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乡土哲学”

2016-05-28 01:32武昌朱世坤
党员生活 2016年5期
关键词:稻场养儿工分

武昌 朱世坤

母亲生于上世纪40年代,虽沒有什么渊博的学识,但在我心里却胜过任何一个哲学家。她质朴与善良的言行让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受益无穷。

儿时,如果刚吃完饭,还想吃点甜食啥的,母亲便劝道“渴时一滴如甘露,醉时添杯不如无”。每次吃饭,须将碗里的饭吃得很干净,因为她常说“一粒粮食一粒汗”。

当发现孩儿行为不当时,母亲便会严厉训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同时,还教儿如何避开歹人,不跟品行不端的人交往,并念念有词:“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叫花子睡庙门。”

母亲一生没有过高的奢望,只唯愿我多读点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上高中时,家里全靠工分分粮。为了多挣一点工分,母亲每天勤扒苦做,还要干一些男人干的力气活。于是,村里人劝她:“你的儿子都人高树大了,怎么不让他回来帮你种田?一个平头百姓,儿子读了再多的书,也冇得用啊……”可母亲却笑着脱口而出:“养儿不读书,就像养憨猪!”一番诙谐应答,说者顿时无言以对。

母亲很会劝和。在村里可谓“调停”高手。无论谁家吵架,不管辈分高低,经她一劝保准不再吵闹。“天上落雨地下流,夫妻吵架莫记仇,晚上还要共枕头。”“夫妻本是同林鸟,不闹不吵过得好。”村里不论老少、富贵还是贫穷夫妻闹别扭,只要经母亲一番入情入理地规劝,渐渐就会“云开雾散”,和好如初。

上世纪90年代,我结婚成家后有了儿子,母亲到部队和我一起生活了几年,她经常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管好部队带好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我不要贪财;“宁穿朋友的衣,不占朋友的妻”“穿不完的锦缎衣,爱不完的美貌妻”,教我不要贪色;“越吃嘴越馋,越向火越寒”,教我别贪杯,要管住自己的嘴。在她平实、质朴的话语中,常常透着哲理:“荷花出水有高低,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蚤子顶不起一床被窝。”“稻场上的石磙,一头大、一头小。”是在教我要多看他人的长处;“人有脸,树有皮,狗子无脸舔簸箕。”则教我要懂得自尊、自爱、自重……

2004年,组织决定让我到一个地处偏远的部队任副团长。从省城转到山沟,从机关下到基层,我的脑子一时拐不过弯来。母亲得知后,专程从老家到部队开导我:“儿啊!部队可没有亏待你呀,你这些年加星加杠(指晋升军衔)妈可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一个月的工资比我和你爸一年的总收入还多,你怎么还这山望着那山高?”于是,她开始絮叨着“又想南京买马,又想北京配鞍”“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当了皇帝还想外国”“人心不足蛇吞象……”母亲一席话,让我羞愧难当。第二天,我立即赶到了新部队报到。

母亲的乡间俗语、哲言,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使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夜深人静时,每当想起她老人家的 “忠告”,我便能在工作和处世中更好地把握好做事的分寸和做人的底线。

猜你喜欢
稻场养儿工分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老家的稻场
稻场笛声
挣工分的日子
下乡养儿:坝上的养活教育
五月的稻场
杂草水一样漫过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俱乐部活动不应记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