妙的交响乐
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关于“斯氏体系”的系统化研究
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