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建萍
儿童文学内容非常广泛,儿童文学不但是课外读物,更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儿童文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质
小学生通过广泛的文学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绚丽的语句,培养了敏锐的语感,学会运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激情高昂地演讲,不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实现了个性化发展,这些都是文学阅读给予的。作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模仿,如同,学习书法临摹字帖一样,仿写优秀的文章是写作的必经阶段。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前期可以模仿,后期可以续写、改写。例如:学习《燕子》后,学生可以尝试描写小动物,学习《喔和祖父的园子》后,学生可以尝试写写自己的童年或者自己想过的童年。有的学生可以现学现用,例如:写《我的家乡》时,家长的春天,柳树最漂亮,这时引入贺知章的《咏柳》,将家乡的柳树描绘得栩栩如生。小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心得体会,更没有写作技巧,因此,文笔难免稚嫩,但是确是孩子情感的真实表达,相信只要学生坚持阅读,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写作水平一定会提升。
2.熏陶思想,规范言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思想与艺术的合体,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学起来兴趣盎然。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逐步健全了人格。例如:学习《七颗钻石》,学生懂得了要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学习《悯民》,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一丝一毫;学习《卧薪尝胆》,学生懂得了我们不要怕困难,要有目标、有志向,只要努力,将来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学习《负荆请罪》,学生懂得了有错误并不可怕,但是一定要勇于承认错误,做有担当的人;学习《弟子规》,学生明白了要尊师重道,认识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文学阅读,良好的文学思想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逐步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最大的优势是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打动学生,升华学生情感,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有文化、有修养、高素质的人。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博学多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望庐山瀑布》,使学生见识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丽场景;学习《望洞庭湖》,使学生知道了什么叫烟波浩渺;学习《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使学生领略了西湖美丽的风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从阅读中学习中间的风俗习惯、风土民情。王安石的《元日》,我们仿佛听到爆竹声声,其乐融融的景象;杜牧的《清明》,学生仿佛看到落雨纷纷,杏花吐艳;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感受了重阳节的秋高气爽。文学阅读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习知识,更可以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相信只要坚持阅读,就可以成长博学多才的人,从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开启智慧之门
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实践检验的结果,它们或辞藻华丽,语句绚丽,文采斐然,或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或求真务实,返璞归真,都是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的内容。学生对阅读内容感兴趣,自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效率。其实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教会了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观书有感》,告诉学生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同时这种学习思想也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揠苗助长》,告诉学生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情,不要生搬硬套,同时告诉学生做事情不要急躁,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伊索寓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很多人生道理,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每读一部作品,学生都会经历智慧的洗礼,每一部文学作品,对学生而言都是小小的社会实践,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升华了情感,明白了生活的智慧,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逐步走向成熟。相信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写作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栋梁之才,不断提升自己,为祖国未来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学阅读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了实践教学中要努力钻研文学作品,并将其合理运用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为有文化、高修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