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引用中国先秦经典之方式及其意蕴探微

2016-05-30 23:49李莹
北方论丛 2016年6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

李莹

[摘要]梭罗的《瓦尔登湖》具有很深的中国先秦经典情结。在其著作中或明引,或间引,或暗引,引用自如,方式灵活,契合自洽,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完美的有机结合。引用经典,不仅丰富了文化意蕴,提升了思想境界,而且更是彰显了西方学者酷爱中国先秦圣哲经典好学精神与宏阔视野,由此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生态格局中,《瓦尔登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引用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精神的成功典范,更具有学术价值与启迪意义。

[关键词]《瓦尔登湖》; 经典情结;明引之真;间引之善;暗引之美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6-0070-05

Abstract: Walden written by Thoreau has deep complex of classics of early Qin. In Walden, the citation methods are various, such as direct citation, or indirect citation which contain deep reflection of sincerity, goodness and beauty. The citation of classics not only enrich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enhances the thinking level but also displays westerners tolera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lassics. All of the influence shows the charm and vividness of Chinese classics on western intellectuals. In the intercultural pattern, Walden successfully cited the classics in early Qin Dynasty, which makes the masterpiece quite outstanding.

Key words:Thoreau; Walden; classic complex; direct citation; indirect citation; insightful meaning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老师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的《梭罗小传》开篇即以诗化的语言称颂道:“仿佛是清风送来了他,仿佛是麻雀教会了他,仿佛是神秘的路标指引着他,觅见了远方土壤中怒放的兰花”[1](p8)。众所周知,梭罗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奇人,而其代表作《瓦尔登湖》则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奇书。《瓦尔登湖》于 1854年首次出版,当初颇遭冷遇。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其人其著才备受关注,声誉鹊起。1969年,梭罗塑像被正式安放于纽约“名人馆”,被称之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要的自然的阐释者,是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位圣徒”[2](p11)。1985年,《瓦尔登湖》在《美国遗产》(American Heritage)杂志上所列 “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中名列榜首[3](p171)。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劳伦斯·比尔视《瓦尔登湖》为“圣经”和“给人以灵感的文学经典”,又认为:“与其说它是一部不朽之著,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真实的生活。”[3](p313)中国第一个译介《瓦尔登湖》的作者徐迟评价此著说:“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脾,动我衷肠。”[4](p379)因此,努力拓展研究《瓦尔登湖》的新渠道,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但具体而言,《瓦尔登湖》之美究竟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深入探寻呢?

通过对《瓦尔登湖》的悉心研读,笔者发现,其文化精神除了深受其老师爱默生思想之影响外,还深受中国先秦哲学著作《四书》及老子、庄子等诸子经典文化精神的浸润。林语堂说得好:“梭罗的人生观,在所有的美国作家中,可以说最富有中国人的色彩,我把梭罗的文章翻译成中文说是中国诗人写的,一定不会有人怀疑。” [5](p89)所谓“中国人的色彩”,其中主要是指富有中国元素标志的先秦圣哲经典之精神。梭罗喜欢中国先秦圣哲经典,完全是受到其师爱默生的影响。在哈佛学院求学期间,爱默生就阅读了约书亚·马什曼编译的《孔子著作》(实即《论语》),被其中深厚博大的仁爱精神所吸引。他在日记中写道:“孔子,民族的光荣,绝对东方的圣人,他是个中间人。他是哲学中的华盛顿、仲裁人,现代史中的中庸之道。” [6](p137)他还专门摘抄了好多语录。爱默生还阅读了大卫·科利1828年翻译、在马六甲出版的《中国古典著作〈四书〉》,立刻被简洁、短小而机智的儒家式道德教育所吸引,认为:“《孟子》是用它静谧的阳光对卡莱尔的暴风雷电的一个危险的反衬。”[7](p552)在深深感受了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精神之后,爱默生又及时将其推荐给了学生梭罗。师徒二人合作,还共同编辑了超验主义的代表期刊《日晷》。在这份月刊上,他们分别选载了马什曼翻译的《四书》与科利翻译的《四书》,取名《中国古典精粹〈四书〉》。在老师爱默生的直接影响下,梭罗对中国先秦圣哲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由衷称赞道:“这些古书是多么动人心魄,荷马、孔子的情趣是多么高贵!” [8](p187)正因为梭罗十分喜爱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的哲学思想,所以,在其世界名著《瓦尔登湖》中亦就得到了最自然、最亲切、最准确、最适当的引用。本文拟就 《瓦尔登湖》引用中国先秦圣哲经典思想的方式及其意蕴略做探讨,以窥梭罗与中国先秦圣哲经典文化精神深厚情结之一斑。

