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5-30 23:01:31黄新德蔡晓琴赵静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现状问题

黄新德 蔡晓琴 赵静

摘 要:在高职院校加强国学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学习先贤智慧,克服目光短浅、处世功利化、人格虚无化的弊端,健全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理想追求,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意义重大。本文从衡阳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等方面予以探讨,以求为国学教育献力。

关键词:国学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为了摸清衡阳各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课题组成员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资料查询、询问了解等多种方式开展了调研。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衡阳各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现状最明显的特点是:上至学校领导、干部,下至老师、学生,大都认为国学教育重要,有或很有实施的必要,但在实际过程中却鲜有学校将国学教育纳入课表进行教学,能在《大学语文》这一课程中有一点经史子集作品的讲授与欣赏,或学校开展了国学方面的一点讲座的就算是好的了。

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问题在于:

一、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没有硬性的规定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是明显觉得高职院校还是“专业”挂帅,

优先保证专业课时,其它文化课的开设就具有弹性。有课时就开满,没课时就少开或停开,采取打折,除非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有硬性的规定。以思政部的课为例,由于有教社政〔2004〕13号、教社政〔2005〕5号、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课时、《形势与政策》16课时,课时都开满开足了。体育课也是如此。由于有教体艺〔2002〕13号和湘教发〔2013〕33号等文件“开4个学期共计144课时”这条红线,所以课时能保满。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学教育,特别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教育部先后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且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予以明确。但由于只是纲要,没有硬性的指标,所以在“国学教育”的具体执行中不具“刚性”。

二、教学课时紧,难以实施

从各校各级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每一届的教学时数在

2600-2800之间。专业课时一般占到总课时的70%-80%,思政课、文化基础课只能占总课时的20%-30%。其中:思政128课时、体育144课时,两项相加就占了9%-10%;大学英语关系学生过英语三级、四级,开2学期每周4节共144课时,占去5%左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必修课,38课时,占去1.3%-1.4%。剩下的4.7%-13.6%,还包括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公共选修课等课程,所以分摊下来课时是少之又少。

三、国学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短期内难以见效

由于国学中蕴涵了诸多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贤”、“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等,所以具备“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功能。而这些对于现代人的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道德信念、人格熏陶和良好习惯等的养成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学教育对于“扭转社会风气的趋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遗憾的是,在中国,许多行业都需要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唯独最重要的“父母”这个职位却不需要上岗证。家庭教育具有初始性、基础性、个人性、长久性等特点,是对人影响最细腻、最丰富、最深刻、最长久的教育。一般来说,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和做人教育,其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看父母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习惯的培养。某教育家说得好: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特别要培养孩子养成阅读、运动、卫生、写作、礼貌、负责等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将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成就其一生的幸福。做到以上几点的关键是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即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做。两次夏令营的“较量”中,中国学生之所以逊色,归根结底是做人问题。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在多个真人秀节目中,著名演员刘烨和妻子安娜的一双混血儿女各方面表现都特别优异,这得益于身为法国才女、也是犹太人的安娜用古老智慧照亮孩子的童年。

素质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才是无微不至的素质教育。那样的素质教育,再好的大学也教不了、比不了、代替不了。”这是陈丹青在《退步集续编》中的话。

在我国,由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思想认识,由于应试教育的“扎扎实实”,国人在养性、养正、养志等阶段做得很不理想,沒有较好的基础。到了大学阶段来实施国学教育,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短期内难以见效。

此外,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没有较好的学习、阅读等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学教育实施的效果。

对策分析:

1.充分认识国学教育在重塑国民精神中的作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早在1988年,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就表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我们有这样优秀的文化根基,自然需倍加珍惜与利用。

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不断的有领导、老師被派出国外学习、取经,先后有去德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从他们的学习汇报中,我们深深被这些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及教育效果所折服,我们看到了他国国民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主人翁精神和文明素养,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国民所欠缺的。例如:德国酒店卫生间的工作人员,跪在地砖上认认真真擦抹污渍,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将把自己的职责做得优质、到位,视为荣耀;新加坡的艺术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大学指导大学生的社团活动,问及怎么付费?回答是“免费”,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次在瑞士,龙永图与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的卫生间里“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出来之后,一个女士很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的小孩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龙永图想起了隔壁厕所间里的响声,便进去打开厕所门,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抽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这个小孩觉得他上厕所不冲水是违背规范的,所以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履责”。可我们的学生们、我们的成人们,有多少行为规范能高度自觉地遵照执行?

