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玥
一年多来,文永的诗稿一直放在书房案头,只要挤出点时间,我就要翻一翻,那种感觉就像和一位暌违已久的老朋友彻夜畅谈,很慰人心。昨夜,金猴年的第一场雪飘落下来,次日清晨爬上南山,满目薄雪,林木阖寂,不觉想起了文永。他说:
许多人从我身边走过,顺着背影
我回味好多,连同这片
城市中心仅存的杨树林
独守着身边的湟水河
好像与世隔绝,它的灵魂
却高高地高高地,在人间
活着。
此刻,文永远在巴山蜀水,肯定不知道在他生活的西宁城里,还有一个男人站在凤凰山上,远望他经常独坐的麒麟湾。其时,那一张空椅子已被风占据,而安静仍在。
和文永相识,快十年了,虽在同一座城市,但各有营生,见面并不多。至于诗歌写作交流,同是远离圈子、木讷寡言之人,更是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几次,听他朗诵昌耀先生的诗作,音色沉厚、情绪转承不失原作,不免惊诧:他平静的状态和内心的情绪反差如此之大。
以前我阅读过文永的部分作品,其中一些很合心意,我觉得,他和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保持着适度的距离,融入而不迎合,积极而不消沉。近十年来,中国诗歌在文本技术上日臻娴熟,各种活动接二连三,民间诗歌刊物不断推出;但冷静反观,关注人性、审视现实的力作越来越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诗人们使命感缺失、自觉不自觉地圈子化、过分强化自我表达和注重技术细节而轻视人类共同情感需求所致,以至于造成目前和读者的陌生与疏远。一群诗人或体制内的人聚集在小屋内,吹捧与自我吹捧,俨然中国的诗歌创作从他们开始进入了划时代的阶段。实际上,走出屋子,诗歌闪耀着的迷人光芒仍然在久远以前,他们炮制的文字依旧没有走进百姓的生活——当然,他们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诗歌是少部分人的精神享受。显然,这是非常无力而且扯淡的借口,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把诗歌贵族化,而况所谓的贵族们上数三代,基本上都是普通民众。
我这样说,无意将文永放在比他们高的位置——位置不是一个人定的,它需要读者的认可和时间的检验。我指的是,文永的诗歌保持了自觉的书写,而不是迎奉眼前的时髦;或者说,他的诗歌风格一直秉承着传统的血脉,几乎与被扭曲的先锋性无缘。这在追求现代性的写作者看来,已经落伍,根本不屑一顾。但事实恰恰是,除却个别伟大的诗人,中国当代诗歌创作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更不用说接近古人们缔造的顶峰了。长期以来,我们崇尚外来文学理念和技法,轻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这种主动切断根脉的拿来式写作,注定要在实践中长时间处于模仿和难以摆脱他人印记的尴尬——我并不将没有内化的简单借用和承袭视为文学创作的精神谱系。一个真正的诗人,一定清楚自己出发的地方和到达所在,他遵从灵魂(不仅是自己的)指引,而不任性妄为。失去个性、摇摆不定的写作,永远不能堆垒自己的高地。
文永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不会往喧闹处扎堆,多少年,他拒绝矫情,执意在溯源寻根的路上前行,似乎很享受追寻的乐趣。这样的探寻,固然清冷和寂寞,但不同于苦行僧式的自我修行,而带有普遍的人生求解价值。仔细阅读他的作品,发现不少诗歌中蕴含着或多或少的禅意,而这也正是人到中年的绝大部分所体悟的生活:无所强求,淡定从容,随遇而安。他在《一个人,坐在阳台》中说:
一个人,坐在阳台
沏一壶铁观音,自斟自饮
静静地看窗外的风景
整整一个下午,一个人
端着一杯茶,细细地
品味,慢慢地回味
孤独的日子,我总是
在喝茶,一杯一杯地
腾空,再一杯一杯地斟满
一个人,坐在阳台
喝着自己的沧桑,默默地
望着这座城市的远方
此种心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顺其自然思想相当吻合,却有别于消极无为。细细推究,文永的诗歌精神源头非常清晰,他在传统文化中获得营养,然后温润着生活,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他的诗歌的一个原因。艺术对人类心灵的关照永恒如一,其本质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会改变。如果诗歌远离了生活,或者被一群自恋者施虐,成为他们笔下的文字玩物,还有意义吗?所幸,每一个时代都不乏真诚的书写者。
