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梅,向泗雍,付丹丹
腾讯QQ群在泌尿外科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程雪梅,向泗雍,付丹丹
Application of tencent QQ group in transitional care for discharged urologic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Cheng Xuemei,Xiang Siyong,Fu Dandan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330006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腾讯QQ群在泌尿外科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术后留置双“J”管和膀胱造瘘管带管出院病人各选取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出院宣教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通过QQ群互动与表格评估,分别进行研究观察、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解决异常情况能力、带管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腾讯QQ群在泌尿外科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术后带管病人的生活质量,导管并发症明显减少。
关键词:腾讯QQ;延续护理;输尿管双J管;膀胱造瘘;膀胱痉挛
延续护理(transitional care)是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或家庭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运用“整合性医疗团队资源”持续关注与照顾病人出院后的健康问题与需求。随着医保制度改革后疾病诊断治疗分类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疾病尚未完全痊愈的病人提前出院,促进了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在泌尿外科,术后放置输尿管双“J”管、膀胱造瘘等病人带管出院时,延续护理更能凸显其重要性。而腾讯QQ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拥有客户量最多的即时通信软件,不仅可以实时或非实时点对点交流,还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并且集文字、图像、公告、语音、视频为一体的特性,恰恰迎合了病人对延续护理的需求。现就腾讯QQ在我院泌尿外科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且术后均为带管出院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术后留置双“J”管的病人,如泌尿系结石术后或输尿管狭窄导致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术后放置双“J”管病人;②留置膀胱造瘘管病人,如前列腺增生前尿路梗阻致尿潴留的病人,经导尿失败而又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病人;其他各种原因造成前尿道狭窄病人;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及膀胱颈挛缩等病人;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病人中,将近50%保留永久性膀胱造瘘[1]。选取这两类常见型导管病人各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即输尿管双“J”管的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膀胱造瘘管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
1.2出院健康宣教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沿用原来的出院健康宣教,由经管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及专科知识普及,简单介绍带管出院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并在出院小结上书面告知来院拔管或换管时间,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档案,并添加到泌尿外科病人QQ群中。
1.2.2.1群成员由本科所有医护人员及病人或病人家属组成。加群方式可以是病人自己扫描QQ群二维码或直接添加QQ群号或由群管理员直接邀请。群管理员由泌尿外科主任、护士长、各治疗组组长、护理组组长及热心的病人担任,凡加入的病人再按经管医生、经管护士进行编号分组。如:王主任医师治疗组的出院病人群名片由字母前缀“W”加姓名。那么这一治疗组任何一个医护人员看到此前缀病人提问或咨询,便主动应答,及时解决本组病人疑问。
1.2.2.2充分利用QQ群特性在QQ群里,医护、医患、护患、患患均可以自由的、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即时实现单人或多人互动交流,反馈出院后带管的状态或其他不适,或将当地复查的腹部平片、CT、生化检查报告等上传到QQ群,经管医生或经管护士根据群名片标示,回答自己病人的疑问,并提出解决方案或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另外,病人在带管的自我护理方面,可以向本科室提出更好的建议或是分享个人经验。
群主或群管理员不定期利用群文件、群邮件上传泌尿外科留置管道的图片、专科知识、各管道的自我护理、注意事项、简单处理异常的方法与技巧、视频等。我们的特色是利用iread制作软件自制电子书刊,如《泌尿外科团队》《输尿管内置双J管》《留置膀胱造瘘管》《腹壁皮肤造口》等,宣传泌尿外科各专家特长的同时,也普及带管出院病人对各自管道的认识、放置的意义、自我护理要点及处理异常的方法等。并将成品电子书上传至QQ群文件,供群成员在线或下载阅读。