当今世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該课题研究概括出的核心素养就是素质教育最新版的具体内涵,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些核心素养如果真正得以贯彻落实,青少年素质提升才能有根本保障。而这些核心素养要得以贯彻落实,非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家庭、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各阶段依次推进,各层有各层级的教育教学内容(包含国学教育在内)、教育教学标准、考核衡量办法,幼儿养好性,蒙童养好正,少年养好志,成人自然也就能养好德,整个社会就能“风清气正”、“浩然正气长存”,公平、公正、爱岗、敬业才会被凸显。

2.人文素质课老师,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国学

从调查来看,老师、学生们大多建议将国学教育开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就意味着它的受众会很有限,因为同时供选择的公共选修课很多,有时甚至都开不了。以我校为例。在学院高层的重视、推动下,某系部非常重视,在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设了“国学教育”课程为公共选修课的选修项,但最终并未实施。问及原因,系部也不得而知。

在进行国学教育方面,人文素质课老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则是《大学语文》、《文学鉴赏》等课程本就可作为依托,二则是,一些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资源的推荐乃至课程考核,老师们也具灵活性。

以我院为例。2015年下学期,在学院高层的重视、推动下,公共课部积极响应,在人文素质课极推诵读国学经典,并将国学经典的学习与背诵纳入课程考核范围,如《现代礼仪》首推“弟子规”,《大学语文》确定背诵、默写“《礼记·大学》、《道德经》”等篇目,效果明显。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将国学大讲堂等网络资源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推荐给同学们,引导他们学习国学,并将学习“印迹”(学习的内容、效果)纳入课程考核,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国学”氛围

国学教育在高职层次要走“显性课程”的道路,在没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下,很难,那就可充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动心思。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国学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实施国学教育的重要渠道。潘懋元先生说过:“一般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身。”在这方面,一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广西师范大学。路牌,路名也,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此,但广西师大育才校区的路牌引经据典,文化底蕴深厚。

譬如:“里仁路”,里仁为美,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意即安身(居住)于仁德(的朋友)之间是件美丽的事”;“安仁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意即仁人从仁德中得到安乐,智者从仁德中获得利益;“德仁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意即心所向往在道,立身在德,归宿在仁,游憩在六艺之中;“立人大道”、“达人大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意即我们自己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更要让别人在社会上立足,我们自己想要事事通达更要让别人事事通达;“礼贤路”,礼之用,和为贵,“齐贤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分别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和里仁篇第四,意即礼的作用,以保持中道与和谐为贵,见到贤人要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等等。

这些路牌名的拟写皆援引于儒学经典《论语》,告知人们如何安身立命、达人立己。读小小的路牌,心灵就接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此举令人叹服。

此外,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处,矗立着一个偌大的电子显示屏。除滚动学校一些重要的资讯外,见得最多的是一些国学经典言论:“三人行,必有吾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学子们行走在校园,目力所触,有时即使是无意识一瞥,也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洗礼。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说教,而是在耳濡目染中浸染。

又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营造校内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他们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各类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了国学教育内容。先后举办了《华夏有衣·汉服为美》、《幽兰雅韵·昆曲至美》等专题讲座;举办国学沙龙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的书目,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营造自由讨论学习的国学氛围;举办“中国古典诗词吟唱会”,将国学推广与专业特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普及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了解,而且推动了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成立博雅国学社。博雅国学社成立的短短一年里,先后举办了“心动中秋·共舞团圆”、“粽叶飘香·品味端午”等传统节日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方式,唤起岭南学生对传统节日以及民俗的重视,很好地起到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古人云:才为德之資,德为才之魂。在高职院校加强国学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学习先贤智慧,克服目光短浅、处世功利化、人格虚无化的弊端,健全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理想追求,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明山.人类和平与孔子智慧[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1.

[2]陈燕娜.论国学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7.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现状问题
浅析国学教育的价值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18:45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