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亮
无热血,不青春。从菁菁校园到绿色军营,从莘莘学子到军旅标兵,一批批大学生怀揣报国之志,融入火热熔炉,快速转换角色,迅速适应岗位,建功基层一线,扬威沙场前沿,涌现出“北大娇子”高明、“清华第一女兵”贾娜、“我国第一代女子导弹操作号手”王晓丽等先进典型,为部队建设输入新鲜血液,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劲动力。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军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人才吸纳是当务之急。“现在未必能再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可以说,军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高精尖人才如此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高素质兵员如此渴求。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然而,从往年征兵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完成了大学生征集任务,但专科、二本、三本等院校所占比重较大,重点院校、名牌大学等“塔尖”上的“舞者”,数额明显较少。战争是刀尖对刀尖的角力。如此现状,影响兵员总体质量,对国防和军队的长远建设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辽东有一个著名景点——“一步跨”。如何让优秀大学生迈出从校门到营门的“这一跨”,高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的青春没有梦想?要想让“金子”在军营发光,必须营造浓厚氛围,层层传导压力,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让高校兵役工作者肩上有任务、胸中有责任,真正让军营这方热土成为优秀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
“与你有关的那些,才叫未来。”大学生士兵的出口连着入口。政策落实的“出口”问题堆积,必然阻碍兵员“入口”的通畅。试想,如果学费补偿、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落而不实,如果定向考录招聘、扶持就业创业等配套措施虚晃一枪,优秀大学生如何能心甘情愿地走入军营,又如何能义无反顾地献身国防?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个“风”,是强军兴军的春风,这个“我”,是优秀大学生。如何让更多像高明、贾娜、王晓丽一样的“塔尖舞者”走进军营,是各级兵役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必须认真作答的一道考题;这是强军使命,也是兴军担当。
责任编辑 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