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肌肉骨骼损伤是普遍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劳动与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与人因工程领域科研人员即持续投入职场肌肉骨骼损伤方面的调研,这些调研包括以问卷来分析各类产业劳工肌肉骨骼损伤症状之比例、种类、身体部位、及严重性之流行病学调查、以现场观察与纪录之现场人因性风险评估、及实验性人工物料处理活动研究。台湾已公告实施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则将肌肉骨骼损伤问题的分析与管控列为对企业之强制性要求。职场肌肉骨骼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持续开发与改善、相关教材的编撰、及专业人才的培训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人因性风险;人工物料处里;肌肉骨骼损伤;工作评估
中图分类号:TB 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5-0509-06
0 引 言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追求效率,工人们经常被要求以固定的姿势与反复的动作从事某一作业。如果劳工长时间的以不自然的姿势来完成作业,则会增加肌肉骨骼损伤之风险。肌肉骨骼损伤对劳工之个人影响包括身体局部之疼痛、刺痛、麻木,甚而造成肢体功能丧失等。造成肌肉骨骼系统伤害的成因包括人被撞击、跌倒、过度施力、反复动作、不良姿势、与休息时间不足等,这些成因可称为人因风险因子(ergonomic risk factor)[1]。被撞击与跌倒在工作场所较易被注意,而过度施力、不良姿势、反复动作、与休息时间不足等情况则较易被忽视。肌肉骨骼损伤的症状通常都是经过一段时日的累积后才会显现出来,因此也称为累积性损伤(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简称CTD)、重复性损伤(repetitive trauma disorders),若强调与职业的相关性,则可称为因工作而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2-3]。肌肉骨骼损伤是罹患率高、耗费多、对各类职业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职业疾病 [4-5]。许多国家的职灾调查皆显示此类损伤所造成的损失工作天比例,占所有职业伤害比例相当高。欧盟等国平均为38%[6-7],美国为32%[8],日本41.2%[9-10],英国40%[11-12]。肌肉骨骼损伤所造成的整体损失,近年來欧盟约为兩仟一百六十亿美元,占欧盟整体GDP 的1.6%;美国约为一仟六百八十亿美元,此占美国GDP 的1.53%。美国Liberty Mutual保险集团依该集团理赔数据及美国劳工部相关资料估算,发现由物料抬举、放下、携行、推/拉、投掷等活动引起的“过度施力”伤害于2013年对美国的企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了一百五十亿美元,此金额占当年全美国职灾损失总金额的24.4%[13](如图1所示)。
韩国罹患与工作有关的肌肉骨骼损伤之人数由1998年的124人增加至2009年的6 234人[14];1990年代,肌肉骨骼損伤在韩国只占所有职业伤病的10%,但到了2009年则提高到70%,这虽然与此类伤害的纳入职业病有关,也显示了肌肉骨骼损伤问题的普遍性。在台湾地区亦然,从2001至2011 年间,肌肉骨骼损伤相关的案件,约占所有职业伤害疾病给付之85%~88% [15]。台湾之职业伤病通报系统中亦显示在2008到2011年之间,肌肉骨骼损伤占职业病总通报量的将近一半,为最常见之职业疾病。 由于肌肉骨骼损伤的盛行率高而且病期长,是造成劳工长期失能(disability)的主要因素,全面影响劳工、企业以及国家社会。对劳工而言,肌肉骨骼损伤骨骼疾病会造成行动不便、体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收入减少,甚至使生活陷入困境;对企业而言,缺工导致生产力与产品质量下降,工伤赔偿、医疗给付与保险金额提高,导致经营困难;对整个社会而言,工伤给付与社会救济负担提升,且占用大量的医疗与社会资源,不利于社会和谐之发展。
1 台湾地区之调研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台湾主管职业安全卫生科研任务的劳动与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劳研所)即积极地推动职场肌肉骨骼损伤方面课题之研究,并邀集学者专家投入这方面之调研。这些调研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问卷调查
台湾地区早期的肌肉骨骼损伤未列入职业伤病,因此欠缺数据来佐证这类问题的普及性与严重性。90年代开始有学者以对劳工施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始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的分布调研,这些调研几乎皆采用北欧肌肉骨骼问卷(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NMQ) [16-18]为工具,而调查对象则由制造业的半导体、电子、通讯等产业延伸至建筑、餐饮、医疗、摄影记者等营建与服务业之从业人员[19-24]。NMQ为一种封闭性问卷,当受访者填完个人基本数据与工作描述后,即须回答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是否在某身体部位有肌肉骨骼损伤的问题:是否有刺痛、麻木、不适……等感觉。问卷将肌肉骨骼之不适与伤害部位分为颈部、肩膀、上背、下背或腰部、手肘、手或手腕、臀或大腿、膝盖以及脚或脚踝。如受访者回答“是”,则继续回答症状之发生频率、延续时间、医疗记录或对工作与家居活动之影响等,以判定肌肉骨骼损伤之严重程度。在台湾各产业,NMQ问卷调研的结果多半显示劳工自诉肌肉骨骼损伤症状比例颇高,也呈显了肌肉骨骼损伤问题的普及性。
