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传
马若特,河北省曲阳县人,中国雕塑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99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回乡后创办“泥禅坊”工作室。
20余年来,他用泥陶艺术形式反映着山民这一原本极其朴实而庞大的社会群体。作品粗犷朴实,内涵深刻,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1998年,在中国雕塑艺术博览会上举办的首届环境雕塑大赛中,马若特选送的《厚土》系列泥塑作品,摘取了槐花奖桂冠,并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吸收为会员;2009年,马若特被评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马若特创作的《中国红》《信息时代》等泥塑作品,入选参展上海世博会。
曲阳县灵山镇辉岭村是太行山北部的一个山村,这个山村里有我的家,有我的祖辈生活的足迹。
我的家乡自古就是一个出产传说和灵睿的地方,我从小受到父老乡亲潜移默化的熏染,我爱我的父老乡亲,我更爱陶塑艺术。
我以村中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为原型,用心去塑造各具生活轨迹的农人形象,展现火热山村生活的民俗风情,成为我对生活的体悟和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
我的作品大多是太行山区村民生活的缩影,那咧嘴笑的山里娃、扭秧歌的老婆婆、引颈高歌的少女,欢庆丰收的乐手,蹲着吸烟的老汉,古朴的农舍、老井,这些充满乡土风情的泥塑作品,乡土中透露着亲近,粗犷中透露着质朴,略显夸张的艺术造型和朴实自然的艺术手法,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震撼。
那些堪称原生态的陶塑作品,突出了太行山地区特有的乡土气,那黄色的陶土粗憨的原质原色,泥人脸上和身上有意做出细小裂纹和风吹日晒的印记,那些扣拢的厚棉袄、宽腰的大棉裤和大土疙瘩似的大棉鞋都是中国农人男女老少近百年的典型穿着打扮,通过造型上的艺术夸张,给人一种憨厚、稚拙、原始的风格美。
我创作的这些泥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痛苦、有的让人奋进、有的让人同情,每个陶艺造型人物都带着自己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个性。淳朴、善良、慈爱、乐天、憨态可掬,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北方山村特有的乡土味。
艺术作品首先要反映生活,才能打动人。我的《打工族》,曾让一个老板想起了当年北漂的辛酸岁月,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我创作的《红泥人儿》被来华访问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一眼相中,欣然购买收藏。泥塑作品《免交农业税了》,由10个形态各异的山民及一个装有喇叭的电线杆组成,有的老人手捧泥土跪在地上,有的老人正擦着喜悦的泪花,几个汉子在欢呼,几个孩童在雀跃……作品准确地把握了党和政府这一惠农政策被传播到农民耳中的历史瞬间,这组作品在2007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刚刚亮相展台,立时吸引了众多来宾,当即有人愿出4万元收藏。但我却说,不!因为这组泥塑记录了一个光辉的历史瞬间。
像这样根据当地农村新变化、新景象创作的泥塑作品,我至今已完成400多组(件)。我要继续用泥塑作品去讲述,让更多的人知道山区农村的新面貌,农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