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强
摘 要:新媒体如今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重要影响。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必须客观分析新媒体的特点,正确认识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健全新媒体监管机制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
新媒体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根据新媒体的内涵,相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新媒体具有典型的“去中心化”特点。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点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中心化”特点而言的,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和传播影响力的非垄断化。由单向传播模式变为交互性传播模式,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样,传播主体就不再作为唯一的中心主导传播过程了,其他的个人、组织、机构也成为传播主体的一份子,中心被泛化,传播主体由一元走向了多样。(2)新媒体具有显著的“碎片化”特点。首先,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具有碎片化特点。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体主要是一种交互性传播模式。“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己经参与到整个传播过程中,这必然导致信息的激增和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3)新媒体具有明显的隐匿性特点。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关系具有隐匿性特点。与传统媒体环境下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和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不同,新媒体环境下,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大部分是虚拟的,交流双方的性别、年龄、身份等都可以进行屏蔽,双方只需要借助虚拟的符号就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这就使得建立在虚拟数字信息交流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也带有一定的虚拟性。这种虚拟、隐蔽的特点,虽然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但也增加了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成本。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反映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态度。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我国所面临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使其价值观念的差异日趋明显。社会各界部门,特别是高校,高度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但发现利用传统授课、宣讲理论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学生理解理论尚有难度,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的作用有限。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加高效地传播在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今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激情的群体,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对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新媒体平台爱不释手。如今,社会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如微信、微博和手机应用等,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时,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便捷和涉面广泛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内容及时传递给在校的大学生们,一定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因为相比于传统做法,新媒体的传播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其独特新颖的传播方式也更易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以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创新能力,培养青年学子的时代精神和科学意识,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1)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新媒体技术一改传统媒体形式单一性,有效地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融光、电、音于一炉,构成图文并茂、声情交汇的丰富语言和形式活泼多样的传播渠道,可以有效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可积极利用新媒体的这一技术优势,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具体来说,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运用其多样便利的信息传播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打造一批意蕴深厚、情感饱满的微视频、微文学作品,为大学生创造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产品,让大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受到教育,自觉认同并积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建设优秀的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队伍。这个队伍中既可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由辅导员和优秀的学生干部组成。意见领袖队伍必须拥有熟练的新媒体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并懂得如何顺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引导新媒体平台舆论,进而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2)健全新媒体监管机制,净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舆论环境。面对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在监管机制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社会成员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有不少“黄、赌、毒”信息也掺杂其中。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监管机制的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首先,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网络道德和网络立法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学校要健全校园新媒体平台的领导协调机制,重点要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开通官方的微博、微信平台,体现我国高校利用新媒体做好教育工作的决心。最后,要针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建立全天候引导机制。新媒体的交互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及时干预学生不良思想的有利条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大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价值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向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3)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中出现的一些传播网络谣言的不当行为,这反映的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因此,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须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提高大学生高效筛选新媒体信息的能力。面对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不少大学生因不知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感到迷茫不解,这就需要学生管理部门开设媒介素质教育的相关讲座,教会学生运用新媒体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选择,以高效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果大学生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就会被虚假信息所迷惑而做出错误的选择。通过教育要使大学生懂得在信息面前不能自听自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最后,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关部门可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让大学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不仅主动利用网络主动选择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摒弃错误思想,确保所发出信息的正确、可靠,坚决不违背道德及不违反法律。
结束语: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一定要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与模式,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使其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