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面人

2016-05-28 06:38陈晓
农家书屋 2016年4期
关键词:面人面塑厨师

陈晓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粗犷精巧各相宜

说起面塑的起源,其实很平常。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 , 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而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而从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馍、礼馍、馍玩具等。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馍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面塑的形象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福禄寿、八仙、嫦娥、哪吒、唐僧师徒、杨家将、水浒英雄、十二钗、白毛女、葫芦娃、蜡笔小新、奥特曼等。当然时髦因素也会影响面塑的创作,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造型就被面塑艺人们捏制出来。

面塑上的清明上河图

看过清明上河图的市民对其肯定不会陌生:汴河两岸的商贸活动,都城郊外的秀美风光,无不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而民间艺术家于启全则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将北宋街景用传统艺术面塑创作了出来。面塑版《清明上河图》长达6米,有近千个神态各异的北宋时期人物、100多头牲畜、50多栋房屋楼宇、40多艘船……这些用面塑成的艺术品做工精细,人物小到几厘米,但仍然非常传神。

于启全今年45岁,是民间的面塑达人。用他的话说,自己可以说得上是“面塑世家”出身。“我父母都会做面塑,我小时候就耳濡目染了。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拿着面团捏,要是遇到了问题就向父母求助。”就这样,靠着自己的钻研和父母的指导,于启全十几岁时就出师了。人物塑像他可以信手“捏”来,这一捏就捏了十几年。

十年前,一个大胆的想法钻进了他的脑海。“面塑是一项传统的技艺,我想把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于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众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图。”

于先生透露,从十年前产生这个想法开始,于先生先后几次创作,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创作这个作品不光是技艺的问题,还需要很大的耐心。”

真正动工后,于先生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要做就做到最好,基本上,长宽的尺寸都是按照真迹的标准来的。”于先生说,他把制作清明上河图的时间安排在夜深人静时,因为只有在这个时间段,他才能静下心来安心创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表现出来,于先生翻阅了大量北宋时代的文献,借鉴了相关木雕作品,一遍又一遍地推敲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和建筑结构。

在这个长约6米、宽约0.5米的作品创作过程中,于先生遇到了很多难题。“之前我们见过的清明上河图都是平面的,比较抽象。可面塑是立体的,参照平面作品创作会有很大的视觉差。同时,清明上河图诸多人物都有自己的动态表情,最小的人物不足1厘米,整幅画都是贯穿在一起的,只要衔接不上,之前捏的人物就成了失败的作品,全部都要重捏。”于先生表示,另一个难度出现在材料上。“因为面是软的,而树木和房屋都需要塑形,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

“因为面有收缩,比如做一个房子,一定要把握好它的收缩,这就需要反复去做找到合适的比例;此外,还要掌握好各个景物之间的比例。”整个作品共用掉了200多斤的面粉,仅树就做了三百多棵,选择最好的放到作品里去。

于启全借鉴了冰雕、木雕等艺术形式的技法,一遍又一遍地推敲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和建筑结构。“面塑版《清明上河图》有自己的优势,如房子、船的歪歪扭扭等,只有用面粉能做出这种怀旧的感觉,就像写意画一样,随意一泼,就能出现一个艺术效果。”于启全说。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个面塑版的清明上河图终于问世。“这也圆了我的一个梦,我更希望看到这个作品的市民能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重视起来。”于先生说,接下来,他会继续创作不同时期的面塑作品,把更多的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

老行当玩出新花样

在湖北武汉市群星城的一家餐馆门口,摆放着五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面人。只见小凳子上坐着一个20来岁、面容白净的小伙子,脖子上跨着一个装面料的小布袋,面前再架一个小摊子,上面展示着形态各异的面塑: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有活泼可爱的动漫造型。他身后还立着一个展架,上面有各种媒体报道截图,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面人王虎。

王虎初中毕业后去了沿海打拼,2003年,凭着自学模具制作,他晋升为车间小组长,可他却一直惦记着儿时心里的厨师梦。他辞职回湖北老家,直奔武汉一家厨师学校而去。

几年后,武汉一间酒店的厨师大赛上,一道佛跳墙吸引了王虎的视线。倒不是这菜多美味,而是那道菜的摆盘中放着一尊20厘米高的弥勒佛,生动又精致,让他啧啧称奇。如此一点缀,菜品增色不少,这门手艺对厨师而言很实用,王虎心中微微一动。