文永的诗歌,去繁就简,说得都是平常话,用得都是简单词,不拽不装,让人一眼明了。简单并非没有内涵,复杂不一定丰富。这使他和当前一些妄自尊大的“诗人”区别开来。由此我联想到流传至今的许多经典古诗,其中不少质朴之极,读出来,有文化的能懂,不识字的也明白,丝毫没有影响所表达的思想。如今,不少人将诗人和精神病患者等同,除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少“诗人”完全抛弃了社会大众,将写作矮化为个人的自我情绪宣泄和胡言乱语,毫不夸张地说,连自己的作品也解释不清楚的“诗人”大有人在。文永的诗歌和这类“诗人”的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作品中,普普通通的语言营造着耐人寻味的诗意,而且充满了力量。他在《工人老张》中写到:
那个居住在干打垒平房的人
是我们厂的老张。他在这个工厂
默默工作了四十年,他最关心的
是这辈子能否住上新楼房
前些年厂里卖掉了工业用地
也没给职工解决住房,说
开发的只是工厂,不是生活区
后来,只一墙之隔的老厂
瞬间建起了一片楼房。于是房价一涨再涨
老张的目光透出迷茫,
在这个年代,他没钱没房
他不敢想搬出平房的日子还有多长
他真的不敢想新楼房那缕阳光是个啥模样
再譬如《姥姥》:
姥姥是攥着一把菠菜
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去世的
很安然,整个过程如此平静
想起来让我充满敬意
小时候,我喜欢依偎在姥姥身边
就如同门前的老槐树
姥姥是我童年的星空和梦
是放学路上那条永远抹不去的山间小路
这些年,我一直在城市的人流中穿梭
但始终忘不掉姥姥裹足的小脚
和那常年不变的发鬓
还有那件四季不变的蓝大襟的衣服
姥姥虽然不识字
常常坐在家里的土炕上
把皮影戏里的历史人物讲给我听
有时候我也会好奇地提问,姥姥就会微笑着
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
可我的眼睛却盯着她的另一只
残疾了一生的手臂
这样的诗句,在文永的作品中俯拾皆是。隐藏在这些诗句背后的那一颗心,必然是敏感的。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并没有停留在生活或自身层面,而是辐射开来,面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在前面说过,文永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意味,这也符合我对他一贯的印象。生活中的文永,内敛,低调,待人诚恳,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我却读出了一些挣扎,生活中宁静的文永为何在诗歌里并不安宁?
记得小时候,生产队给我家
分了一畦韭菜,那浅黄的嫩叶
从春天开始,总是一茬一茬
长得很快,它的周期仅有二十几天
那段日子,我们家就像被韭菜包围了
里里外外,都是韭菜的味道
一茬一茬的,拿到集市上卖
卖不了,就拿回来送给邻居和自家吃
想想那一茬一茬的韭菜
就像如今的我,每逢过年
对姥姥、姥爷的思念就越来越深
想家的味道就越来越浓
我承认
我的内心也长满了韭菜
一茬一茬的
总是长得越来越快
——《一茬一茬的韭菜》
大约是2012年初秋,曾经在佑宁寺旁边的一个小村庄,我们有过一次关于他的诗歌的长谈,心中的疑惑仍然未解。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和文永在南川朋友的餐馆吃饭,我告诉了我的感受,他没有直接回答,却向我讲起了他的童年和生活经历:幼年和姥姥在河北农村相依为命,及长来西宁和父母相聚,不堪思念,又扒火车跑回河北老家,随后再返西宁就读,不到十六岁考上一所技校,开始独立生活……有些往事,囿于私密,我不能一一转述。当了解了这些,其中的迷惑就随之解开了。所以当他写到在巴颜喀拉山度过的夏天、在曲麻莱草原锥心的思念、在麒麟湾独自安享寂静、工厂老工人的长久期盼……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以往生活在他内心的又一次相会和再次反刍,命运对他的青睐,在他的诗歌中转化为了心灵喷涌之火。他的精神挣扎,在深层次的意义上,是对宁静生活的不断追索,其中充满主动、向上的能量,绝少迷茫、苦闷、抑郁和不知所措。
文永不以诗人自居,但二十多年来从未放弃用诗歌的方式表达敬畏、感恩和知足。我想,一个合格的诗人,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心怀悲悯的人,在这方面,文永是坚定的行动者。假如在青藏高原深秋的一天午后,你在麒麟湾看见这个独坐的中年男人凝视黄叶飘落,默默不着一声,切莫以为他在伤怀,因为宁静的灵魂从不在荒芜停留。正如他所说:
我坐在杨树林下,内心
没有一丝风声,只是静静地
静静地坐着
那么,我就把祝福和敬意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