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英
摘 要:县级经济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有重要价值。不够过去我国忽视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当前背景下,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从而不断健全经济发展机制,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本文简要介绍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新思路;三农
县域经济可以说是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水平关系到人们的就业以及收入。近年来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一、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资源短缺。我国的县域农业经济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资源禀赋比较短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数量过多,现在的剩余劳动力已经超过1亿,同时未来的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可以说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1]。我国的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以及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着不够平衡的问题,二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加剧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出现明显降低,同时种植业的收入更是显著下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县域资金缺乏。传统上政府投资向国有工业以及城市倾斜,而农业以及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农民筹资等方式展开。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形势下,县域地区的国债项目占比仍然<1%。县域当中的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实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当中的重大项目。县域的中小企业更是无法得到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支持。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资金,往往无法有效满足中小企业以及农民投资的资金要求[2]。资金缺乏可以说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瓶颈,其中民营经济的融资困难更加严峻。
第三,产业结构落后。我国当前县域的工业企业以及产品水平较低,产业结构重复,从而导致产品结构趋同,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仍然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抢,所以企业的经营效益非常差。受体制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县属国有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停产甚至破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大企业竞争压力,县域产业布局以及工业布局创新能力不足,县域企业也因为规模较小以及产品技术水平低而面临生存问题。在探索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当中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
第一,探索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覆盖的范围比较广,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县域经济主要依靠城镇发展,因此大力提高中心城镇实力,构建适合资金进入以及流转的环境,可以说是探索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方法。过去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当中,主要重视实现全体城镇的联合发展,从而打造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这种不重视策略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能够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反而使得城镇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将中心城镇当作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从而发挥中心带动附近的作用,可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趋势。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当中,依托中心城镇来联动附近地区发展,使得中心城镇同附近地区能够共同新型的发展区域。除此之外,确保中心城镇的基础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其公共服务只能,在教育、文化以及卫生等领域联合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心城镇的向心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以及人才涌入到县域地区,拉动附近地区的生产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实现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二,发展特色县域产业。发展工业可以说是改进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措施。工业化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经环节,从发达城市的历程当中也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不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的县域经济环境能够发现,大部分的县域经济缺乏规模化工业产业支撑,也就是说并未走上常规发展的道路。产业往往集中在传统的农业领域,不过单一发展农业产业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县域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各项资源优势,有利于实现县域企业的持续壮大,从而形成健康完整的工业发展环境。这样一来就可以吸引外来企业以及资金的涌入,在县域当中逐渐建立健全工业集群。集中优势可以推动高新工业产业的发展,从而奠定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基础。在县域工业产业发展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下列方面。首先是要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吸引外来企业以及外来资金进入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县域地区的特色资源。其次是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当前县域地区的产业结构往往比较单一僵化,甚至同经济发展的趋势相违背,在发展工业产业的过程当中,需要积极调整县域当中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区域当中资源的充分流动,并且加强同外部经济的联系。
第三,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县域经济的发展落后同活力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县域经济当中的主体形式单调,相互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使得经济环境缺乏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县域经济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且不断流失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提高县域经济的活力有重要的价值。只有充分调动县域经济活力,从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实现这些资源的高效流动,才可以发挥这些资源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县域经济增强活力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需要大力吸引外来资金以及企业和进入。外来企业可以带来相应的资源,这部分资源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到发展有重要价值。资金可以同县域企业发生金融联系,企业家以及技术人才可以带动县域经济当中管理以及理念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吸引流失资源。传统县域经济环境较差,不利于资本的增殖,并且也无法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价值,导致大量资源外流。通过吸引外出人员创业,在他们回归的过程当中可以带回积累的资本以及技术,从而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活力。
第四,稳固县域经济基础。县级行政区域当中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属于农村地区,大部分的人口也属于农业人口,因此农业经济也是成为发展县域经济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过程当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传统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农业人口绝大多数情况下仅仅依靠农业生产来创造价值,不过技术水平以及工业水平落(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业生产力的浪费。这样一来就使得农业生产方式以及规模停滞不前,生产的价值较为低下。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要求,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农业的产业程度。通过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技术,大力改进农业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除此之外,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背景下,农业生产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指导,避免沿袭过去的生产观念。通过建立联产承包模式,来确保农业产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水平能够符合市场要求。从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宏观层面,实现农业产业以及工业产业之间的结合,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链条,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县域经济可以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发挥县域经济优势,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新思路,转变县域经济发展当中的不足,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城镇化须采纳低碳发展战略[J].中华建设,2015,12(7):159-161
[2]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4,3(1):236-239.
(作者单位:安阳市内黄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