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本微课制作要点及标准分析

2016-05-28 09:41王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摘要】微课这个被普遍认可的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三大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并结合慕课、校本慕课、微课各自的局限,提出了校本微课是高校微课的归宿。根据校本微课的内涵,提出其十一个制作要点。根据制作要点提出其制作中遵循的四个保证标准和五个发展标准。笔者将实践校本微课的制作,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校本微课 制作要点 保证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9-01

视频带来了视觉和声觉的还原,解决了教学在教室外的时限性和空间性,所以自从有了视频这种形式,教育领域就一直致力视频资源的建设。尽管教育部一轮轮的推进视频资源的建设,然而多数视频资源在网络后台放着,很少在教学中被利用。微课的核心是简短精炼的教学视频,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帮助学习者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

一、校本微课——高校微课的归宿

随着网速提高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络普及的当下,很早以前就有的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等的理念,造就了慕课、微课火速绽放。同时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是校本位的,也就是学校自己的老师教自己的学生。慕课在现阶段,基本上只能是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完善及改革手段。笔者综合慕课、微课及校本慕课各自的局限性,提出了校本微课,其满足两点:一是教研室层面开发的系列微课,二是用来给本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每节课都用最少时间且有效的讲授完知识点,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理想的教学方式将逐步实现。

二、校本微课制作要点

根据校本微课的概念,其要点是把微课同时作为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来制作;既考虑到教研室层面去开发,又考虑到教研室和学校两个层面的使用。作为课程资源,其制作要点主要是内容的全面性、透彻性、易理解性、创新性及后期使用便捷及易管理。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其要点主要是内容的交互性、学生的接受性、教学的有效性。教研室层面开发,其难点是物质支持较少;在学校层面使用,主要是共享机制的建立。综合以上,校本微课的制作要点如下:

(一)内容的全面性

一是单个知识点的全面性;二是课程知识点的系列性;三是要有与微课配套的材料。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如果做得不够全面,学生就学不全,需要花费精力查漏补缺。微课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材料,比如视频中材料、练习题等学习资源。

(二)内容的透彻性

内容的透彻性,是指既把单个知识点概念、原理等讲明白,又把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关联、建构。这样才能真正把单个知识点讲透彻。

(三)内容的易理解性

内容的易理解性,是指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不易理解的知识,变成易理解的知识。本身就易理解的知识,不需要用来制作单独的微课,一带而过就行。

(四)内容的创新性

内容的创新性,是指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脉络,也不拘泥于“概念、理论、举例”三步走的设计思路;应该以达到教学目标为标准来创新知识的传授顺序、传授方法等,比如:先设问,然后推导问题得出结论,最后对结论拓展讲授。

另外还有后期易管理性、后期使用便捷性、内容的交互性、学生的接受性、教学的有效性、物质支持的平衡点、共享机制等制作要点。

三、校本微课制作中遵循的标准

校本微课的制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制作一个遵循的标准。笔者认为应该有两个制作标准,分别是保证标准和发展标准。

(一)保证标准

既然是保证标准,保证的就是校本微课最核心的东西必须实现。1.保证将重难点知识做成微课且配有相关材料。2.保证相关知识点做成系列微课。3.保证学习微课比听讲课更容易懂同样的知识。4.做统一的命名格式和片头格式。这四点主要是保证了微课的全面性、易理解性、教学有效性、易管理性。

(二)发展标准

发展标准是对于两种情况使用的:一是制作前期作为有热情、精力及能力教师的参考标准。二是制作完成后,作为全部教师对微课修改的参考标准。发展标准在保证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以下几点:1.将全部知识点做成微课。2.微课在内容表现上有新意,吸引学生学习。3.不单调使用一两种技术制作微课。4.一个知识点做成不同思路的几个微课。5.微课在制作中适当设置交互性环节。

校本微课的提出,将使得微课这一广泛认同的形式,在高校有了归宿。教研室抓住校本微课的制作要点,参考校本微课的制作标准,将真正做到有质有量的微课,于是有质有量的教学改革轻而易举。笔者将和计算机教研室的老师们制作校本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宋利伟,梁林梅. 微课研究综述[J]. 数字教育,2015(05)

[2]曹培杰, 马晓强.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4)

作者简介:

王斌(1986-),男,山西忻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公共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