一、直引之真:文章不写一句空

所谓“直引”,就是将中国先秦圣哲经典之语言原汁原味地引用于自己的著作中,以增进行文论证的权威性与说服力,收到水乳交融、为我所用的良好效果。这种直接引用的方式,在《瓦尔登湖》中占绝大多数,也是梭罗引用得自如灵动、真情流露的佳妙之处。

在《瓦尔登湖》的《经济篇》中,梭罗论述人们“生活之道多种多样”与“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不过那是时刻都在发生的奇迹”的时候[9](p7),作者引用《论语·为政》第二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在这里主要是教育子路对待知与不知的是非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子路是孔子喜爱的学生,比孔子小9岁。子路性刚,好以不知为知,故孔子以此抑之。梭罗引用孔子教育子路对待知与不知要有正确态度的言论,用意十分清楚,就是对如何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之道”要怀抱实事求是的态度。倘若仅凭想当然生活,到头来只会是海市蜃楼般的一场虚幻而已。

在《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一章中,梭罗以饱蘸深情之笔墨,淋漓尽致地描述了自己对瓦尔登湖早晨美景的陶醉之意。作者对于 “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如此清新美好的景象,自然是欣喜万分而充满感恩的。接着又引述说:“据说成汤王的浴盆上刻有大意如下的文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能够理解个中道理。黎明带回了英雄时代。”[9](p6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汤之《盘铭》”。意思是说,假如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自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也正如梭罗所亲自感受的那样,每个早晨都是新的。值得玩味的是,梭罗在引文之后所说的“我能够理解个中道理。黎明带回了英雄时代”这两句话。此时此刻,作者是真正理解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9个字的重要意义了,即要做人,就要做一个不断有新思想、新动力、新成就、新气象的人。就像每日清新纯洁、活力四射的早晨,给人以清新活泼、精神振奋的无限美感。如果人人都能处于这样的一种亢奋昂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那么不就等于是“黎明带回了英雄时代”了吗?《大学》“汤之《盘铭》中的“三新”理念,通过梭罗亲历清新早晨魅力的生动描述与阐发,从而使得东西方人共同向往与追求的人生新境界,并由此碰撞出了灿烂新异的耀眼火花,给人生前景涂上了一层亮丽的色彩。

在《结束语》这章中,梭罗论述:“如果我得整天关在小阁楼的一角,就像蜘蛛一样,只要我还有思想,世界对我来说还是一样大的” [10](p230)之后,引用《论语·子罕》第九之孔子语录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的意思是说,三军的元帅可以被撤换、被劫夺,但一个普通的男子汉却是无法强迫他改变志向的。孔子以强弱对比的手法,强调立志的重要性。正如梭罗所说的那样,只要他的思想不灭,志向不变,抱负恒在,虽然“整天关在小阁楼的一角”,但他仍然会觉得世界照样辽阔远大。这就是坚守意志的无穷魅力。正因为意志如此坚定而丝毫不动摇,所以,梭罗说:“我只走我能走的唯一道路,在这条路上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我。”[9](p231)梭罗自己置世俗偏见于不顾,坚持超验主义的理想与实践,孤居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从事一项亲近自然、自给自足、生活简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这本身就是一出“匹夫不可夺志”的惊世骇俗而难能可贵之壮举。梭罗形象之伟大,精神之崇高,其魅力正在于此。

《瓦尔登湖》中直接引用先秦圣哲经典言论的数量相对较多,且分布全书。这些所引经典言论,观点明确,意旨鲜明,皆具经典意义,与梭罗所叙述之内容、表达之主旨水乳交融,极大地增强了《瓦尔登湖》的论证力度,提升了《瓦尔登湖》的思想高度与艺术境界。梭罗如此成功地学习与借鉴中国先秦圣哲经典之文化精神,委实是别具世界眼光的明智之举。

二、间引之善:横看成岭侧成峰

所谓“间引”,即指间接引用。它与直接引用原文不同的是,或将原文加以翻译后引用;或点明所引原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或对原文中相关的内容有所提示。这是作者对于原文熟谙明了、灵活运用的体现。

梭罗在《春天》一章中,他将《孟子·告子上》的一段话作了翻译后引用于文中。译文为:“美德的萌芽多次被阻止生长后,夜间有益的气息也不足以保全他们了。一旦夜间的气息无法再保全它们,那么人性便和兽性相差无几了。人们看这人的本性如兽性一般,就认为他从未有过理性的天赋。这些都是人的真实自然的感情吗?”[9](p221)《孟子·告子上》原文为:“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楛亡之矣。楛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其人之情也哉?”。对照原文,梭罗的译文有些不够圆满,但却凸显了“呵护美德十分重要,若失去美德,就失去了人性”基本道理与精神。梭罗间引《孟子·告子上》关于牛山之木的比喻事典,十分自然而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立场,彼此气脉相通,浑然天成,实在难得。