晚上回到宿舍,他打开电脑敲出“面塑”两个字,开始自学之路。通过互联网,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朝这个年轻人打开了一扇门。

当天他就找来面粉和糯米,迫不及待地尝试了第一个作品,先蒸熟,然后全靠手感捏出了一颗小白菜。他在心里沾沾自喜:第一次捏出的面塑样子似乎还不错嘛!然而过了一个星期之后,这些作品就长霉,又一个星期之后就开裂了。

“怎样才能更好的保存面塑呢?”他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一头扎进了材料的加工改进中,查资料、调配方,整整实验了三年。将面粉与糯米按照不同比例搭配,加入白糖、蜂蜜、防腐剂等元素,分别制作作品并编号,及时记录变化,考察最佳的保存时间与手感。光是面粉的品牌就对比了几十种,失败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渐渐地,他掌握了一套面人制作的“独门秘方”,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开裂,还能长时间保存。不仅如此,他还琢磨心思做出了独特的工具,练成了独特的手艺,让传统的捏面人更加精细化。

日久天长,他对捏面人这门手艺活的理解有了变化。

一开始,王虎将其运用到菜品装饰上,用精致的面塑取代传统的食雕,一丛蘑菇,一株小花,置于餐盘中,特别抢眼。王虎还将面人带进茶楼、酒行、高端会所的橱窗,高达30厘米的古代人物像,成为酒店一景。

三年时间里,王虎一边继续做厨师,一边将几乎所有休闲时间都用来提升面塑的手艺。借此在厨师业内拿到比同档次厨师更高的工资,他很满足。

直到2013年的一天,一位朋友看到他的作品,疑惑地问:“你现在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不拿出去卖?”

王虎听后心中一动,在2013年圣诞节,他在酒店门口摆上小摊,一边不紧不慢地捏,一边卖自制的圣诞老人面塑,偶尔吆喝两句,没想到非常火爆。有了这一次经历,他才开始尝试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不久后,他正式辞职,专心做起面塑师傅。

王虎的拿手作品之一是关公面塑,拿着大刀的红脸关公长约30厘米,形态逼真,色彩鲜艳,用一个透明玻璃放置,倒别有一番风致。这个关公系列,单价两千多,他已经卖得只剩一个。他有自己的底气:“我算是武汉卖得最贵的面塑师傅。”

除此之外,他曾为湖北省图书馆制作一批文物面塑,现在还被放在湖北省博物馆内;他自己设计的“武汉老行当”系列面塑,还原老汉口街头民间手艺人的生活状态,还因此被武汉蔡林记的老板请上餐桌……而这些作品,对于他而言,都是“无价”的艺术品。

王虎专注“面塑”,过得风生水起,他的一个厨师朋友看到后也辞职了来做这一行,然而转行后收入不稳定,因此还和妻子离了婚。

的确,传统的捏面人行当收入并不稳定,社会地位也不高,即使达到一定技艺级别,也因很难把握市场而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而脑袋灵活的王虎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推销自己,在他的床头摆着翻出卷角的两本书:《如何推销自己》、《演讲与口才》,“不想当艺术家的面人师傅不是好推销员”,这是他朋友圈的金句。

他随身背着一个军绿色挎包,里面放着“面人王虎”的名片,上面不仅有印着各种联系方式,还有颇为时尚的微信二维码。连在街边摆摊与人闲聊时,他都不忘递出自己的名片,露出惯有的憨笑,“加个微信好友吧!”

现在,他打造出一个以面塑手艺为起点的多面营销模式,从街边摊到微店,从批量售卖到私人定制,从少儿益智面塑培训到商业民俗表演,从城市沙龙到创意集市展览,王虎将销售链从“线下”到“线上”串联起来,每个月收入七八千元,在江城“面人王虎”渐渐形成了品牌。

生于1986年的王虎也许是武汉最年轻的专业面人大师,凭借着“手艺+创意+多样化营销”,捏面人这门传统的老手艺在他手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传统手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传承?手艺人如何在互联网世界找到自己的尊严?面人王虎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路。

猜你喜欢
面人面塑厨师
面塑浓缩“百态人生”
捏个萌猪迎新春
孙空空 捏面人
方晔:浙江面塑文化“守艺人”
师徒恩怨
面人王
面人王
小厨师菜卜头
粗心的厨师
指尖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