1.2 现场人因风险因子评估
问卷调查是主观性调查,收集的数据是受访劳工的主观反应,这些主观数据必须与客观数据比对才能确认其可靠性。肌肉骨骼损伤于职场的客观调研是以工作场所的人因风险因子评估为主,这类的评估是由人因工程专家使用特定的工具到工作场所观察并记录工人工作的情况,然后将其工作评分并评定肌肉骨骼损伤的风险等级[25]。人因风险因子以身体各部位在工作工中的姿势、施力、频次、时间为主,现场评估使用的工具自然应包括这些项目的纪录、配分、与汇整。台湾人因工程界对于人因风险因子评估方面的调研以引进并评估欧美国家开发之工具应用于台湾各类型的工作环境为主,并未有原创的人因风险因子评估工具。某些调查是以人员访谈之主观数据配合生物力学等客观分析结合[26]来进行的。
欧美国家由个人或机构开发之现场人因风险因子评估之工具很多。以下是简单地介绍在台湾常被采用来评估工作场所人因风险因子的工具:
1)人因基准风险识别检核表(Baseline Risk Identification of Ergonomic Factors,简称BRIEF):此检核表由美国一家公司开发[27-28],是90年代常用的工具。它虽然有头/颈、躯干、及腿部分析,但是仍然是以上肢的分析与检核为主。
2)肌肉骨骼损伤检核表(MSDs)是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简称OSHA)开发之肌肉骨骼损伤风险检核表[29],此表分为A、B、C等3部分,分别检核上肢、背与下肢、及人工物料搬运作业。检核表A把危险因子分成七大类,即:重复性作业(手指、手腕、手肘、肩或颈部动作)、手部施力(重复性作业或静态负荷)、不当姿势、接触压力、震动、环境,以及作业速度的控制。检核表B把危险因子分成五大类,包含:不当姿势(重复性姿势或静态姿势)、接触压力、震动、推/拉,以及作业速度的控制。检核表C评估人工搬运的重量、位置、频率、姿势、行走距离,以及持续时间等危险因子。林彦辉、叶文裕、陈志勇[30]曾以MSDs与BRIEF来分析8家企业共40名劳工之人因风险,结果显示MSDs有较佳之敏感度。
3)工作姿势分析法(Ovako Working Posture Analysis System,简称OWAS)是芬兰一家钢铁公司开发之人因风险因子分析工具;它以系统抽样的概念来定时观察人员于特定瞬间的工作姿势与情况,再依姿势与状况之频次比例加以评分(如图2所示),并依评分结果来决定肌肉骨骼损伤之风险等级及现场作业改善之必要与迫切性。OWAS曾被用来分析钢铁厂、汽车修护、建筑工程、农场、医疗机构等之人因风险因子[31-34]。
4)NIOSH 1991人工物料抬举公式。此公式为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署(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简称NIOSH)开发之人工物料抬举分析工具[35]。此公式适合分析以人工物料处理为主之作业,例如物流、仓储等。此公式指出在理想条件下一个工人能够抬起的物品重量在23公斤以下才不致有下背伤害风险;陈志勇与李永辉[36]指出以台湾的被试进行物料抬举作业时,男性单人抬起货物不应超过24公斤,女性则不应超过17公斤。若人工物料抬举公式计算出的抬举指数(Lifting Index,LI)大于1则表示有下背伤害风险,作业必须改善。
5)关键指标法(Key Indicator Method,简称KIM),此法表由德国的Feder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与Committee of the German States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共同开发[37],包括抬举、握持、携行(Lifting,Holding,Carrying,簡称LHC)、推、拉(Pushing,Pulling,简称PP)、及人工物料操作(Manual Handling Operation,简称MHO)部分[38]。潘仪聪、刘俊杰、黄耀兴等[39]指出KIM适合多数具有抬举、放置、推、拉、携行等作业之场所,此法使用简便,适合工作场所之快速诊断与评估。KIM 检核表之人因工程风险依以下公式计算风险值:
风险值= 时间× (荷重+ 姿势+ 工作情况+…)
劳工作业之人因风险等级则依计算出之风险值分为4级:①不须改善;②应考虑改善;③应改善;④立即改善。
6)快速上肢评估法(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RULA),快速上肢评估法是由McAtamney与Corlett 开发之评估方法[40]。RULA评估法系依劳工工作时身体动作姿势进行评分,并将身体分为A群(包括上臂、前臂与手腕)和B群 (包括颈部、躯干与腿),另外还考虑「施力大小」,以及造成加分或减分的其他「条件」,每个部位都有其姿势的角度范围限制,超过者便计分,不同角度范围就有不同分数,并依肌肉施力状态及施力大小、作业环境中有无振动情形,评估该作业的行动水平(Action Level,AL)。刘伯祥,潘仪聪,陈志勇,等[41]曾以此法评估建筑工人之肌肉骨骼伤害风险。
除了以上工具外,尚有其他如人因评估表(Ergonomics Assessment Worksheet,EAWS)等,此处不再赘述。
1.3 人工物料处理之调研