在《村子》一章之结尾处,梭罗这样写道:“我确信,如果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像我当时那么简朴,盗窃和抢劫的事便不会发生。这类事只发生在这样的社会里:有些所得到的有余,而另一些人则不足”[9](pp124-125)其中“有些所得到的有余,而另一些人则不足”二句,自是从老子《道德经》化来。《道德经》原文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梭罗对于违反自然法则的“有些所得到的有余,而另一些人则不足”的社会不公现象是愤愤不平、深刻批判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那样过着简朴的生活,以此阻止“盗窃和抢劫的事”的发生。其想法虽然是朴素而稚嫩的,但他所勾画的人人平等、社会安宁的蓝图则是美好而令人憧憬的。

梭罗间引先秦圣哲的经典语录,有时往往只有一点很概念化的提示,而作为读者,只要根据上下文的贯通分析,是可以梳理出所间引的原文内容的。《禽兽为邻》一章中的叙述就是如此。文章写道:“我非常接近于万物的本质化为一体,这是我一生中所不曾有过的。我怕这些思想不会再回到我的脑海里来。要是有益的话,我会吹口哨召唤它。当思想向我们发出邀请时,推说还得考虑考虑,这是否明智?我的思想已经一去无踪,我再也无法追寻了。什么是我方才正在考虑的问题呢?这是一个迷迷蒙蒙的日子。我还是来看看孔夫子的三句话吧,它们会把那思想重新恢复过来。”[9](p161)其中“孔夫子的三句话”究竟是哪三句话呢?梭罗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欲知究竟,我们只能透过此章《禽兽为邻》的深度阅读,在了解它的主旨与意趣之后,方能知晓“孔子的三句话”对梭罗的重要意义。

由题目《禽兽为邻》可知,梭罗要描写的主体内容,就是他在瓦尔登湖与各种飞禽走兽为邻居友朋的事情。那些飞禽走兽们是那么的可亲可爱,那么的富于情趣。对于梭罗而言,岂一个“乐”之了得?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了梭罗所喜欢的“孔夫子的三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意思吗?这里的“知”,就是智慧、聪明的意思;其中的山、水,代表自然。梭罗自幼喜欢自然山水,加之与其师爱默生一样都是超验主义忠实的践行者,崇尚自然,力图简朴,更是其核心精神与生命基调。所以,梭罗从孔子的这三句话中遇到了真正的知音,同时获得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正因为梭罗太熟悉这三句话了,太懂得它的伟大意义了,太使他激动人心了,于是,当他提及孔子的这段话时已不必要具体介绍了,只需点出“孔夫子的三句话”即可。就好像我们称道宋代著名理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名言为“横渠四句”一样,它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意象了。由此可见,“孔子的三句话”对梭罗的影响是何等之深刻,作用又是是何等之重大。

三、暗引之美: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谓“暗引”,即指梭罗所描写的场景及境界与先秦圣哲的经典精神暗中相合,彼此呼应,颇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的神妙意味,那情景简直就是先秦圣哲经典精神的现场映现。梭罗的如此暗引之法,堪称是先秦圣哲经典精神的别一种承传方式,应当值得特别注意。这类暗引的例子很多,此仅举三例论之。

(一)孤独为美,以苦为乐。在《结束语》中,梭罗是这样来认识贫苦与孤独的,他说:“他的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将显得越不复杂,孤独将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也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也不成其为软弱……不论你的生活多么卑贱,面对它,活下去。不要躲开生活,咒骂生活。它不像你那么坏。你最富的时候,生活看起来最穷。爱挑毛病的人即便在天堂也会找出毛病。尽管生活很穷,还是要热爱生活。即便在贫民所里,你也许还会有快乐、刺激、光荣的时光。济贫院窗上反射出的夕阳的光辉,和富人公寓上反射出的一样明亮;门前的雪也一样在早春融化……在我看来,城里的穷人往往过着最独立的生活,也许他们就是博大到可以毫无顾虑地去接受施予……把贫穷当作花园的草,当作圣贤那样培养,不要自找麻烦去找新事物,不能是衣服还是朋友……不要给我爱,不要给我钱,不要给我名誉,给我真实就行了……那气派,那房子,那种场所和‘娱乐,我一样都不要。”[9](pp227-231)梭罗之所以如此安贫乐道,只是因为在他看来:“一份明智的理性,要比一座高如悬月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9](p40)这是梭罗对自己贫苦寂寞最为出神入化的得大自在、得大智慧的独到妙解。

梭罗是如此描写孤独贫苦并乐享其中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笔下之人们是如何对待贫苦寂寞的呢?《论语·雍也》第六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述而》第七云:“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述西方梭罗关于甘贫乐道的情景描写与东方孔子这两处关于甘贫乐道的情景描写,是何等的相似乃尔。正可谓:东西呼应情景似,古今遥望命意同。天然暗合,妙哉清贫!

