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文明急剧发展,传统文明逐渐衰退。山西传统犁面临严峻的存留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认识其物质与非物质的价值意义,争取对其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为山西的农耕文明留下一些实物。
关键词:山西;传统犁;价值;农耕文明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率先步入文明社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传统犁作为中国农业发展和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人类社会已步入了现代社会,传统犁的光环已逐步暗淡,但是其所具有的价值仍然值得关注。对于山西传统犁而言,它具有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农业發展史的价值、技术价值与教育价值。山西传统犁在中国犁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在中国农耕文明里也是一个瑰宝
认识中华文明的价值。华夏文明最早在黄河流域形成,这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山西南部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因为这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山西,为华夏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丰富营养。山西在华夏文明形成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晋南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培植了许多文明的因素;二是晋中、晋北作为连接北方文明的纽带和边缘地带,既把中原文化因素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也承担着把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整合的任务。由于山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在这一地区传统犁在华夏文明形成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从而认识山西传统犁,对于认识中华文明也就具有举一反三的效用。从而认识山西传统犁的这一功用,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部分使用价值。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孕育而出的山西传统犁,在现代化机械大生产的冲击之下,特别是50-80年代耕地面积的急剧扩大,现代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的积累,现代工程技术增强,金属的冶炼技术的成熟,难免会导致其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山西传统犁没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恰恰相反,现代化的铧犁,从结构与原理上来说都是来自传统犁从古至今的积累,是传统犁的延续。正如传统犁在发展历程中每一次的革新,都明显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样,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生产工具的转型使传统犁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尽管如此,山西有些地区传统犁的身影依然存在,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仍然需要应用传统犁来进行耕作,加之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需要应地制宜进行耕作,也同样对传统犁有着需求。为此,认识传统犁,研究传统犁,改造传统犁,仍然是目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传统犁的实用价值并未因现代农业的到来而彻底消失,它仍然具有明显的部分实用价值
认识农业发展史的价值。“民以食为天”,农业是食物提供的基础,农具是农业的基础,传统犁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史中则是农具的基础。耒耜推动社会从渔猎、采集向农业转变,石犁的出现促进物种、人类社会的形成,牛耕促进生产技术、耕种制度的变革。传统犁一步步走来,每一次都推动着农业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山西传统犁的发展积聚着山西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更体现出他们对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多种多样的山西传统犁是山西农业发展史中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山西传统犁演化的研究,也是我们对农业史的进一步认识,更是对农业史的丰富。回望历史,以史为镜,其对于认识今天的现代农业、以及农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价值。
技术价值方面。“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直接实用目的,借助自然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发展出来的各种有效活动的方法、手段。因此技术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山西传统犁各个部件的质地、形状,历经不同时代的劳动人民实践总结而发展,汇聚着他们的聪明智慧。而面对现代化机械大发展的时代背景,虽然它们渐渐地离开了舞台,但是现代铧犁的形制、原理都是从它们发展而来,也可以说如以往传统犁的演变一样,现代铧犁只是它改造后的另一种形式。山西传统犁在漫长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技术精华,至今仍有值得挖掘和整理的价值,它可以为现代犁耕工具和耕犁技术提供十分宝贵的技术思想和技术工艺,是中国农耕科技中的一份难得珍宝,值得挖掘、开发、利用。
教育价值。德国的杜尔认为教育的价值分为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现实价值方面,山西传统犁在中国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应被世人遗忘,我们应该积极着手搜集相关实物及资料进行整理,建设博物馆供人们学习与重视,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理想价值方面,先民经过艰苦奋斗,发展山西传统犁文化,促进农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和理想,这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我们立足当下,应当学习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我们艰苦奋斗的意志,用艰苦奋斗的状态去迎接现实中面对的种种困难。
总之,回眸山西传统犁在漫长农耕文明历程中的足迹,伴随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很多久远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一步步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应该从传统犁演化研究上面受到启发的同时,认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影响意义,了解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价值。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对其进行各种必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诸锡斌.自然辩证法概论[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梁帅毕(1987.04- ),男,山西人,硕士,云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