许多的肌肉骨骼损伤是由于工人以不自然姿势、过度施力、高频次、长时间从事人工物料处理作业所引起的。人工物料处理作业中又以物料的抬举(lifting)对工人的下背损伤造成的风险最大。1990年代初期以来,学者即开始从事一系列的人工物料处理的研究[42-46],这些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工作量的要求不应该超过工人处理物料之仍力限度,而工人在各种工作条件下之物料抬举能力可以实验数据来发掘与确认。生物力学法(biomechanical approach)、生理学法(physiological approach)及心物法(psychophysical approach)被使用在许多课题中[47]。除了物料的抬举外,也有学者进行了如提物[48-49]、握持[50]等之人工物料之课题。
2 主管机关与法规
台湾职业安全卫生的主管机关是“劳动部”所属的“职业安全卫生署(职安署)”及“劳动与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劳研所)”,“职安署”主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之修订与落实、劳工健康服务与管理、职灾保护、劳动检查等业务;“职安署”下辖之“劳动检查所”可派遣劳动检查员至事业单位进行职灾调查及劳动检查,对于违反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事业单位可依法开列罚单并要求限期改善;“劳研所”负责职业安全卫生科研、职业危害与职灾风险评估、法规建议、职业安全卫生概念与方法的推广与普及。主管机关于1996年开始将主要肌肉骨骼损伤列为法定职业伤病,这些伤病可以申请劳工保险职业病给付,包括雷诺氏病(Raynauds disease)及长期压迫引起的关节滑囊病变、长期以蹲跪姿势工作引起之膝关节半月状软骨病变、压迫造成之神经麻痹(如职业性腕道症候群等)、因长期工作压迫引起的椎间盘突出、颈椎椎间盘突出、肌腱腱鞘炎、全身垂直振动引起的腰椎椎间盘突出、以及旋转肌袖症候群等。
除了将肌肉骨骼损伤列为法定职业伤病以外,另外一件重要的发展就是职业安全卫生法的修订。由于职场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原因复杂,世界各国都还没有肌肉骨骼损伤方面具体的法案,多数国家法令的依据大体还是“一般性的雇主责任条款”,所以政府主管机关的执法都以强制性的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夹带自愿性的标准与指引,以教育推广与现场辅导等方式來落实肌肉骨骼损伤的防制。台湾于2013年7月修订之“职业安全卫生法”中,第6条第2项具体要求企业“对下列事项,应妥为规划及采取必要之安全卫生措施:一、重复性作业等促发肌肉骨骼疾病之预防。……”。该法施行细则第9条规定“预防重复性作業等促发肌肉骨骼疾病…其内容应包含下列事项”:
1)作业流程、内容及动作之分析;
2)人因性危害因子之确认;
3)改善方法及执行;
4)成效评估及改善;
5)其他有关安全卫生事项。
以上之要求是强制性之要求。另依职业安全卫生设施规则第324条之1规定企业“使劳工从事重复性之作业,为避免劳工因姿势不良、过度施力及作业频率过高等原因,促发肌肉骨骼疾病,应采取危害预防措施,并将执行纪录留存三年”。此外,也规定企业雇用劳工人数超过一百人者,应依作业特性及风险,订定人因性危害预防计划,并据以执行;雇工人数未达一百人之企业,可以执行纪录或文件代替。台湾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安全卫生自主管理的机制,官方的劳动检查员一般不主动到企业进行劳动检查,但劳动检查机构在以下情况应主动派遣劳动检查员至相关企业进行劳动检查:①接获劳工投诉其工作场所有职业伤害风险或雇主有违反相关法令的情况;②接获医疗机构通报有确诊之与职业相关之肌肉骨骼损伤病例。
肌肉骨骼损伤在台湾已列为法定职业伤病,职安法与施行细则也条列企业或雇主的责任与应有之作为。然而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均缺乏肌肉骨骼损伤风险评估与针对这些风险进行工作设计与改善之专业人才,主管机关的劳动检查员也大多尚未具备肌肉骨骼损伤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因此,目前仍处于开发肌肉骨骼损伤风险评估与现场作业改善案例、丰富相关教材,以加速相关专业人才培训的阶段。
3 结 语
肌肉骨骼损伤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受到台湾职业安全卫生主管机关与许多人因工程界学者的关注。近二十多年来学者专家们执行了许多科研课题,包括以NMQ问卷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症状分布的调研、以人工物料处理为主题之实验性研究、及以现场工作观察与评分为主的现场人因风险因子评估。上述的调研主要的精神是发掘肌肉骨骼损伤问题、客观地评量肌肉骨骼损伤的风险、及有肌肉骨骼损伤风险的现场作业必须落实工作改善。台湾当局已开始实施的职业安全卫生法为肌肉骨骼损伤事故的发掘、风险评估、工作改善提供了政府法令之依据。肌肉骨骼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持续开发与改善、现场人因风险因子评估教材的编撰、及专业人才的培训是未来人因工程界于肌肉骨骼损伤议题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Silverstein B A,Fine L J,Armstrong T J.Hand wrist 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 in industry[J].British J.Ind.Med.,1986,43:779-784.
[2] Picavet H S J,Schouten J S A G.Musculoskeletal pain in the netherlands:prevalence,consequences and risk groups[J].The DMC3Study Pain,2003,102(1-2):167-178.
