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峰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所学知识愈是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与经验,愈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深入挖掘学生身边的科学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如讲“节约水资源”时,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的用水状况,制订出家庭节水计划。这样更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再如讲“合理搭配膳食结构”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既有助于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促进有效教学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有效乃至成功完成教育教学专业活动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胜任所教的学科及相关知识。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各方面知识,要教好并不容易。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宽学习范围显得尤为重要。
在探究活动中,应尽可能包含定量测量和表达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学生联系科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和实践,如培养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护环境等。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为证实假设、回答问题而设法搜集证据时,教师需要给予指导;指导学生确定搜集信息的方法和呈现信息的方式;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对有关数据筛选,要求做到所获得的数据尽可能准确;让学生明白实验数据需要经过多次测试得出;要求学生尊重事实,不人为更改数据;同时引导学生把数据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经过分析和推理,形成一定的解释。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贯穿探究学习全过程。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环节步步跟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可见,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体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反映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而在现实中,一些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存在一定偏差。如目标叙述不准确,设计不全面,目标选择不恰当,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落实三维目标顾此失彼,有时一味跟着“考试”跑,“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整个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教学活动重复低效。还有一些教师混淆了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定得过大,难以操作,甚至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极个别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叙述和设计不清楚,导致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环节跳跃、教学过于随意,等等。
4.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融合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会出现一些离现实、离生活比较远的教学内容,同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科学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与信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课程的内容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因此,科学学习材料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的根基的最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教学手段跨越了空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才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科学教学内容,不但使科学教材“活”起来,更让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信息化时代,同时拓宽了教师的知识视野。
5.利用谚语,使科学知识生活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更多科学知识,我在课堂中尽量多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谚语。比如“东虹日头西虹雨”、“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这些有趣的谚语,不仅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到一起,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所知道的谚语都说出来,活泼的课堂就产生了。
6.科学探究实验要精心选配材料
精心选配材料,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科学课切忌纸上谈兵,空洞说教,听听讲讲不做实验,或者只让学生当观众,欣赏老师的独角戏,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科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要进行科学实验,材料准备是关键。如果没有材料,则实验无法开展,探究只能是纸上谈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心设计的典型的教学好材料是有效探究的保证。这些材料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能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它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体现教材科学性。材料的选择须由教师在实验前多次试验,确定效果才能使用。
7.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加强调控
要提高学生讨论的深度和有效性,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参与进去,了解小组讨论现状,对于偏离讨论方向的小组,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回归到讨论主题中。对于小组讨论中出现的“一言堂”“一边倒”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先说,扩大学生参与面,努力使小组成员的表达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