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主题:寓言故事

2016-05-27 11:56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街坊魏国读后

《亡羊补牢》选段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lónɡ lonɡ)钻进去,把羊叼(dāo diāo)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读后实践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一写。

例:结结实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改变句意,将句子换个说法。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4.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 亡羊补牢”中的“亡”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牢”是指________________。

(2)“街坊的劝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路上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的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读后实践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这个人要从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__________,这个人却一直向___________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觉得: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是因为(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①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变。( )

②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

③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 )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听一听别人的劝告。

B.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了,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后再去做。

掩盖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很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是我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méi mò)了。

走吧 同伴们说 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qiǎn qián)水了

读后实践

1.用“√”在文中标出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百般掩饰”的意思。

3.将“捉它还不容易?”改为陈述句。

4.在画线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这则寓言写了猫掩饰过失的几件事?请用简要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6.这只猫最后为什么被淹死了?

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寓言就是把一种道理寄托在故事里,让人们从故事中体会道理,受到教益。在小学阶段,我们读过的寓言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物寓言,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另一种是动植物寓言,如《狐假虎威》、《红花和绿叶》等。请你也来写一篇寓言故事,注意恰当地揭示故事的寓意。

猜你喜欢
街坊魏国读后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狗咬男孩两次 父亲打死狗遭索赔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读后活动的多元设计
抱薪救火
陈万兵
花丛觅诗
读后感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