(二)天人感应,万物为友。梭罗于《禽兽为邻》一章中曾十分自豪地说过:“我非常接近于与万物的本质化为一体,这是我一生中所不曾有过的。”[9](p161)在《冬季的动物》中,梭罗无比欣慰地写道:“有一次我在村中花园里锄地时,一只麻雀飞到我肩上落了一会儿,当时我觉得,即便我戴上任何肩章都没有这样光荣。松鼠到最后也跟着我混得很熟,偶尔抄近路时也从我的鞋上踩。”[9](p196)在梭罗的眼中和心里,宇宙大地上的山水花木、鸟兽虫鱼,无一不是他的兄弟姐妹与亲朋好友。这与中国先秦圣哲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是颇为心心相印的。梭罗如此“天人感应,万物为友”的深情描写,在《瓦尔登湖》中可谓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庄子·下篇》第三十三对与天地相并、与万物为友的思想论述得甚为详尽而透辟。庄子说:“独与天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这里,庄子所突出的“独与天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与“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文化精神,很容易在上述梭罗“天人感应,万物为友”的精神世界里一一对号入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梭罗的自然精神暗合于庄子道家思想,谅其大致不错的。

其三、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在《村子》一章中,梭罗如此真切地描写道:“除了那些代表国家的人之外,我从未受到任何人的骚扰。除了那张放稿件的桌子,我连个锁簧也没有,甚至门闩上和窗户上也没有一根钉子。我白天夜里都不锁门,尽管我好几天不在家,甚至在第二年的秋天还到缅因森林去住了半个月。可是,我的屋子比有列兵士看守更受到尊重。疲倦的漫游者可以在我的火炉旁休息暖暖身子;文学爱好者可以在我的桌上欣赏几本书;或者某些好奇的人打开我的碗橱门,看看我午餐留下了些什么菜,晚餐打算吃点什么。可是,尽管各色人等经由这条路来到湖边,这些人并未给我太多不方便之感,我也没有丢失过任何东西。”[9](p124)在梭罗与人接触交往的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斗争,没有偷盗,没有丑陋。而有的是信任,有的是友好,有的是平安,有的是宁静。有的是真、善、美,而不见假、恶、丑。这委实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谐美好世界的现代版。

由此,我们便会自然想到《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世界的生动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从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真切体验到的各色人等的友好相处的情景,与《礼记·礼运》“天下为公”理想世界的刻画,颇具异曲同工之妙。两者所不同的是,《礼运》是理想的描绘,梭罗是现实的体验;《礼运》是东方的宝典,瓦尔登湖是西方的明珠。殊途同归,人心所向;对照阅读,耐人寻味。

行文至此,反观梭罗《瓦尔登湖》中对中国先秦圣哲经典文化精神的接受途径及其意蕴之情状,越发觉得林语堂先生所说的“梭罗的人生观,在所有的美国作家中,可以说最富有中国人的色彩”的话是十分精到。先秦圣哲中博爱仁义、向往大同的孔孟儒家思想与崇尚自然、无为清净的老庄道家精神,无不被梭罗吸收并融化于《瓦尔登湖》全书之中。 “见贤思齐”,这是中国士人谦逊为怀、虚心学习的优秀传统。而梭罗如此钟情于中国先秦经典的文化精神,更是这种传统的生动体现。梭罗或明引、或间引、或暗引,方式灵活、契合自洽,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完美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著作的文化内蕴,提升了著作的思想境界,而且更是彰显了西方学者酷爱中国先秦圣哲经典的好学胸襟,由此体现出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无比魅力与无穷生命力。梭罗与《瓦尔登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中国的,更属于世界。在当今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生态格局中,《瓦尔登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引用中国先秦圣哲们经典的成功经验,更具有学术价值与启迪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美]爱默生.梭罗小传[C]//[美]梭罗著;许崇信,林本椿译.瓦尔登湖.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Lawrence Bull ,Thoreauand the natural euvironment,In Joel Myerson ed ,The Cambridgc Companion to Henry David Thoreau[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Lawrence Bull,The Environmental Im agination:Thoreau ,Nature.Writing,and the Formation of A merican Culture[M]. 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程红.寻归荒野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陈长房.梭罗与中国[M].台北:三民书局,1990.

[6]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7][美]小罗伯特·D理查森爱默生:充满激情的思想家 [M].石坚,李竹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8]Arthur Christy ,The Orient in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A Study of Emerson,Thoreau,and Alcott[M]Newyork:Octagon Book,1978.

[9][美]梭罗瓦尔登湖[M].许崇信,林本椿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作者系江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连秀丽]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小瓦”三记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相遇瓦尔登湖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