[3] Johansson J A.Workrelated and non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J].Applied Ergonomics,1994,25(4):248-251.
[4] Thiehoff R.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work disability caused by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2002,31(10):949-956.
[5] Guo H R,Chang Y C,Yeh W Y,et al.Prevalence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among workers in Taiwan:A nationwide study[J].J Occup Health,2004,46:26-36.
[6]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n europedefinitions and statistics[R].Eurogip,2007.
[7] Working Conditions.A quarter of EU citizens suffer from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R].European Social Policy,2008.
[8] Nonfatal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illnesses requiring days away from work[R].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02—2006.
[9] Machi S,Katsumi Y.Musculoskeletal pain in Japan:prevalence and interference with daily activities[R].Jap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nd SpringerVerlag,Tokyo,2005.
[10]日本中央勞動灾害防止协会,取自:http://www.jisha.or.jp/
[11]Health and safety statistics highlights[R].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April,2003.
[12]Health and safety statistics[R].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July,2006.
[13]Liberty Mutu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afety.2016 liberty mutual workplace safety index[R].2016,Hopkinton,MA,USA.https://www.libertymutualgroup.com/
[14]Kim K H,Kim K S,Kim D S,et al.Characteristics of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n Korea and their workrelatedness evaluation[J].J Korean Med Sci.,2010,25(Suppl):77-86.
[15]劳动与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肌肉骨骼伤病高风险作业成因分析与现场改善[R].台北:劳动与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2012.
[16]Deakin J M,Stevenson J M,Vail G R,et al.The use of the nordic questionnaire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a case study[J].Applied Ergonomics,1994,25(3):182-185.
[17]Dickinson C E,Campion K,Foster,A F,et al.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an examination of the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J].Applied Ergonomics,1992,23(3):197-201.
[18]Kurorinka I,Johnson B,Kilbom A,et al.Anderson G,Jorgensen K,Standardized nordic questionnaire for the analysis of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J].Applied Ergonomics,1987,18(3):233-237.
[19]李开伟,叶文裕,朱振群,等.半导体制造业累积性工作伤害现况调查[J].劳工安全卫生研究,1997:1-14.
[20]李开伟,许耀文.新竹科学园区从业人员肌肉骨骼系统伤害症状分[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1996,6(4):21-34.
[21]萧淑铢,许汉铭,谢孟颖,等.电子业从业人员职业性手部皮肤疾病之盛行率与相关因子调查[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1996,4(4):41-51.
