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
【摘要】:在中国书法史上,二王的书法艺术可以说是难以企及的高峰。其中,尤以王羲之的书法博大精深。他的书法作品中所体现的那种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美仑美奂的风格不仅反映了王羲之的个性、品质,而且也体现了他高深的学问和文化素养。而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如他的前辈书家一样,能用各种书体作字。他的书法超脱自然,尽显风神。这些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扬光大的。本文以作者自身实践历程为经、所思所想为纬,对二王尺牍的临习与创作进行归纳性总结,从用笔、结字、章法与气韵方面对二王尺牍书法作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二王尺牍;结字;临习;创作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二王尺牍虽多是唐人的勾摹本,然而,二王尺牍恰恰是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重要载体,后世学书者常沉浸其间,孜孜不倦的学其用笔、结字、章法等,研究他们的气韵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作者也对二王尺牍有一定深入的临习经历,临习中运用不同工具、材质进行实验,进而深入把握二王书法的精髓,并且将这些感触形成文字,不仅仅是对个人学习的阶段性总结,或许也能对以后的书法学习着提供一些启示。
一、对二王尺牍书法的认识
1.二王尺牍的用笔
书法是古代读书人必然学习的技能之一,书法教育的设立在周朝之前就有。但是在周朝,“六艺”并不是纯粹的书本知识,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的进行反复的操作实践。
书法教育中有一套操作规范,初级阶段是所谓的习字阶段,是与识字教育同时进行的,范本就是手抄本的字书或者是教师自己临写的字帖。古代的读书人最早受到的审美训练就是要求要把字写得很工整。但是要进一步的深造的话还需要有一套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门径,那就是让一些擅长书法的名家指点,这就有了一种私相授受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让书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旧体新体一起盛行,当时的一些书法名家各有专擅,所以导致人们的书法师承有着家学和派别的特征。
这里之所以要讲到书法中的师承问题是因为我们能通过二王的师承来深刻的认识二王尺牍中的用笔,正是因为不同的师承,经历不同的老师和世事导致了二王在性格上的不同以及在书艺上的迥异。在这里我们简略的讲一讲王羲之和王献之不同的师承经历:王羲之的書法师承以“少学卫夫人”最为著名,所以,卫夫人可以算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是书法世家卫瓘、卫恒的同族别支。她以擅长正书,所谓“善钟法”,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少年时期的王羲之学习的是钟繇这一派的楷书。如果说卫夫人只能算是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启蒙老师的话,那么,王羲之所学的第二位老师是他的叔父王廙,王廙是东晋艺坛上的一位极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擅长正书,还擅长草书、行书、飞白书等,书法技能要比卫夫人全面很多。就算光是以学习书法的欲求渐进渐广的一般过程而言,王羲之由卫夫人门下转投王廙是一件十分合乎逻辑的事情。而且自从他改师王廙之后,他书法的主要学习内容由正书扩展到了草书、行书、飞白书方面,这其实对后期王羲之的书法能众体兼备以及他的书法成就影响十分的巨大。纵然说卫夫人对王羲之书法的启蒙功不可没,但是王廙的全面的技能对后期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的。但是,不论如何,卫夫人与王廙都只是传钟法,所以,王羲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钟派的继承人。
总的来说,王羲之的师承的大致线索是:少年时期跟随卫夫人学习,学到了正书的技能,在他十岁到二十岁之间又跟随叔父王廙学习,学习到了众体之技法。到了王羲之二十岁以后,他开始以古为师,师从古人之师,正书和行书是宗法钟繇,而草书则是效法于张芝。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王羲之的学书经历对他后期尺牍书法的用笔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王献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素来就有不羁高迈、风流一时之冠的名声。他的高迈风流有时候几近于贵族子弟特有的傲慢无礼。王献之踏入仕途之后也没有像王羲之一样几经波折,而是一直就很平顺,其父王羲之的好友谢安对王献之还照顾有加。王献之从七岁开始就学习书法,师从其父王羲之,所以可以说师承王羲之,但是王献之和王羲之在用笔、结字以及章法上面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些不同和王献之的性格及人生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对王献之后期的尺牍书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和王献之被后人尊称为“二王”。二王书法在用笔方面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可以说王羲之的书法没有了汉魏书法的古拙质朴,他的笔势像浮云般飘逸、游龙般矫健,风格飘逸优美、自由婉约,而王献之的书法在他父亲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称“破体”[ 最早出现于唐代徐浩的《论书》中,指王献之独创的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多体兼容的“行草书”和“一笔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二王”书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用笔不同,“二王”笔法的区别在于王羲之用笔是由外向内转,而王献之则是两边都转,由内向外与由外向内两种情况均有出现。