带管期间,观察组病人膀胱痉挛可以即时通过QQ群传达不适信息,或通过QQ群视频现场直播膀胱痉挛过程,以得到快速正确处理,得以最短时间解决病痛。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应先了解引起膀胱痉挛的因素,那么观察与判断是关键。①更换造瘘管前如仍有膀胱痉挛的病人行尿流动力学检测,观察膀胱充盈期逼尿肌压的变化,通过对尿流动力学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逼尿肌的过度活动。Wilson[6]曾经对佩戴导尿管引起疼痛的因素进行分析,导管材料、导管直径、引流袋牵引力及气囊充盈大小等都会导致膀胱痉挛的发生。②膀胱造瘘术造成机械性损伤,逼尿肌严重纤维化,使膀胱壁增厚、僵硬、弹性受阻,舒张能力下降,膀胱呈低顺应性[7]。③换管时注意观察留置的造瘘管是否有尿盐沉积形成结石,以防拔管时脱落刺激膀胱而导致膀胱痉挛。④排除是否由于细菌感染、内置性医疗器械表面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导致的真菌感染致膀胱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痉挛[8-9]。对于永久性留置造瘘管病人膀胱痉挛,可针对性解决痉挛现象。
1.3效果评价由经验丰富的高层级、高资质护士制定好电子调查表及同模式的纸制表格。对照组在病人返院拔管、换管时提前2 d电话通知,来院当天填写纸质调查表,由经管护士收集资料并评分;而观察组则将电子调查表格上传至QQ群文件,供病人下载,并嘱病人或是家属不定期在线完成并上传。专职制表护士定期在线阅读并进行汇总分析。
1.3.1术后留置双J管病人的评估于病人出院当天进行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放置双“J”管后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延续护理的注意事项专科指导;二是放置双“J”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电子调查表包括4部分[3]:①疼痛评分,根据国际通用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疼痛程度由轻到重计为0分~10分;②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③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得分0分~7分为轻度,8分~19分为中度,20分~35分为重度;④生活质量(QOL)指数评分,评价输尿管支架对病人心理及身体的综合影响,高兴计0分,满意计1分,大致满意计2分,还可以计3分,不太满意计4分,苦恼计5分,很糟计6分。
1.3.2留置膀胱造瘘管病人的评估从造瘘管病人自我护理与造管后膀胱痉挛两方面进行。膀胱痉挛主要表现为膀胱逼尿肌的非自主性收缩、下腹部间歇性痉挛疼痛并伴放射至会阴部,病人可有强烈的排尿感,部分可出现导尿管周围尿液外溢[4]。永久性膀胱造瘘病人膀胱痉挛发生率高于其他手术[5],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与生活信心。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按每日膀胱痉挛次数、每次平均痉挛时间、膀胱漏尿次数和膀胱痉挛持续天数进行测评。
2结果(见表1~表3)
表1 两组输尿管双“J”管病人
表2 两组输尿管双“J”管病人带管期间VAS、IPSS及QOL评分比较
3讨论
利用腾讯QQ群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泌尿外科带管出院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因带管引发的并发症,激发了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医护人员自身信息素质及专业技能,密切了医患间的认同感、依从感及团队感,进一步变更了泌尿外科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同时也降低了病人就医成本,是一种便捷、实效、经济、时尚、省时的新时代模式,迎合新生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为循证护理提供了依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腾讯QQ群已悄然服务于各大医院的管理系统,倡导一种低碳高效的管理模式,可操作性非常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席淑华,赵继军,赵建华,等.成功大学附属医院出院准备服务概况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341-342.
[2]胡志辉.出院后电话健康指导对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9):50-51.
[3]程雪梅.电子信息干预在出院后输尿管术后留置双J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C):1107-1108.
[4] Chiang D,Ben-Meir D,Pout K,etal.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bladder spasm[J].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5,41:56-58.
[5] Yates V,Tanner J,Crossley A.Bladder spasm following transurethral surgery[J].Br J Perioper Nurs,2004,14:259-260.
[6] Wilson M.Causes and management of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related pain[J].Br J Nurs,2008,17(4):232-239.
[7] 赵军,贺大林,刘润明,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的膀胱痉挛病因分析及治疗[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4):275-277.
[8] Wilson M.Addressing the problems of long-term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part 2[J].Br J Nurs,2012,21(1):16-20.
[9] 彭勃,崔燕玲,李晓琳,等.气囊导尿管保留导尿气囊体积大小的合理性探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2-23.
(本文编辑李亚琴)
(收稿日期:2015-09-16;修回日期:2016-04-14)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3.037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A-1652-03
作者简介程雪梅,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向泗雍、付丹丹单位: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编号:20155063。