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网络文化发展建设探索

2016-05-28 09:41樊丽军王春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平台新常态

樊丽军 王春杰

【摘要】随着国家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文化发展建设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段新时期里,国家追求经济新常态,教育追求文化新常态,高校更应该总结经验,锐意创新,将知性、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把握高校网络文化发展建设的新需求,探索为新一代大学生搭建以互联网络为技术基础的高校网络文化途径,建设一个开放式的、具有应对负面网络文化冲击能力的网络文化平台。

【关键词】网络文化 平台 高校 优势 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4-02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逐渐重视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16字互联网管理方针。希望在加快完善国家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战略部署的同时,优化高校校园及青少年校园学习生活文化空间,使高校成为思维活跃、理念先进的创新之地。

一、高校网络文化发展建设的重点任务

当代高校应该建设有声音、有阵地、有方法、有力量的校园网络文化空间,并通过网络将更多大学生凝聚起来,宣扬网络文化正能量,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发展建设首先要做好三点重点工作任务。

(一)努力建设网络信息化基础

网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本,目前许多高校都已经纷纷设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学术网站和大学生交流互动社区,利用“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来推行校园网络文化及品牌特色,使得高校网络文化发展越来越红火。而由教育部所推行实施的“易班”行动计划也成为了目前覆盖面积最广的中国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它同时也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慕课、大学生网络文化娱乐空间等等,真正为大学生建立了一座基于虚拟网络的精神家园。因此,优秀的网络信息化基础就是在上述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二)深入研究网络发展特性

网络具有传统文化传播所不具备的放大特性,它能够将一些微小事件扩大化,例如通过高校校园网络空间、网站及客户端所推送的校园热点问题,短时间内就可以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关注,这对于校园安全的长期稳定建设是有预防作用的。因此,高校方面应该做到及时关注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时事新闻,从而实现对网络舆情传播及演变的可控制性,确保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时时刻保持正确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重视培养网络教育管理人才

目前高校大多学科门类齐全,对专业学术都有一定深度,但维度网络教育及管理人才团队还略显匮乏。因此高校的第三项重点工作任务就是培养一批优秀的网络教育及管理人才,他们不但要有丰富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及经验,也应该具有极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能够在网络文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准确阐述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并能够衔接网络——大学生——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传播网络教育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多做利于自己身心发展、利于社会的事情[1]。

二、高校网络文化平台未来建设策略

在未来,高校网络文化平台的发展建设方向必须是科学化、人性化且多元化的,应该跟得上时代步伐,带得动大学生先进思维,本文简单推荐几种可以在高校校园内实施的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策略。

(一)以OWC为主的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平台

OWC(MIT Open Course Ware)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创办的网络化开放式课程体系。它将学校在主要课程中的课堂笔记、课后思考题、教学大纲、考试科目与参考书目等等都上传到OWC公共网络上,可供任何人在网络中查取和参考。我国某些高校目前也引入了这项网络开放式课程技术,它的每个月访问量都能达到甚至超过90万次,其中某些重点课件的访问量已经能达到1000万次左右。而且在开放式课程中不乏许多已翻译或未翻译的外国著名大学课程,根据国情不同,我国教育部在2003年提出筹划建设基于高校精品课程的教育计划,它不但鼓励高校展开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教育手段,更鼓励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能够朝着良性的学术向方向发展。直到2015年末,我国已经通过批准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已经超过3000门,它们都是来源于校园开放式网络文化平台[2]。

(二)以心理咨询为主的网络诊疗室

高校网络文化发展若想顺利持续运行下去,就必须为大学生开通网络咨询与辅导机构,配合学校及班级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学习高校网络文化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心理咨询室就是这样一个能够调节学生网上行为,提高学生网络文化内容学习的有效教育体系。同时它也针对高校大学生中那些复杂多变的突发性心理问题,配合网络管理员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以帮助高校校园快速消除一切可能已经存在或即将存在的负面影响。

(三)以文化内容为主的网络正面舆论场

高校应该注重在文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突破,积极发展网络文化方向,首先要立足于解决对网络优秀文化内容、传播机制的限制问题。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主要导向,并同时坚持“内容为王”的思想内涵,进而传播正能量。再者,高校也应该始终坚持建立网络文化产品的评价认证机制,为高校师生建立优秀的网络文化认证平台,鼓励他们多多向网络上传播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产物,比如学术文章、文化生活随笔、旅行札记等等,建立以学生团体与校外第三方为主的多方评估认证,这样做既激发了校内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的热情,也将高校的文化品牌发扬光大,进而创造更多的校外文化交流机会[3]。

高校网络文化发展建设应该是一个长期漫长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更需要教育管理者思维的与时俱进。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承担着教育国民的作用,因此在崇尚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积极促进网络与校园文化、人文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融合将是未来人们始终要研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东,王缓缓,艾伟等.新常态下高校网络舆情与引导机制研究[J].南方论刊,2015(10):33-35.

[2]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5.

[3]刘楠.基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30-35.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平台新常态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