[22]全中妤,畲佳燕,李中一,等.饭店房务员肌骨不适/睡眠/生活质量之调查研究[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11,19(3):361-372.
[23]吴水丕,邱忠本.饭店房务人员肌肉骨骼不适之人因研究[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07,15(2):179-190.
[24]李开伟,郑尧铨,陈志勇,等.摄影记者肌肉骨骼伤害自觉症状之调查与生物力学分析[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02(1):12-21.
[25]李开伟.实用人因工程学[M].台北:全华科技图书公司,2013.
[26]吕志维,姚佳均,郭倩彣.TFT-LCD模块制程肌肉骨骼危害之人因工程分析[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07,15(4):353-361.
[27]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人因工程应用手册[R].1995:33-34.
[28]Li K W,Hsu,Y W,Tsai,C J.Applying the BRIEF survey in Taiwans hightech industries[J].Journal of the Computer,the Internet and Management,2003,11(2),78-86.
[29]李禹璇,翁瑞萱,徐雅媛,等.劳工工作环境与自觉肌肉骨骼不适之相关研究[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13,21(4):432-441.
[30]林彦辉,叶文裕,陈志勇.人因工程检核表工作现场适用性研究[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1999,7(1):45-60.
[31]Li K W.Postural analysis of four jobs on two construction sites:an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OWAS method in Taiwa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1999,41:183-190.
[32]Kant I,Notermans J H V,Borm P J A.Observations of working postures in garages using the Ovako Working Posture Analysing System(OWAS) and consequent workload reduction recommendations[J].Ergonomics,1990,33(2):209-220.
[33]Kivi P,Mattila M.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work postures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ized OWAS method[J].Applied Ergonomics,1991,22(1),43-48.
[34]Lee Y H,Chiou W K.Ergonomic analysis of working posture in nursing personnel:example of modified Ovako working posture analysis system application[J].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1995,18:67-75.
[35]Waters T R,PutzAnderson V,Garg A,et al.Revised NIOSH equ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manual lifting tasks[J].Ergonomics,1993,36(7):749-776.
[36]陳志勇,李永辉.我国人工搬运重量常数设定探讨[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1998,6(3):1-8.
[37]Klussmann A,Sreinberg U,Liebers F,et al.The Key Indicator Methods for Manual Handling (KIM-MHO)evaluation of a new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working conditions with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2010,11:272.
[38]吴欣洁,宋鹏程,游志云,等.人因工程在工作场所的改善介入:个案研究[J].劳工安全卫生研究,2011(19):299-307.
[39]潘仪聪、刘俊杰、黄耀新,等.工作现场人因工程危害预防效益个案评估[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13,21(3):345-355.
[40]McAtamney L,Nigel Corlett E.RULA:a survey metho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workrelated upper limb disorders[J].Applied Ergonomics,1993,24:91-9.
[41]刘伯祥,潘仪聪,陈志勇,等.运用快速上肢评估法探讨营建业劳工肌肉骨骼伤病风险之研究[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15,23(1):86-96.
[42]许胜雄,李永辉,吴水丕.最大可承受抬举重量之心物法测定[J].中国工业工程,1993,10:73-79.
[43]李永辉,游添灯.举重物动作之动力学分析二维关节受力模式之建立[J].中华体育,1990,4(3):76-85.
[44]吴水丕.箱子大小对于一次最大可承受抬举重量之效应[J].技术学刊,1996,11(2):245-250.
[45]Li K W,Yu R F,Han X L.Physiological and psychophysical responses in handling maximum acceptable weights under different footwearfloor friction conditions[J].Applied Ergonomics,2007,38:259-265.
[46]Li K W,Yu R F,Gao Y,et al.Chinese workers performing combined manual materials handling tasks[J].Int.J.Ind.Ergon.,2009,39:422-427.
[47]Dempsey P G.A critical review of biomechanical,epidemiological,physiological,and psychophysical criteria for designing manual materials handling tasks[J].Ergonomics,1998,41(1):73-88.
[48]Li,K W,Chiu W S.Isometric arm strength and subjective rating of upper limb fatigue in twohanded carrying tasks[J].PLoS One,2015,10(3):e0119550.doi:10.1371/journal.pone.0119550
[49]Li K W,Wang C W,Yu R.Modeling of predictive muscular strength for sustained onehanded carrying task[J].Work,2015(52):911-919.
[50]吴水丕,李镇男.持住时间与作业高度对于国人持住能力之效应[J].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2015,23(2):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