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佳
摘要:盖碗是中国现代茶艺中非常常见却又十分重要的一类茶器皿,不过很少有专门针对这种器型的分析研究。本文以盖碗为出发点,着眼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以及明末清初这个阶段的瓷业交流发展史,从盖碗的历史起源,到日本古伊万里瓷与中国景德镇及潮州瓷的渊源进行探索整理,试图梳理盖碗在中日两国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关键字:盖碗,古伊万里,景德镇瓷,外销瓷,茶文化
一、前言
关于日本古伊万里瓷器已经有大量著作进行了研究,由于笔者工作原因接触到很多作为餐具尤其是茶具出现的盖碗,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描述及研究,以这类器物存世数量来看,在日本民间应该属于非常常见的日用瓷器,在此进行简单罗列及粗浅的分析整理,供瓷器爱好者们交流参考。
二、中日茶文化渊源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史料记载最早出现茶的应属汉王褒所做《僮约》,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仝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的记载。
唐代茶事大盛,茶具发展得更加多样化,且出现了陆羽《茶经》这样的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被后人奉为茶圣。煎茶法在唐代逐渐发展并完善,并且传播到了日本,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至宋代,点茶法终于取代唐以来的煎茶法,不再直接将茶叶放入釜中煮沸饮用,而是首先将茶叶炙烤,碾碎置于碗中,再将釜中沸水注入碗中,再用茶筅将茶汤打出丰富的泡沫。镰仓时代(公元1192年-1333年)的荣西在《吃茶养身记》中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中国点茶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
至明初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团茶(饼茶)改为散茶,改进了茶叶生产工艺,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令点茶法逐渐被泡茶法取代。而此时的日本,村田珠光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把茶道由娱乐提升为一种艺术、哲学乃至宗教,自此日本的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茶道”,直至江户时期(1603年-1867年),最终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
而此后的中国,茶道一词一度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中日恢复邦交,两国文化经济交流也日渐增多,茶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始回流,日本茶道的众多流派均多次来到中国进行交流。随着海内外众多茶文化领域的人士大力恢复及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茶艺表演体系,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三、中国盖碗起源
盖碗是在整个茶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什么时间点出现的呢,作为目前茶具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盖碗已被所有爱喝茶的人们所熟悉,但关于盖碗的起源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有说法盖碗茶为回族传统,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流行“三泡台”,即为盖、碗、托三部分组成,四川等地饮用盖碗茶也有悠久的历史,闽广一代也有使用盖碗冲泡乌龙茶,北方地区自清朝、民国时就有很多茶馆使用盖碗冲泡花茶,在清宫中也深受皇帝及妃子们青睐,成为宫廷茶事的重要道具。
从考古出土的遗物来看,单独的碗托或盏托出现的时问较早。从汉代的画像石、东晋顾恺之《列女图》中都可以看到有作为餐饮器的杯托和碗托,中国近现代考古也陆续发现托的实物,因此托的出现时问至少可以确定在东汉之前。带盖的碗或罐出现时间也很早,考古发掘证明汉代就有碗上加盖的器型,但作为专用茶具在宋代才出现,刘松年《撵茶图》即有装茶末的带盖的碗(罐)。此时的盖碗(罐)只是用做盛茶之用,口径一般较大,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泡茶、喝茶用具。