2.二王尺牍的结字
在结字方面,王羲之和王献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和哲学思想以及经历所决定的。在王羲之二十多岁时,王氏家族的境遇面临重大的变故。官场的险恶倾轧以及道义的“忠”和亲情的“孝”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这些都给阅世未深的王羲之带来了恐惧、压抑和无法解除的痛苦,所以,王羲之书艺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中和统一。他在书法的形质和神采方面无乖无戾。项穆《书法雅言》云:“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彩攸焕,正奇混成也。”但是,与王羲之的经历相比,王献之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他并没有经历过大的起伏,生来高迈不羁,带有贵族子弟的清高与桀骜。所以,在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张扬,是外拓,是失衡,是奇,是险,是怪。王献之用笔可以说是妙不可言,在结字方面,他融合了前代书家及同时代书家的长处,又借鉴了他们的结体,在字型结构上加以变化,如变曲为直、斜多于正、疏多于密、方多于圆等,形成自己独特的字体结构。
3.二王尺牍的章法与气韵
王羲之尺牍书法的章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片断性。这种片断性十分有节奏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王羲之的尺牍中的一个片段写完之后并不顾及上一个片段,而是直接开启下一个片段,下一个组块片段再独立开始,这样就形成了组块,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王羲之尺牍中还可以看出他在書写的时候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定势”,起首字行距宽绰,意态雍容,沉着稳定,而行末的两三字则密邻汇聚,在行势给人一种上松下紧之感,形成一种先舒张后束结的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王羲之的书法行迹复沓呼应,这样的现象如此频繁的出现并非偶然,其实体现了王羲之尺牍中章法布局的一种思路。王羲之章法的另一个特点是星罗棋布,字字独立,行书章法不借助牵丝引带或实笔相连的行迹节奏变化。
纵观王献之尺牍章法的布局,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就像是行走的风和散落的雨,他的草书章法流便,行书章法开张,王献之可以说是章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王献之的章法吸收了钟繇和王羲之的特点,纵有行,但是横无列,在这些特点之上,他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错落有致;在字的形体方面大小不一样,错落有致,字距忽大忽小,但是整行的气势又十分的完整;在行距上又相等便形成了既和谐匀称、又参差错落的美感。
二、通过不同工具、材质临习二王尺牍
1.毛笔与宣纸的变化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总要谈到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的问题,其中毛笔与宣纸作为其最重要的书写工具,在历史上备受争论。
毛笔中的硬毫笔有我们常见的狼毫笔、鼠须笔等,质地坚挺,弹性十足。相传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用的就是鼠须笔;软毫笔性能柔软,相对硬毫笔来说弹性欠佳,但是它的长处是蓄墨能力强,一般我们常见的软毫笔有羊毫笔和鸡毫笔;现代人中最常使用的兼毫笔为最适宜临习二王尺牍的一种毛笔。兼毫,顾名思义就是兼而有之的意思,它是以硬毫为核心、周围包裹软毫,兼毫笔同时拥有硬毫和软毫的优点,弹性十足而且蓄墨能力提升。
2.临习与创作的转换
我们在临习二王尺牍的时候,首先应该反复读帖,边读边思考,在这个林夕的过程中去领悟二王的字法。二王的书法运笔方式以及书写时挥洒运笔,恬淡儒雅的秉性是我们要仔细体会的部分,但是亦不可完全陷入书法技巧中。
在学习王字上,作者认为要把临摹碑刻和墨迹结合起来同时学习,碑刻经过在石头上凿刻后,看不出墨色与连带,同时由于材质本身的原因,使得很多细节发生改变,人们只能看到字的形状,但是却不能通过写出来的字看出原作中所表现的动作。隋代以来,临习二王书字的书家就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临习的墨迹作品中进行比较,求同存异,慢慢领悟。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追本溯源,从二王一样临习魏晋人的字,向着唐、宋时期那些书法家的思路去寻找,因为前人临习过真迹,并且他们中不乏用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钻研二王,最后终于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
无论在临习还是创作中,一定要尊重原帖,大小需要在临习时达到与原作同大小,根据原帖的精神面貌,尽量达到意会传神的效果。大小变化在一寸之内,创作时应追求简洁、平淡、圆润、含蓄的内涵,笔法上力求精到,不疾不徐。结体上体会正与斜、纵与横、动与静、险与稳的精神内涵。
二王在用笔、结构、笔法以及结字等方面把前代的和当时的书法优点融为一体,产生出自己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二王尺牍的笔法虽然包含了隶属、行书、草书、楷书各种书体,但是写出来却毫不露痕迹,写得自然平和且含蓄内敛。将二王尺牍书法放在一起来学习、研究有一定难度,但在比较中吸取其艺术规律,化解并吸收其精华,是本文做出的一个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白砥,《王羲之书法解析》,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4月。
[2]王永江,《书法章法形式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
[3]孔文治,《书法临摹的方法与技巧》,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