所以尽管托、盖都出现较早,但根据现有考古发现,三者全部搭配起来组合成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盖碗,还是要到清代康熙晚期才出现,并流行于雍正乾隆年间,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件康熙之前的实物。四、日本盖碗起源
如果忽略用途上的差异,盖碗形制在日本的出现时问有可能更早。盖碗在日本被称为“盖物”,意为有盖食器装盛的食物,通常为汤,或盖碗蒸,主要是出现在怀石料理中作为食器,材质以漆器为主,亦有陶瓷器。
怀石料理是16世纪安土、桃山时代配合茶道而出现的饮食形式,也被称为茶怀石,是在茶会之前给客人准备的精美菜肴,至镰仓时代日式茶道逐渐完善的同时,怀石料理也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格的规矩体系。在怀石料理最核心的“一汁三菜”中,“汁”与第二道“菜”——“盖物(煮物碗)”所使用的食器都是带盖的碗,其目的是为了保温,其余饭碗、吸物碗等也都是一样形制,无非大小区别。这应该是盖碗这一形制在日本出现的最早形式,如果以怀石料理出现的时间来衡量,则应是在16世纪,对应于明代末期。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怀石料理中所使用的盖碗材质是以木质漆器为主,盖碗形制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瓷器盖碗也同时出现。
不过从有田的另一名窑主柿右卫门生平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记载:柿右卫门生于1596年,初名喜三右卫门,柿右卫门这个名字是其48岁时(1644年)才开始称之,这一年他将自己烧制的五彩“盖物”进献给藩主,当时的锅岛藩主胜茂非常赞赏他在器物上绘制的彩色柿子,于是赐姓“柿”。在日本茶器皿中“盖物”是专指带盖的碗(没有托),且主要是用作食器。因此史籍记载中提到的应该就是瓷的盖碗,如果以此时间来算的话,陶瓷盖碗在日本出现应早于1644年。
从使用方式来看,怀石料理中的“盖物”食用方法是,将盖子掀开后翻过来放在旁边,再端起碗食用。另外以笔者收集到的江户时期的伊万里陶瓷盖碗来看,普遍碗身口径多在11-12cm,甚至更大到15cm,碗身多为鼓腹,多为直壁或略微撇口,而且全都不配有底托,盖钮尺寸偏大,仔细观察杯盖的内部常会发现有磨损痕迹,与碗身的圈足相吻合,应是在使用时盖子是单独放置的,有时也被用作底托,所有这些都说明,尽管盖碗这种形制在日本出现时问很早,但不论是用途还是使用方式都与中国的盖碗有所不同。
五、古伊万里与景德镇瓷、潮州瓷的渊源
说起古伊万里,往往会和伊万里瓷、有田烧等名词难以区分,有田烧亦称有田系,包括了伊万里烧、柿右卫门烧、锅岛烧三部分。在丰臣秀吉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陶器战争”之后,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大量的朝鲜人作为战俘跟随大军回到日本,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工,迫于生计开始制陶,从而促进了日本的陶器发展。其中有一个名叫李参平的朝鲜陶工在有田泉山发现了瓷土,就地取材开始烧制瓷器,从此揭开了日本瓷器时代的大幕。
在日本陶瓷理论界将朝鲜陶工来到日本至李参平1616年在泉山发现瓷土作为瓷器创始期,经过20年左右的摸索,基本掌握瓷器和青花器的烧制技术到彩绘产生(1644年)之前,作为初期伊万里。自此以后直到江户时代结束,都被称为古伊万里。
伊万里初期主要烧制青花瓷供应国内需求,以生产日用瓷为主,与柿右卫门、锅岛烧的器物相比,以平民化为基调,注重实用性而非一味追求精美。此时中国正处于明末万历年间,景德镇出现了长达80年的原料危机,在1602年甚至发生了窑工反抗陶监火烧御窑厂,景德镇瓷业几近停滞,窑工大量外逃,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于中国景德镇精美瓷器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转向其他产地寻求货源,于是南方福建等地民窑在这个阶段抓住了机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了当时主要的外销瓷出口。近些年考古发掘表明,在以闽南平和县南胜窑为代表的“汕头器”窑址,发现了大量的仿景德镇官窑器的瓷器,相较景德镇瓷胎质灰松,釉面厚薄不均,圈足多有沾砂,纹饰绘画缺乏规整严谨的构图,但又不失随性写意。
这类型的瓷器在日本也大量存在,森村先生在《漳州窑系制品(汕头瓷)的年代及意义》一文中明确指出:“从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失火的根来寺遗址资料看,漳州窑系的制品是极少的。直到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以后,漳州窑系的制品才大量生产,并输入日本。如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失火的大坂城夏陈遗址出土遗物看,漳州窑系的青花,五彩标本超过了80%。”
因此在古伊万里早期,日本制瓷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国景德镇瓷以及潮州瓷的风格影响且日渐成熟,因此对中国瓷器有着巨大需求的欧洲陶瓷商转向日本定制瓷器,当时主要生产这类外销瓷的窑口,主要是有田一带的瓷窑,开始作为中国瓷器的替代品而外销。不过由于有田不临海,所有瓷器制品需要通过港口城市伊万里登船运往欧洲,因此有田一带生产的瓷器就都称为“伊万里瓷”。
这个阶段最为著名的一类器物就是日本所称的“祥瑞手”,即带有“五良大甫吴祥瑞造”底款的青花瓷,一般青花发色鲜亮明快,装饰题材多为中国传统图案,五良大甫亦写作五良大夫、五良太夫、五郎太甫等等。
这里所涉及到的“五良大甫吴祥瑞”在中日双方的众多资料中,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一般意见认为日本陶工五良大甫确有其人,这类瓷器是其来中国景德镇学习制瓷技术时烧造,或者是其回国后烧造。也有意见认为这类铭款的器物只是明末景德镇外销瓷的一个品种,或是特指某种纹饰风格。尽管各种结论尚不能完全达成一致,但前者说法还是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
除了“祥瑞手”以外,另一类大量生产的瓷器是模仿中国景德镇青花外销瓷而制作的“芙蓉手”,器型一般是以盘、皿为主,芙蓉手的盘一般为菱花形口,盘的边沿采用分格开光内绘图案的装饰,盘心亦在圆形开光内满饰花草祥瑞等图案,宛如盛开的芙蓉花,有的盘心还有英文字母“VOC”组成的图案,即荷兰东印度公司订样瓷的标志,日本学者将这种形式称为“芙蓉手”,国际上一般称为“克拉克瓷”。这个名称来源于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最初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
在烧制青花瓷之外,江户时期的伊万里也开始烧制五彩瓷。中国五彩创烧时间较早,但直到明宣德时期五彩瓷的烧造技术才逐渐成熟,特别是成化、弘治时期的五彩瓷色彩艳丽,绘画精细,嘉靖、万历时期更是五彩的大发展时期,其明快艳丽的彩绘效果,洒脱随性的绘画风格深受日本人喜爱。为迎合市场需求,伊万里开始大量仿制万历五彩器,并以“大明万历年制”落款。同时日本匠人也掌握了以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方式烧制成青花五彩,烧制水平达到了另一个高度。
日本元禄年间(1688年-1703年),尽管中国清初政府对国际贸易依然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禁海令较之前朝更加严厉,但民间的走私贸易依然屡禁不止,来自中国清代康熙的五彩描金技术很快传到了日本,这类风格的瓷器开始大量出现,被称为伊万里金襕手,为迎合欧洲人的审美增加了诸多的欧洲元素,在欧洲风靡一时。这类瓷器以盘类居多,盘中心以圆形开光未表现,内多以青花装饰荒矶纹、花草纹、瑞兽纹、人物图等,盘沿处装饰圆形、花形、扇形等开光,内饰各种纹样,金彩主要突出勾勒纹饰线条,使器物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这类器物的款识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富贵长春”等。
据熊海堂先生考察研究,17世纪-18世纪中叶,伊万里瓷仍采用朝鲜落后的技术烧制。其窑具不用耐火土而是使用瓷土制作,不但成本高,不耐用,而且空间利用率低,既浪费了大量的窑室空间和燃料,废品率也比较高。由于其生产成本比景德镇瓷器高得多,因而售价也偏高。这样以来,约1700年景德镇瓷窑为与伊万里竞争海外市场,开始对古伊万里瓷器进行再模仿,并大量投放欧洲市场以至于被称为“中国伊万里”,无疑对古伊万里瓷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六、结语
通过对盖碗这个形制的发展脉络梳理,纵观明末清初的中日瓷器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时断时续的海禁背景下,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从未停止,中国制瓷技术间接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传统中国文化元素通过瓷器纹饰等方面对日本瓷器产生着巨大影响,巨大的外销瓷市场又从侧面对中日两国的瓷业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模仿与再模仿,导致一段时间以来在欧洲市场上竟然难以区分来自中国景德镇和日本伊万里的瓷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未分析盖碗这种形制的出现,作为日本传统的怀石料理——“茶怀石”中重要的食器而出现的不含底托的“盖物”,完全有可能更早出现,并先一步烧制成古伊万里瓷器,而通过明末清初这个阶段的两国瓷业交流,这样的器型传人中国,在中国明代开始的泡茶法流行的背景下,盖碗被作为茶具使用,直至清初康熙晚期最终发展成“盖、碗、托”三者合一的形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